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如何理解死亡?

我们身处的社会谈“死”色变,当儿童要面对亲近之人的逝去时,这一点尤其有害。成人跟儿童谈起死亡往往觉得难以启齿。他们或许会有意无意地克制眼泪、收敛情绪,觉得这是在保护孩子,他们还太小,不理解如此沉重的概念。

但是,当孩子身边有人死去时,他们必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适合其年龄段的探讨交流,可以使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要理解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对死亡的认知,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死亡。

理解死亡

儿童对死亡的理解会随成长不断变化发展。1948年,心理学家Maria Nagy在研究中率先发现了儿童年龄与对死亡理解的关联。研究指出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三到五岁的儿童倾向于否认死亡是一个人的终点,他们会认为死者只是去旅行,还会回来。

在五到九岁的第二阶段,儿童会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但会对相关知识拒之千里。他们还会认为只要够聪明就能骗过死亡、避免死亡。

最后,在九到十岁的第三阶段,儿童会理解死亡无法避免,人人都有一死,他们自己也不例外。

儿童对死亡的理解随成长发育而发展。Michal Parzuchowski/Unsplash, CC BY

Nagy的研究与临床心理学家Jean Piaget的研究不谋而合,后者基于许多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的经验。

Piaget将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分为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1. 感知时期(0-2岁):死亡“看不到,不会想”。

2. 前认知时期(2-7岁):如果在这一阶段陷入死亡带来的悲伤,往往是缘于奇特的想法和自我中心。也就是说,儿童认为发生在他们身上、身边的一切都因自己而起。譬如说,五岁的奥利维亚冲她的妹妹索菲喊:“我恨你!我恨不得让你死!”第二天索菲在车祸中丧生,奥利维亚会觉得妹妹的死是自己造成的,从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会需要一个释放自责情绪的手段。

3. 行为形成期(7-12岁):这是儿童思想成熟化、逻辑化的过渡阶段。好奇心在这一阶段占主导地位,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看僵尸、骷髅之类的书籍电影。

4. 行为成型期(13岁及以上):成年人将死亡视为生命尽头的遥远终点。但如果他们身边的人去世,他们会在同伴处寻求支持慰藉。

帮助儿童应对死亡

父母离世后的一年内,儿童会与他们的父母保持“联络”吗?对125名儿童的研究表明,92名(74%)儿童相信他们的父母在一个叫做天堂的地方。

让孩子画天堂的图画。诸如此类的活动可以起到慰藉作用。from shutterstock.com

这项发现揭示了一个道理:让儿童以一个新的角度看待死亡,比三缄其口更重要。儿童对过世父母形象的重建需要各种线索,诸如设想死者所在的地方、体验死者的“生活”、感知死者和使用能够“联系”死者的物品。

一个维持“联系”的例子是画画写故事的11岁女童米歇尔。她的母亲死于一场车祸。她通过写写画画建立起母亲所在之处的积极形象,使自己心里更舒服、更有安全感。她这样想象:那里有许多城堡,只有像妈妈这样伟大的人才能住……我妈妈喜欢跳舞,我想她一定在天堂舞蹈。

成人可以通过普适的方法帮助失去亲人的儿童。首先,我们应该根据儿童发展阶段和理解能力,告诉他们死亡的真相。

可以这样表述:一般,一个人死去是因为很老很老、生了重病,或者身体受了很重的伤,医生和医院都无能为力了。死去之后,身体就停止工作了。

我们应允许儿童作为追悼者参加葬礼和追悼会。from shutterstock.com

对于非常小的孩子,具体的语音、画面描述比压制悲伤的套话更为有效。如果我们告诉小约翰尼爷爷到一个很远的地方旅行去了,他可能会想象爷爷会回来,或者问爷爷为什么没有告别。

其次,我们要允许儿童作为追悼者参加葬礼和追悼会。研究指出,参加葬礼可以帮助儿童承认死亡、尊重死去的长辈。

意识到儿童在悲伤时的常见表现也会有帮助。这些表现包括:试图故作正常、反复讲述他们的故事、常提起现有亲人、担心亲人或其他人的健康等。

仪式有助于儿童化解悲伤。Gianandrea Villa/Unsplash, CC BY

成人可以鼓励儿童通过仪式来化解悲伤。儿童可以祷告、放飞气球、唱歌、种花、写诗或是埋一根狗骨。悲伤的儿童还可以通过纪念册、纪念盒、照片甚至纪念邮件来释放情绪。

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表述感受;情绪控制能力有限,因而难以忍受痛苦。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这些仪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希冀和恐惧。仪式疗法可以通过想象或玩具象征物进行。例如孩子们可以用玩具电话与心爱的人“交谈”。

童年时期的亲人离世和随之而来的悲伤会对儿童的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但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合其年龄段的言语开导和悲伤干预,使他们得以用合适的方式探索自我、表达自己的感受。

原文来自《科学美国人》

翻译:张帅琰 审校:杨玉洁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