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救星:3年吃掉7万吨,现数量恢复,黑色市场可浮上台面

12月15日,中新网以“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0.85万吨 较保护初期增长42倍”再次刊发青海湖多年来的保护成果,马上引发了读者的关注,熟悉青海湖裸鲤保护的朋友都知道,大约在40年前开始保护时,青海湖裸鲤资源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濒危阶段!

青海湖的裸鲤资源曾在历史上达到过32万吨,为何会濒临灭绝?现在数量恢复,是不是可以恢复商业捕捞,我们能在餐桌上吃到青海湖裸鲤了吗?

青海湖的“救星”:裸鲤曾是大家的“恩人”

青海湖是我国境内最大的湖泊,位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历史上最大面积曾达4236.6平方公里,这是一个内流湖,也是一个咸水湖,同时它还是高原冷水湖。

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青海人民对青海湖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因为正是青海湖的“慷慨解囊”,青海人民才度过了难熬的岁月。从1960年到1962年,罕见的干旱席卷全国,青海也不例外,所以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青海湖。

青海湖虽然是高原冷水湖,但从未被正式开发过,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湖区最多的鱼类就是湟鱼,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青海湖裸鲤,据1958年调查时,湖区至少有32万吨的渔业资源。

因此在当时为解决燃眉之急,青海政府展开了正式的捕捞作业,青海湖周围的5个渔场,30多条机帆船,日夜不停地在青海湖上作业,整个湖区除了冬季封冻以外,其他的季节到处都能看到作业人员。

当时青海湖的鱼除了当地分配与外地销售以外,其他的都是晒干或者腌制,遭遇不好的天气或者人手不足时就被大量浪费,从1960年到1962年年间,总共捕捞量超过7.5万吨,根本无法统计当时浪费了多少。

而且度过了难关以后,青海湖渔业捕捞却没有结束,其实这也容易理解,一旦形成一个产业,就会有很多人依附于这个产业讨生活,并且青海湖区作业的渔船还有增加,但青海湖裸鲤的却越来越少,到1970年代末时一网几千斤的盛况早已经不再了,即使后来加入破冰船冬季捕鱼后,整个青海湖渔场总产量都不到600吨。

产量锐减的湟鱼,要从青海湖形成说起

青海湖是西北高原上的“明珠湖”,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南来北往的十万只水鸟在湖中小岛上栖息,湖水中还有数不清的湟鱼,其实就是青海湖裸鲤,这是一种我国高原冷水湖中特有的鱼类,属于鲤科裸鲤属的鱼类。

它的祖先是黄河鲤鱼,早先青海湖并不是咸水湖,它的东边有一个出口注入黄河,妥妥是碧波荡漾的淡水湖,但在100多万年前,青海湖东侧的日月山渐渐隆起,注入黄河的出口消失,成了内流湖,之后气候改变,降水减少,而蒸发量却很大,湖水渐渐“浓缩”,矿物质集中,成了咸水湖,不过青海湖的盐度大约为1.234%,只有海洋平均盐度的1/3。

黄河鲤鱼也在这漫长的时间中逐渐演化成了现在这般模样,但由于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常年水温很低,裸鲤生长很慢,每年还要洄游到布哈河里产卵,在布哈河砂石与水电开发后这个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32万吨的青海湖裸鲤不知道历经多少年才积累起来,但由于我们的滥捕,在短短20年内差点捕捞到灭绝。如果继续放任捕捞,裸鲤最后的结局可能真的是濒危甚至消失,一旦青海湖裸鲤消失,青海湖的其他鱼类并不足以支撑整个生态,那么青海湖生态体系也将崩溃,十万只鸟类的盛况不再,青海湖区夏季的农业病虫害将会爆发.......

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黑色市场可浮上台面?

从1980年代开始,青海省地政府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采取了“封湖育鱼”的政策,初期时青海湖裸鲤恢复上认识的不足,最早只是限产,仍然保留部分产量,维持青海湖捕捞产业,但裸鲤的情况并未好转!

1994年青海湖裸鲤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私自捕捞,到2004年,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经过资源评估,正式将青海湖裸鲤定为濒危物种。

从2001年起,青海湖正式开始了长达20年的彻底禁捕政策,当然光有禁捕是不够的,还有因为汇入青海湖的多条河流开发问题(最多时有100多条,到现在只剩下10多条,满足洄游产卵的只有4条),导致裸鲤繁殖场所急剧恶化,还有青海湖裸鲤产卵量尽管很大,但孵化率并不高,因此青海湖裸鲤急救中心就应运而生了,每年培育人工放养的上亿尾鱼苗,也是改善了青海湖裸鲤的数量。

但在政府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青海湖的禁捕还催生了一个黑产,那就是裸鲤的偷猎,就像长江刀鱼一样,当年几块钱一斤是家常菜,但现在成了有价无市的“鱼皇”,裸鲤也一样,尝鲜与刺激的心理推高了裸鲤的价格,让偷猎者一夜暴富。

青海湖湖区面积高达四千多平方千米,想要完全禁止偷猎是不可能的!今年青海湖裸鲤数量恢复到了一定的水平,是不是可以放开捕捞了呢?

从青海湖裸鲤的商业开发标准看,当前的青海湖资源并没有达到要求(一般要原始储量的1/2以上,也就是16万吨),但完全的禁捕反而催生了黑产,那么是否在可控的条件下适当有一些捕捞呢?即使如百吨级规模,形成一个以渔养鱼的良性循环,毕竟黑产每年损失量也不少。

当然这只是种花家的一家之言,未来十年如何政策,以当地政府决定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