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男孩从小被猴子收养,后被解救,如今怎么样了?

乌干达的约翰·萨邦尼亚,就是和猴子一起长大的。

他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被抛弃、荒野求生、生命垂危、社恐……最终靠自己的努力,不仅成功融入了社会,还成为出色的足球运动员和歌手。

大约在3岁的时候,约翰父亲性情暴虐,导致母亲去世,父亲随后自缢。

约翰当时很害怕,为了保命逃进了丛林,被一群卷尾猴收养。

起初卷尾猴们并没有接纳他,直到2周后,认为他没有任何威胁,才邀请他一起在丛林里生活,并教他觅食、爬树以及猴子的交流方式。

1991年,被人类发现,并被解救。

当人们“抓获”他的时候,他正躲在一棵树上,和其他猴子们一样,非常抵触人们的行为,朝人群扔石头和树枝。

据当地人称,约翰被发现时,情况很糟糕。

全身都是毛发,非常脏,没穿衣服,布满疮、痂和伤口,严重营养不良,脚趾头也少了一个,不会说话,看到人后非常害怕。

对人类的食物也不适应,喝了热汤就腹泻,还在体内排出一条半米长的绦虫。

医生表示,庆幸及时被发现,否则约翰会因为健康问题几天内死亡。

约翰的出现,引起不小的轰动,很多机构由于他特殊的经历,不敢收养,只有一家慈善孤儿院提交了抚养申请。

就在这个孤儿院,约翰开始学习最简单的人类习惯,包括吃盘子里的食物,在床上睡觉,用双腿走路。

过程很艰难,他没有语言技能,唯一的沟通方式是咬人和尖叫,就连微笑,也像猴子一样露出整个牙齿。即使学会了两只脚走路,也因为之前四肢行走的习惯,导致走路摇摇晃晃,重心不稳。

值得高兴的是,约翰非常努力,也很幸运。

他不仅学会了说话,还能唱歌,歌声很迷人,所在的合唱团受邀参加了为期3周的巡回演出,成为一名歌手;

野外的经历,让约翰拥有非常出色的运动能力。

1999年,参加了马拉松比赛;

2003年,被选为特奥会乌干达足球队的队长,而且还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如今,靠着唱歌和踢球,约翰养活了自己,而且还有能力在当地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以一个正常人的方式生活着。

像约翰这样,从小被动物收养的孩子,被称为“野孩子”(Feral child)。

有时也会以“养父母”的类型来称呼他们,例如狼女孩、猴男孩、乌克兰狗女孩和鸵鸟女孩,然而这些称呼中,往往包含着不太友好的恶意。

民众对于野孩子的态度,一方面是好奇,好奇他们是如何长大,好奇野外的经历,另一方面是害怕,认为他们是“邪恶”的。

然而,科学家们对野孩子是非常着迷的。

野孩子实验

吉妮是众多“野孩子”中特殊的一个,她并没有被其他动物收养,而是被“遗忘”在一个房间里。

被发现时,只有二十几公斤,1.4米高,看起来只有六七岁,但事实上,她已经13岁了。

她的生活很局限,不是椅子上就是床上。

大部分时间都被绑在便盆椅上,只能移动手和脚,偶尔睡在狭小的婴儿床上。只要发出声音,父亲就会打她,也没有人和她交流,就这样,她一个人在这个房间里度过了13年。

她不会说话,经常吐口水,无法伸直手臂和腿,以一种奇怪的“兔子步”移动,无法正常大小便,也不会咀嚼,心智和1岁儿童差不多。

当时,很多科学家关于“语言学习是先天还是后天”是有争议的。

吉妮特殊的经历,似乎是科学家们最好的实验对象,因此成立了研究团队。

吉妮原来只能认出自己的名字和“对不起”,经过学习后,认识了新的单词,并能将它们连起来,进步非常快。

本以为吉妮马上就能正常交流了,然而,语言能力停留在了这个阶段,她无法将词组成句子,也不会用语法说出有意义的话。

科学家认为,这可能和早期吉妮受到的精神虐待有关。

最终该项目因为资金问题而停止,吉妮后期的情况也有所恶化,因此项目也受到了人们的谴责和质疑。

如今,吉妮生活在成人寄养家庭,但始终无法回归人类世界。

最后

野孩子的经历并不像神话故事里那么浪漫。

大多数野孩子被解救后,是无法回归人类世界的。

语言交流是最大的障碍。

人类大脑中,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是用来识别单词的,这是天生的,但语句、语法以及应用,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而且这种学习是有一个“关键期”的,最后期限是青春期结束,这也是我们从小花这么多时间学习的原因。

大多数野孩子从小被隔离,多多少少是有心理疾病的,而且常年生活在很差的环境中,身体状况也不好,因此很早就去世了,有的能活下来,也只能学会词汇,不能正常交流。

像约翰这样,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期,仍能在后期学会人类的语言和行为,甚至在某些领域大放异彩,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