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缅甸北部,骗子扎堆的地方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使我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应用渗透最强的数字社会。
而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广泛渗透,在塑造数字社会新形态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网民遭遇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风险增加。
公安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仅2020年,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及的财产损失,就已经达到了353.7亿元。
以浙江省为例,作为国内经济较为发达的互联网大省,浙江省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和损失额仍处于高增长的趋势。
今年1月至4月,浙江省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8万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771人,挽回经济损失8.8亿元,同比分别上升25.13%、92.64%和143.09%。
被诈骗后,很多人失去了多年积蓄,甚至倾家荡产,选择轻生的不在少数,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来形容电信诈骗的恶果也并不为过。
随着我国国内对于电信诈骗的重拳打击,电信诈骗团伙现在大多已经转移到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
官方曾有统计,目前境外窝点实施的诈骗占了国内总诈骗案件数的六成以上。而这些境外电信诈骗的案件中最大一部分,就来自“诈骗圈的耶路撒冷”——缅甸北部。
和前段时间抖音流行的段子截然不同,真实的缅甸北部,从来就没有什么“娇贵的小公主”,更不会有所谓的“军阀柔情”和“旷世绝恋”。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缅甸北部只意味着鲜血和无尽的折磨,以及其背后充满暴力与杀戮的黄赌毒产业链,只有玩命没得玩梗。
2015年,缅甸北部就开始出现零星的电信诈骗团伙。同年,e租宝实控人丁宁对外宣布, “e租宝”在缅甸有军队的势力,有 6000平方公里的自贸区,还开设了一家名字非常高大上的“东南亚联合银行”。
实际上是丁宁通过大量的行贿和暗箱操,在缅北花重金买了个司令头衔,雇佣军达1000多人,不仅犯下集资诈骗罪,还有偷越国境和非法持有枪支罪。
此后,缅甸北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跨境电信诈骗的集中地与重灾区。
2019年,我国警方还曾发布通告表示,“针对中缅边境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情况,自11月1日起,对缅北部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严重区域的手机号、QQ、微信、支付宝、POS机等社交和支付账户采取封停措施。”
也就是说,中缅边境地区因为电信网络诈骗而大面积封停第三方支付账号——这足以让我们窥见,缅北的电信诈骗已经猖獗到了怎样令人发指的地步……
据传言,缅甸北部窝藏了十万人以上的电信诈骗者。不过这个数据目前没有官方统计佐证,因为绝大多数人员都是非法偷渡出境,很难统计到确切人数。
从今年年初开始,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劝返”行动在全国多地陆续展开,主要针对的就是在缅甸北部从事电信诈骗的中国人。
劝返工作先是由各地公安部门出面,动员缅北诈骗人员在国内的家人,相关人员如果愿意主动回国自首,则视犯罪行为轻重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刑。
如果他们依旧执迷不悟,则执行下一步对策——在他们国内的住房外部喷上“涉诈”的相关字报。
而经过多次劝返、最后仍未按规定时间回国的人员,将可能被“注销户籍”,暂停名下所有银行卡、手机卡等业务。此外,其直系亲属在入学、入团、入党、参军、考录公务员、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也都会受到限制。
重典方能治乱,猛药才能去疴——此次各地方政府的重拳出击,可以说是应对猖狂横行的缅北网络电信诈骗不得不使出的绝招。
强压之下,大量缅北电信诈骗从业者都选择回国。
因而缅甸北部和中国交界处的各个口岸,一度挤满了办理手续准备回国的人,边境周围地区的物价也飞涨,但由于回国投案自首的人数远超预期,规定的归国期限也不断推后。
缅北往事与诈骗天堂
在许多网络小说和影视剧中,缅甸北部被描绘成一个充斥着机遇的冒险之地,人人都有可能在那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和政治因素,缅北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充斥着混乱、罪恶与杀戮的是非之地。
要想了解缅北,首先得从缅甸这个国家说起——缅甸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了60%。
位于亚洲东南部,缅甸西南临安达曼海,东南接泰国与老挝,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其北部和东北部同我国西藏和云南接界,但多邻国的地理位置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小国而言,并不是件好事。
而作为联邦制国家,缅甸内部也是常年局势动荡,社会环境一字概括就是“乱”,其中又以缅北的形势最为复杂,缅甸北部地区主要指与我国云南省交界的四个自治区。
在电影《湄公河行动》里,整个村落参与的毒品贸易、扛枪的幼童、因吸毒而满身生疮的少年、永无止境的背叛和杀戮——这些都发生在恶名昭彰的金三角地区,而缅北的部分地区就位于金三角。
缅北毒枭们为了生产和贩卖毒品,组织了一批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公开和缅甸中央政府抗衡,加上缅甸原本并不统一的多民族问题,缅甸北部长期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
对于普通人来说,缅甸北部远离中心、地处边陲,先天不足、深度贫困,还伴随着军阀割据、混战频繁、毒品走私、人口贩卖等问题,绝不是个安居乐业的地方,而且要离这种是非之地越远越好。
然而,对于电信诈骗集团来说,缅甸北部却是一处难得的“天堂”。
缅北民族地区作为独立于中国政府与缅甸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利益集团,形成了特有的“军政合一”的族群政治体系,衍生出相对独立的社会制度与管理方式,加上缅甸国内滞后的法律规范,使得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这个“规范真空地带”实施跨境诈骗犯罪,而不受制裁。
在以前公安机关侦破的跨境诈骗案件中,犯罪地点的选择,基本都集中在生活成本较低、诈骗团体社会融合进程较快的地域,这样的选择有助于其开展高效率、低风险的诈骗活动。
这一点也是缅北地区诈骗聚集的原因。由于和云南省接壤,缅北地区受我国云南文化影响大,华人华侨较多在此聚集,汉语可以说是这里的通用语言之一,不仅人民币可以自由流通,国内三大运营商的信号也完全覆盖了这里。
电信网络诈骗者到了缅北,会发现这里不仅生活成本较低,而且生活便利、文化共享,非常容易就获得信任并融入当地华人世界,形成一种保护层与防护网。
同时,中缅边境地区地形复杂,大多数地带无自然屏障。中国政府对此是“有边难防”,再加上缅甸、缅北特区政府的“有边不防”,导致中缅边境非法偷渡的现象非常普遍,也使得缅北地区成为我国各类犯罪分子逃亡的便利通道。
此外,缅北地区为了获得维持军队和发展需要的资金支持,不惜铤而走险,培育短期积累暴富的非法产业,黄赌毒一个都不少。
而在缅北军政府眼中,电信网络诈骗,不仅风险小、来钱快,而且成本低、经济回报高,可以创造就业,还能带动当地消费,这不比黄赌毒产业来得更划算?
因此,与我国坚决打击的强势态度不同,缅北军政府把网络诈骗视为一种新型产业,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经济开发区,为这些从事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提供专门的营业许可证。
只要诈骗团伙缴纳高额的租金和管理费用,缅北就支持其发展,为其通风报信、提供武装保护,也默许纵容了一切犯罪行为。
骗子的套路,比想象中更深
在今年走红的一条短视频中,四十余名年轻人排成六列,在公安机关院内,齐声高喊:“我在缅北做诈骗,现在回到祖国妈妈怀抱,接受改造,重新做人,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中国人真的不骗中国人吗?
只能说,利字当头,再不可能的事也有了可能。
随着国人的防范意识的不断提高,简单的骗局根本无法牟利——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必须更加“高明”。
这要求诈骗者必须熟知中国社会的文化和生活背景,而且要对被诈骗对象的身份、工作、心理和需求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每一特定人群精心设计相应的剧本。
而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诈骗者,也只有“自己人”了,因此,“国人相残”的戏码也就在电信诈骗案件里不断上演。
现在,在规模庞大的黑灰产业密切配合下,电信网络诈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分工链,从信息买卖、实施诈骗到分赃销赃,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大数据和AI技术的辅助。
像缅北这样的诈骗者聚集地,更是团伙协作,各司其职,环环相扣,剧本越来越专业,对象越来越精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表明,2020年,25%的网络诈骗都是“精准出手”——在获取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后,针对性地实施诈骗。
而且在如今的网络诈骗案件中,团伙作案的案件占比已经超过了八成。
比如,在江西南昌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团伙有四十余人,为了提高作案成功率,内部分工明确,成员不仅要通过专业培训,入职新手骗子还需要进行剧本演练后,才能参与真实的诈骗。
现在的骗子,高效团伙作案,对我们“知根知底”,精心编造为我们量身定制的骗局,这种情况下,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落入电信网络诈骗的陷阱。
然而,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老年人、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才更容易上当,认为被骗这种事只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毕竟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脑子清醒的人,怎么会被骗呢?
不过,“打脸”总是虽迟但到。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在网络电信诈骗的受害者中,90后年轻人占比最高,达到了63.7%。
在浙江警方今年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年轻人更容易被骗的现象也得到了验证。
浙江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被骗群体,主要集中在90后和80后,分别占42.91%、24.45%。
当然,各个年龄段都有对应的诈骗陷阱。在浙江省今年的案件中,受害人年龄最大的为90岁,被冒充其孙子出车祸需要医药费诈骗;年龄最小的为8岁,因网购游戏礼包被诈骗。
从受害群体学历看,百万元以上被骗案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受害人占到了54.6%。
浙江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的高学历人员遭遇诈骗时,对公安机关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劝阻置之不理,赚快钱、发大财的投机心理强,防范意识较为淡薄。
实际上,就连内控相对完善的上市公司也难逃诈骗集团的陷阱。
去年6月,京投发展发布公告,称子公司的财务人员遭遇犯罪团伙电信诈骗,导致银行账户内2670万被通过网络手段转出,遭诈骗金额是该公司去年净利润的6倍多。
而遭遇电信诈骗的上市公司,并非只有京投发展一家。新闻报道出来的就有世龙实业、深圳能源、惠天热电等公司,被骗金额为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
数据显示,就2020年这一年,我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劝阻870万名群众免于被骗,累计挽回损失1876亿元。而这些数据,还只是公安机关介入的案件数据……
淘金梦醒后,是人间炼狱
实际上,诈骗集体不仅绞尽脑汁跨国“吸血”,还诱骗年轻人出国打工来给诈骗团队“输血”。
由于缅北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较为落后,诈骗集团无法在当地招募到足够的“诈骗人才”,因此,除了电信网络诈骗业务,缅北诈骗集团还会精心设计“缅北打工骗局”。
他们在网络上发布颇有吸引力的招聘信息,诱骗我国那些渴望出国打工赚钱发财的青年男女去缅北“淘金”。
“高薪工作,待遇优渥,月薪5万起,包机票,包食宿,坐标缅甸北!”“无需文凭,工作轻松,底薪八千,上不封顶,机票报销,食宿全包!”……这些招聘信息精准地击中了那些做着发财梦、渴望赚快钱却学历一般的年轻人。
于是,这些打工人怀揣着“缅北淘金梦”,告别亲朋,前往异国。
最开始接洽的时候,的确如同招聘信息说的,去缅北的路上,机票和住宿都有人掏钱解决。然而,在缅北这个“神秘异乡”等待着他们的,不是发家致富,而是万丈深渊。
等应聘者一路跋涉,达到缅北,才意识到一切都和想象中不同——所谓的办公楼,其实就是山上被高墙铁丝包围、持枪全天巡逻的牢笼;所谓的轻松月入过万的“客服”工作,其实就是“杀猪盘”诈骗。
淘金梦破碎后,应聘者来不及做出反应,也由不得他们是否愿意,他们的身份证和手机会被没收,接踵而至的是人间炼狱般的债务缠身、限制自由与生死难料。
其中一些人选择屈服后,会先被要求进行基础的工作,比如按照诈骗团伙提前设计好的话术给人打电话发短信等,然后再一步步接触到更多的诈骗业务,但如果长时间没有“业绩”,则会遭到各种殴打和折磨。
而另一些人如果不愿堕落屈服,也会受到被殴打、电击、关水牢等炼狱般的折磨。拒不服从的,诈骗团伙会联系受害者在国内的家人,要求一笔大额赎金。如果受害者中途试图反抗或逃跑,被抓到的后果只会更惨。
如果想要辞职离开,诈骗团伙会要求高额赔偿费——“先把你呼吸的空气费交了”,除了呼吸费,还有“键盘磨损费、地板磨损费、偷渡费、机票费、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赔偿”,只有交清楚了才能离开。
对,你没看错,在缅北,连呼吸都要付费。
而这,才是真实的缅北——没有高薪的工作,没有轻松月入过万,反而随时可能把性命丢掉。
不少人听信了缅北打工发家致富的诱饵和谣言,跑到缅北加入了诈骗组织,在威逼利诱下,又传销式地诱骗更多人偷渡到缅北从事犯罪活动。
“在那边,生命是最不值钱的,人只是商品,是可以被贩卖的,你如果想活下去,只能不断为诈骗团伙带去金钱。”
“现在戴着手铐坐在这里,也比我在缅北温暖、安心。”
网上关于落入“缅北打工骗局”的受害者自述报道不少,而能够回国讲述自己受害遭遇的人已是少数的幸运儿……
道理其实很简单,在法制健全、和平稳定的社会里,普通的人民才有能有安居乐业的机会。
所有的捷径,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捷径带你走向的,往往不是成功,更可能是万丈深渊。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周鑫.缅北民族地区跨境诈骗问题及其治理[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1,34(02):88-97.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s://cit.buct.edu.cn/2021/0925/c7951a157922/page.htm
人民网:《公安部:对缅北部分电诈活动严重区域的微信支付宝等封停》https://legal.people.com.cn/n1/2019/1015/c42510-31401906.html
人民网:《多地打击疑似偷越中缅边境违法犯罪人员境外搞电信诈骗?注销户籍!》https://henan.people.com.cn/n2/2021/0607/c351638-34764069.html
中青报:《揭秘缅北“杀猪盘”》 https://zqb.cyol.com/html/2021-11/30/nw.D110000zgqnb_20211130_1-05.htm
新华网:《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分析来了,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https://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6/01/c_1127518738.htm
人民网:《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警惕赴缅北地区的招工信息》https://yn.people.com.cn/n2/2020/1004/c378440-34333282.html
西宁公安:《缅北回流人员讲述“噩梦”:在缅北,连呼吸都要交钱!》https://3w.huanqiu.com/a/b07a01/45sR4tSWAKd?p=3&agt=46
光明网:《“两高一部”出台意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始终严打高压》https://m.gmw.cn/baijia/2021-06/23/34941221.html
北京青年报:《去年起诉涉嫌网络犯罪14.2万人》https://epaper.ynet.com/html/2021-04/08/content_372817.htm?div=-1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网络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