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方面,大理国为什么会认同宋王朝?主要还是这点

大理国,是我国西南地区与宋朝并存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过,大理国终其一朝执着地向宋王朝输诚纳忠,甘愿奉宋王朝为正朔,即使对于仅存半壁江山的南宋朝也是如此。

作为中国历史时期一个强大的地方民族政权,不仅没有产生过冲出云贵高原问鼎中原的政治宏愿,而是希望与中原王朝在政治上结成一体。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大理国在政治上认同宋王朝,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首先,地理位置以及自身政治斗争的需要。

大理国,处于我国滇西地区,是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西南亚之间的交通要塞,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独特的民族风貌。

大理成为我国和亚洲文化相互交流枢纽,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逐渐形成以白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且能够与中原文化进行积极互动,逐渐对宋王朝的政治认同。

况且大理国自建国之初起,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就十分明显,并逐渐发展到十分尖锐程度。如段氏家族权力旁落,实际控制力减弱,触发了内部阶层各派系之间的血腥斗争。

到后大理国时代,地方势力自治政权的大肆兴起,大大削减大理国统治阶级的力量。

于是,在客观上,大理国才迫切希望与宋朝友好相处,并以其为屏藩依靠,进而产生积极的政治认同。

其次,接受儒家文化并内化。

大理国时期,积极推行儒学。理国王室兴儒崇佛,在王室带动下,全国学习儒学及汉文化如火如荼。据考证,“大理”之名来自“大礼”,“礼”和“理”均是是儒学的核心概念。

在一些政权机构中,专设“儒官”管理文化教育,派遣贵族子弟前往内地学习。还请从内地区迁徙而来的知识分子担任民间私塾教师,专教儒家文化。

随着儒家文化的潜移默化, 大理国人民逐渐接受儒家思想,当然也接受儒学中所提倡的“大一统”国家观。大理国统治阶级也开始理解南诏终仍归统于唐王朝的原因。

再次,大量的移民促使民族融合。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大理国的当地少数民族也是迁徙而来的,与后来的从中原的移民性质几乎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其迁徙路线和迁徙方式。在大理国的经营下,白蛮与当地民族乌蛮不断发展壮大,分布也逐步扩大范围。

当时,当地人们,尤其是白族,在心理上主动融于宋王朝,加上对中原文化也认同的大理国统治者主动进贡和互市。

这样一来,大理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珍贵的药材和战马等逐渐“流入”中原,而中原大量的汉文书籍又被“流入”大理国。

白族人民吸收很多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发展。白族中有很多知识分子,很早就学会如何使用汉文,并且能用汉文翻译佛经、写文章和诗歌,吸收许多汉族词汇。

而迁来白族地区的汉族人民,也学会白族语言,接受白族的生活习惯。

双方共同劳作,互通婚姻,渐渐融入白族之中。

对华夏民族历史与文化认同和传承,一定程度促成了大理国对宋王朝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