朱棣起兵造反究竟是因为野心,还是因为削藩被逼?

公元1398年6月,71岁的朱元璋驾崩,将皇位传给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继承了父亲朱标的温文尔雅,但却没有朱标的政治头脑和治国之能。

屁股还没坐热,便听从书生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倒台,正当朱允炆信心满满,想要用同样的方式收拾朱棣时出状况了。

朱棣没有像前5位藩王一样,乖乖洗干净脖子等着朱允炆杀,反而打出“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的旗号,为国靖难,公元1402年,朱棣率靖难大军攻占帝都应天,建文帝随着皇宫的一把大火不知所终,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至此结束。

同年,朱棣即位大明皇帝,是为明成祖。但是后人往往好奇,朱棣在朱元璋刚驾崩不久就起兵造反,究竟是早有野心,还是被他侄子建文帝给逼的?

这个故事要从藩王制度开始,朱元璋在位时,为确保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想方设法的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就分封诸子为藩王,让他们驻守大明王朝的边境要塞,并给他们建府设官,授予军事指挥权和相应的军队,已达到“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的目的。

朱元璋在世时,这些分封的藩王确实在大明边境要塞起到保卫边疆的重要作用,诸如在北方防御蒙古贵族侵袭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练兵巡边,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蒙元残余势力的军队。

但是在后期这个制度却有了尾大不掉的嫌疑,为此才有了建文帝削藩。

毫无疑问,没有谁愿意失去自己的权利,沦为被宰割的牛羊,在明朝的官方记载里面建文皇帝的削藩,对他的这个叔叔的步步紧逼,让其叔叔装疯装傻的情况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起兵造反的。

虽然这个记载有点让后人不打信服,但是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情况来判断,明成祖真的有能力造反吗?

明初藩王最多三卫,每卫二到三万人,也就是说明成祖当时手上最多有十万兵力,而且后方有藩王虎视、蒙古骚扰,加上距南京遥远、最近也有两千里,且沿途多坚城,同时操心大本营北平的安危。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他究竟有多少把握能够击败拥有天下的建文帝呢?毫无疑问希望是渺茫的。

而且当时天下其他的藩王可都没有反应,就明成祖一家,真的有资格挑战天下吗?我相信朱棣自己都没有把握,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却匆匆起兵了,如果说他没有被逼毫无疑问是不可能的。

但是同样朱棣也绝对不是完全被逼迫的,朱棣自己在早期就不断招兵买马,而且跟朝廷中许多大臣都在勾搭,说他没有野心相信谁都不同意。

应该说朱棣是有野心的,但是同样他也明白自己的力量,他本来应该在等待时机,只是被建文帝逼得立即造反了。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