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我们把地球看成一个鸡蛋,那蛋壳就相当于是地壳,大家买菜、上班和逛公园这些活动,实际上都是在地壳以上进行的。再往里走,就是鸡蛋的蛋白和蛋黄,这两部分又相当于是地球的地幔和地核,地幔包裹着地核,而俗语说的地心就是地核,就在地球的最中心,这也是地球内部结构里面最可怕的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可以说下当年前苏联决心要挖穿地球这件事,最深的时候都挖到地下12262米了,但后面却突然停止计划,原因当然不仅仅是没钱了!
从1970年开始,当时前苏联的科学家就搞了一项科学钻探,名叫科拉超深井,之所以说这是一个项目,因为当时并不是钻了一个孔,只不过所有孔里面最深的一个有12262米,但钻到这个深度可不是才用几年十年时间,期间几度停工又复工!
1970年到1983年钻了12000米,1983年到1993年只钻了262米,然后官方就宣布因为经费不够停止钻探工作。这个钻孔至今还保存着,位置就在科拉半岛,临近挪威国界,只不过盖在洞口的金属帽早就已经生锈了,从2008年开始就废弃了,而且井盖上的数字还标记错了。
但凡细心一点就能发现一个问题,后面那么多年才钻了两百多米,说明这个过程中一定遇到了很多问题。从操作上来说,地下钻探涉及的东西,不过就那三大件:旋转钻机、钻杆和钻头。但是,在达到地下7000米,也就是花岗岩层的时候,钻杆断裂就不止发生了一次,而钻头也因为磨损严重直接报废,当深度快1万米的时候,不说干别的,仅仅是换钻头都要花好几个小时,而且,一个钻头的成本在当时也要好几万。
虽然这个钻井让当时的参与其中的科学家感到骄傲,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科研成果面世,要说最吸人眼球的一个发现,那就是当他们钻探到地下9500米的时候,钻头进入的地层里面刚好有不少黄金,这一点从地下拿出来的岩芯成分分析也得到证实:一吨的含金量能有80克。可能一般人对这个数据没什么概念,要知道所谓有商业开采价值,其实就是每吨达到4克金矿,看下4克和80克的差距就明白了,地球表层是很难找到含金量这么高的矿层的,但是,大家也看到了这个深度,开采难度和成本就变得不可控了。
其次,地心深处到底有多可怕,我们可以直接看一看地球内部的真实情况:
前面已经说到了,地球内部结构主要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前苏联挖的一万多米,别说地心了,就连地壳都没有穿透。而且,地球上不同地方地壳的厚度也不一样,通常来说,海洋下方的地壳厚度是最薄的,在5公里到10公里这个区间,而地壳厚度最大的就是我国青藏高原,资料显示有65公里以上,而所有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则为35公里的样子,也就是说,前苏联挖的最深的钻井,连平均地壳厚度的一半都没有达到。
为什么往地下钻得越深,钻头越容易报废?要知道深入地下以后的环境与我们地上是完全不同的,当深度超过3公里以后,只要往下深入100米,周围环境温度就会随之上升2.5℃,也就是说,当地下深度达到11公里的时候,温度就有200℃了!
而地壳和地核之间,还隔着一个地幔,地幔的厚度也是两千多公里,这个部分就是地球内部质量和体积最大的一层,而且,很可能大量放射软熟都集中在软流层。至于地核,也就是很多人关心的地心,那环境真的就更加可怕了,这个位置就不只是温度高了,压力还很大,科学家预估是超过5000℃的温度,以及1.32亿千帕以上的压力,而美国有的科学家更是用实验方式推算出:内外核交界的地方温度或达63000℃,核心深处或有6600℃!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疑惑,既然钻不到地心,也就是说没人看到地心到底是什么样子,那科学家又是怎么知道地心环境这么恶劣的呢?
地震,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嘛,而地球内部的结构,实际上就是通过地震时地震波的传递规律发现的,简单点说,就是地震波传递到不同位置的时候会发生速度会发生急剧变化。
所以,地震内部结构的确认,还得益于两位地震学家,一位是莫霍洛维奇,另一位是古登堡,而两个特殊的地方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了,也算是一种纪念,如今的地核、地幔和地壳,就是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来划分的。说了这么多,大家也该明白了,什么地心文明之类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那样的环境有什么生命能存活下来?更别说是创造社会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