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孙悟空身上有84000根毫毛,每一根都能化作他的猴子猴孙。
怪不得全中国3万多家景区,哪哪都看得见“花果山在逃美猴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有被景区里的孙悟空坑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这些“泼猴”格外喜欢向小孩子下手,完成与孩子的互动合影后,就会掏出二维码找家长索要拍照费用。
(图片来源于@中国旅游新闻网)
甚至为了防止争执,大多数孙悟空都坚持自己是聋哑人,让人怀疑这可能是听障人士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孙悟空的合影费用一般是全国统一的20块钱,国家5A景区的美猴王有时能日赚上千元。
所以如果你目睹了现实版真假美猴王打架,也不要太过惊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毕竟为了争抢最赚钱的地盘,再亲近的师徒也能反目成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不是每只孙悟空都能随随便便成功。
风吹日晒,冬冷夏热,头套还会进毛,就算你是大圣爷爷,也得遵守《城市管理执法办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躲过了城管大队的五指山,在景区的嫡(mian)系(fei)美猴王面前,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六耳猕猴。
看这人潮汹涌,就知道不管是威震天还是米老鼠,在景区里都不是孙猴子的对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见中国人是有些“孙悟空情结”在身上的,但要是细究下来,每一代人心目中的孙悟空都有那么点微妙的差别。
自80年代起,几乎每过一个10年,孙悟空的形象就会发生一次更新换代,每一代孙悟空的性格也不尽相同。
孙大圣有七十二变,因为每一变都是时代在变。
1
86年的“孙悟空典藏版”
86版是最经典的《西游记》改编作品,80、90后每个人心里的齐天大圣都是六小龄童的样子,但它也曾被质疑是对原著的“魔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承恩的《西游记》放到现在来看,就是一部“暗黑小说”。
原著中的孙悟空身形矮小,狰狞丑陋,性格凶残暴烈,杀人如麻,妖魔浓度过高,到现在还有人在知乎上争论他到底有没有吃过人。
而86版孙悟空,被蒙上了一层“美颜滤镜”,神通广大、爱憎分明又忠心耿耿,还会闹别扭,要唐僧和师弟们哄一哄才和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性格上的“魔改”,孙悟空取经的最终目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吴承恩笔下,孙悟空经历种种磨难,与其说是在保护唐僧,更像是在红尘中历练自己,以达到更高级的精神境界。
但86版就更有人情味儿,他在这25集里的经历,可以概括为跟师父、师弟们齐心协力完成「取经」这件大事——也就是80年代中国最典型的气质“集中力量办大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8年,中国刚刚结束了动荡的十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外商来华投资,华侨归国建设,沿海城市的高楼大厦一天起一座,经济发展迅速,人人情绪高涨,一派欣欣向荣,但思想还没有那么先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游记》原著中的大量血腥、色情的描写必须被去除,文中常见的佛家机锋问答和道教炼丹术数等内容,也容易被判定为“封建迷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理可知,一个暴躁可怕的“孙魔猴”100%过不了审,只有聪明能干、有勇有谋,不会被难倒的“英雄猴”才符合时代审美。
可以说,正因为86版西游记和孙悟空与时代精神产生了共鸣,才造就了收视率89.4%的奇迹,也正因为它掺杂了浓厚的时代气质,才成为了能代表80年代的经典作品。
2
90年代,孙悟空属于香港
80年代是中国大陆的繁盛时期,90年代是香港的光辉岁月。
港剧占领电视机,港版悟空拥有最终解释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得益于大陆改革开放的加快,香港在这个被称为“鱼翅捞饭”的年代逐渐崛起,成为亚洲金融中心。
但大起必有大落,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就有大大小小的股灾,1997年又遭遇了一场金融风暴,很多人的日子都随着股市起起伏伏。
因此港片里小人物盛行,反映草根市民的喜怒哀乐、屌丝逆袭的“正能量”影视剧在当时最受欢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周星驰干脆让至尊宝彻底地褪去了齐天大圣的光环。
严格来说,至尊宝应该也算小人物逆袭,但逆袭的结果却让他成为了史上最悲凉的孙悟空。
至尊宝起初只是一个胆小懦弱的山匪,不想变强也不想做孙悟空,但后来却发现至尊宝是救不了紫霞的,在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牺牲自由和爱情,戴上金箍成为孙悟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86版《西游记》珠玉在前,95年《大话西游》在大陆上映时,民众对这个既不神通也不广大,还跟白骨精、紫霞仙子三角恋的孙悟空接受无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反而到了90年代末,下岗潮愈演愈烈,“下岗牌”成了全国最大的品牌,高校生毕业后也不再分配工作,多少人前路未卜,社会在混乱中一路向前。
《大话西游》里纵使有千般本事的齐天大圣也敌不过造化弄人,一下戳中了年轻人的心,成就了不少80后的“周星驰情怀”。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千禧年的悟空一腔悲愤
有至尊宝的“被迫营业”开头,千禧年后的孙悟空越来越想要摘下头上的金箍。
2000年,受《西游记》和《大话西游》的启发,今何在开始在新浪金庸客栈连载《悟空传》。
(图片来源于@孔夫子旧书网)
在这部小说里,西游记变成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神佛都成了反派,师徒四人被逼在现实和理想中做出选择。
《悟空传》的孙悟空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一个是要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孙行者,一边反抗权威,一边迷茫和怀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也是当时年轻人的心理变化。
2000年正值社会变革剧烈,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刚刚成年,也是第一批被逼着过独木桥的人,因为在当时父母能为他们选择的最理性的晋升阶梯就是高考。
同时,互联网急速发展,不仅走入千家万户,还催生了大大小小的网吧,世界从来没有联系得这么紧密过。
后来今何在在《十五周年版序》里写那时候年轻人的情绪状态:“空虚、迷惑、愤怒、渴望爱情、畅谈理想……然后看见平庸的现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这以后,孙悟空身上的反抗精神就越来越醒目,人们也越来越喜欢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孙悟空的形象上。
所以不管是11年张纪中版《西游记》,还是13年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都因为不符合人们对孙悟空的想象而备受争议。
直到15年的《大圣归来》,才又出现了一个“国民悟空”。
4
15年的大圣扬眉吐气
《大圣归来》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成熟度却很高,实现了全年龄层覆盖。
因为这里面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当代都市人的写照:面临高压,内心颓废,一身本领都被封印,想让他拯救世界,他只会说“烦了毁灭吧”。
但这样的孙悟空也有自己想要坚守和拯救的东西,只要战胜心魔便能突破重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圣归来》能够这样解读孙悟空,还要得益于十几年下来,大家实在憋狠了。
从悟空的形象来说,至尊宝和悟空都没能成功反抗宿命,之后的两版孙悟空也都带着受压迫的特点;
15年过去了,孙悟空在很多人眼中都是有心反抗、无力抗争,被迫跟随唐僧走天涯的形象,就没有一只猴能冲破束缚,带着大家爽一把。
——《悟空传》一则书评
从大环境来说,进入21世纪后的这15年,一方面日本动漫是无数人的童年,日韩美剧是无数人的青年,连西方超级英雄也开始不分年龄层地收割中国票房;
另一方面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经济发展让中国在国际上占领了更多的话语权,中西方文化碰撞激烈,民族情绪逐渐高涨,但回头一看动画领域的“国货”还瘸着腿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中西方文化在这15年里,也在互相交融和学习。
《大圣归来》吸收了好莱坞故事的结构设计,学习市场经验,没有过多着墨于孙悟空黑暗、痛苦的一面,做成了全年龄向的合家欢电影,满足了国人的“民族英雄梦”。
“Hero is back !”连导演田晓鹏的庆功微博都带着扬眉吐气那股劲儿。
(图片来源于导演微博@深海异客)
5
下一个“国民悟空”会是什么样?
“历史上的孙悟空”当然不止这几个,但优秀的悟空都有同一个特点——每一个能被大众认可并记住的悟空都源于那个时代,又高于那个时代。
孙悟空是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超级英雄”,在不同年代的审美下,他的形象和背后的内涵虽然不尽相同;
但随着时光流逝,他只会被翻新却永不会过时,我们依然能从新的孙悟空“皮肤”中解读出无尽的时代韵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距离《大圣归来》已经过去6年了,社会已经换了一副样子,虽然西游的故事还是很多,但真正能被记住的却很少。
不知道下一个“国民悟空”什么时候出现,也不知道他会是什么形象。
也许下次再见面,就是齐天大圣穿越到现代,神通广大地消灭了新冠病毒呢?
参考资料:
1、为什么全国所有景区里,都有个野到不行的孙悟空?
2、人民群众为何一再选择86版《西游记》?
3、86版《西游记》,还能再播30年
4、《大话西游》当年很多人不看好,后来在内地却火了成为经典的背后
5、逆袭的《大话西游》,是周星驰的诚意之作
6、致原著党:今何在的《悟空传》,只属于那个千禧年
7、“六问”破解《大圣归来》逆袭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