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与“仙”有何区别,祖先造字时就已区分,含义截然不同

从古至今,关于神仙的故事就一直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从盘古开天地开始,到共工怒撞不周山,到姜子牙封神,再到八仙过海,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我们基本上都耳熟能详。

一直到如今社会,仍有不少人,在遇到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选择求“神仙保佑”。我们也时常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说,但实际上“神”与“仙”是有很大差别的。

关于仙人最早的记载出现在《道德经》中“人寿有终,地寿有终,天寿有终,仙寿无终”,认为“仙”是超脱万物的存在。

古时候,人们把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归结于鬼神之说。像风、雨、雷、电都对用着一位神灵,分别是风伯,雨神、雷公和电母。所以我国的神话体系多姿多彩,从自然现象到生活琐事,都与神灵息息相关。

不过也有人好奇,是先有神的位置比较高,还是仙的位置比较高呢?与“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不同,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在先贤造字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一二。

“神”这一概念出现得很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就因为对自然的畏惧之心,开始幻想神灵的存在。在西周金文的“神”字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字的造型就像在祭台旁边跪着一个人。也就是说,“神”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也摸不着,是人们用来供奉和祭奠的一种心灵上的寄托。

也就是说,这有已经死去的才能成为“神”,它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护佑供奉他的人民。所以在古代,有很多帝王将已经过世的大臣或者是名人封为神。我们所熟知的就有,门神、钟馗和财神等等,这些大部分都是被册封的神灵。

与“神”不用的是,“仙”是代表活着的人。 根据东汉《说文解字》分析 , 篆书里的“仙”字,就像是“人”的四只手把东西举起的示意图 ,然后加上围坐的人组成 。两者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人看见一个东西从天上升起来了,代表着羽化登仙。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也是在 《说文解字》中,认为 ,“仙”字 ,可以看作为 “人在山上 , 入山长生” ,也就是“避世长存”的意思;和道教里的羽化登仙也有关系 。

从根本上来说,“神”与“仙”的区别就是,仙是活着的人,可以脱离红尘永生不灭,神是死去的人,在人们的精神中永垂不朽。

那么这两者,谁的地位更高呢?

相信看过《封神榜》的人都有印象,在最后,所有在战争中死掉的修行人士,最终都榜上有名,被封为神。但是作为封神之人的姜子牙却啥称号都没有,是因为他的贡献不够大吗?其实不然,是因为他还活着,而且已经成仙,为什么还给自己找不自在,封一个“神”名呢?难道是想诅咒自己吗?

所以也不难看出,“仙”比“神”的等级要高一些。不过在世俗之中,“神”却比“仙”更受人尊敬。毕竟“仙”超脱于世外,追求的是自己的长生之道。而“神”祐世间,可以给人们带来长治久安。

而且古代的皇帝也更希望人们学习“神”的精神,为人多做贡献,而不是去求仙问道,远离红尘,否则再有才能,对社会无所贡献也没什么用。

正如《国际歌》中所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靠人不如靠自己,求神仙庇佑,不如自己努力。无论是“神”还是“仙”都是缥缈的,这世间最终还是“人”的世间。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