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才女不是李清照蔡文姬,而是她

李清照婉约灵动,才思敏捷,甚至敢于评说“苏轼词不是当行本色”,即便在宋代这个词人辈出的时代,也是一流词作家。

三国蔡文姬,是大儒蔡邕的爱女,身世传奇,流离三嫁,父亲藏书毁于战火,文姬在魏武面前,默写出其中的四百篇文章。在丈夫董祀出事之后,散发赤脚,在曹公面前,陈情自述,请求与丈夫归隐,以求善终。

然而两位奇女子,在另一位东汉才女面前,可能略逊一筹,她就是班昭。


班昭,嫁曹氏,皇帝御封“曹大家”,这里的家音姑,故而通俗写为,大姑,所以,后世又称为“班姑”。《红楼梦》第一回中,“无班姑,蔡女之德能”,班姑蔡女即东汉这两位才女。那么班姑何德何能,使得对她评价如此之高呢?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

>>>>事迹一,成《汉书》。

《汉书》是廿四史第二,前四史之一,在史学中地位显赫,在太史公的任侠之气外,另开官修史书的文风。《汉书》与《史记》是前二史,并称“史汉”,两位作者司马迁与班孟坚,并称“班马”,是“唐诗宋词汉文章”的代表。

班孟坚,班固,是班昭的哥哥,一生修史,未竟而卒。传记部分已经完成,留下《表》与《天文志》空缺。《天文志》是太史公职责,历代朝中,都有一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部门,叫做“司天监”或者“钦天监”,掌管星历,服务于祭祀,更是服务于农业物候。

可想而知,这个工作,需要大量的数学推算,是史部类最有学术水准的工作之一。而这一毫无性别优势,而纯粹智力消耗的活动,由班昭完成。

《汉书》起于一位大儒,终于一位才女。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事迹二,帝师。

东汉十二帝和西汉十二帝不同,颇多短命,只有光武享年在花甲之后。所以造成了“太后专权”的局面。

汉和帝后邓绥,在和帝不到三十就鼎湖西去之后,临朝称制十六年。

在水寒十年,内忧外患的时节,她所依赖的人,是一位能决策朝政的女性,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班昭与邓太后的亦师亦友的关系,来自于汉和帝在位时期,对学术的提倡和对相对开明的东汉经学之风。

班昭以学者和女性双重身份,出入男学者们,比如同时代的张衡,马融,贾逵等不便出没的后宫。

那么问题来了,学问对于后宫女性,有什么用呢?引用《红楼梦》一句话,曾经评价王熙凤,头脑灵活,手段铁血,但是因为读书不多,见识不够长远,所以终究走不远。可以说,在治家管理方面,宝钗可以说是凤姐的进阶版。

对于后宫女性来说,班昭这位老师的到来,使得王熙凤成为了宝钗,使得邓太后,有了之后的长远的眼光和帝王的胸怀。

▲东汉时期全图

◆ ◆ ◆

一段轶事

对两汉略有研究的都会知道,东汉是个学术的黄金时代。前代古籍,五经、楚辞,在经学大师手中,加以研究,注释和修订,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这个时代,人才辈出,张衡,郑康成,贾逵,大戴小戴,当然还有班彪、班固,以及流传到三国的学术之风,蔡邕、孔融等建安七子,概与此有关。

在这些大师之中,有一位仁兄,郑康成的老师,马融,对班昭仰慕已久,十分想与其探讨学问。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机会,班昭在国子监讲学,但是马融没有官衔,不能入内听讲,只能站在外面。但是,听讲过程中,马融十分钦佩,不知不觉,变成了跪下听讲。女子本无爵位,不能入朝为官,汉和帝时虽然开明,但是地位仍然低下。然而,这段事情,马融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为一段佳话。

▲张衡,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那么班姑为何能如此享有生前身后如此殊荣?

家世。凡事脱离不了政治,东汉脱离不了世家。班家是当时地位煊赫的世家。班昭的父亲班彪,起于光武;她的哥哥班固班超,出将入相。而班超,就是那位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的将军。如此世家,使得班昭在有良好的家学渊源的同时,能够近距离接触皇室。

开明的皇帝和适逢盛世。东汉皇帝普遍好经学,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东汉的始祖光武,起于世家,不再是像刘季那样,起于市井,身边的女子是吕雉这样的女泼皮。所以东汉的后妃普遍文化水平比较高。

明哲处世。班昭自己不以追名逐利为务,知身为人臣的进退,邓太后需要她的时候,竭忠尽智,在海清河晏之时,能够安心做学问,与世无争。

这就是班姑,一位情商智商俱佳,生前功身后名的奇女子。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 / 方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