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经被,又作陀罗尼经被,一种织有金梵字经文的随葬物。清代皇帝,后妃(贵人以上)可用陀罗经被,被以白绫制成,上印藏文佛经,字作金色,称为陀罗经被。王公大臣死后,奏上遗疏,亦可由皇帝御赏“陀罗经被”。
明朝定陵的文物中,一件陀罗经被也没有。推测明朝并没有皇家使用陀罗经被的制度。所以大明风华中明成祖朱棣赐汉王陀罗尼经被根本就不可能!
清朝皇帝在康熙朝之前,丧葬均以满族习俗进行火化,从康熙皇帝开始学习汉人习俗,丧葬改为土葬。皇家又笃信喇嘛教密宗,陀罗经被又是密宗圣品,所以中期丧葬开始用陀罗经被,晚期扩大了陀罗经被的使用范围,存世的陀罗经被,大都为清末民国初年的织物。
“陀罗经被” 又名“往生被”,亦称“陀罗尼衾”,上面有多种由梵文(或藏文)书写的诸佛菩萨真言密咒及诸佛菩萨、金刚力士的功德名号,此经被在清朝是奉旨使用的,没有皇帝旨意,任何人不能使用。
有观点认为陀罗经被是皇家御用的,从元代就开始使用了,但是尚未看到文献中有元代皇家用陀罗经被的记载。实物更没有看到。可能是看到陀罗经被主体纹饰是喇嘛塔,因为喇嘛塔到元朝在中国开始盛行,所以才推断为陀罗经被从元朝开始使用。
2013年9月28日,慈禧遗物陀罗尼经在河北遵化清东陵保护区展出。这是织金陀罗尼经被一个世纪之後的首次面世,经被约三米见方,明黄缎底,被面上织有众多佛经、佛像、佛塔、花纹等装饰,既有佛教的神圣,又不失皇室的威严。
来源: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