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联手生物科技,实现抗老新突破,全民有望摆脱衰老?

如果人是一辆车,那么细胞就是车的部件。开车上路可能损坏部件,部件故障可能影响全车。有时候也没出车祸,车开着开着,就坏了。

对汽车来说,这叫“超过安全使用年限”;对于人来说,这叫“衰老”。

汽车坏了还能更换部件,人变老了却没法更换细胞。好在,11月24日,《自然》期刊发布研究成果:借助AI,人类肾脏细胞中69种蛋白社群被发现,其中一半人类未知。细胞换不掉,但如果能知道衰老时细胞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就有机会进行干预,延缓衰老。

抗老新突破:发现新蛋白,AI是功臣

该研究由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遗传学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等共同参与,借助AI绘制了一张多水平整合细胞图谱(multi-scale integrated cell 1.0,MuSIC 1.0)。该图谱记录了69个蛋白社群(共计661种蛋白),其中有近一半未曾被记录。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大量未知蛋白的发现意味着人类对细胞生命活动的理解将更进一步。

目前,人类研究细胞微观结构的方式有细胞内和细胞外两种:荧光显微成像和生物物理关联。这两种方法都能得到蛋白数据,区别在于得到数据的精度不同,因此两类数据无法靠人力整合。

该研究开创性地引入了AI技术,将HPA和BioPlex(以上两种方法得到的蛋白数据库)输入AI中。经过深度学习后,AI将两个数据库的信息整合到一起,不但提升了整体精度,而且还记录了蛋白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翟中和院士曾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AI)更精巧!”。如果AI能思考,恐怕它自己都不会想到,自己曾被拿来与细胞作精细度的比较,如今却成了发现细胞更精密结构的功臣。

不过只要世界首富马斯克还在,AI就不可能学会思考。马斯克把产生自我意识的AI视为人类发展的三大威胁之一,为此亲自创立公司Neuralink(神经链接),绝不让AI朝能够思考的方向发展。

AI研究如何让机器模仿人类的智能,马斯克给出的答案,是直接把人的意识转移到机器中。

马斯克:肉身会衰老,AI让人类“意识永生”

马斯克理想中的AI,是以人类的意识+机器的形态。肉身会衰老,马斯克追求的是人类的“意识永生”。

2016年,马斯克创立了公司Neuralink(神经链接)。在发布会上,马斯克雄心勃勃地宣告,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在每个人的大脑中植入芯片,人的意识能够通过电脑直接上传或下载。届时,意识将脱离日渐衰老的肉体,永久被保存在计算机中,实现“意识永生”。而眼下的短期目标,是实现人脑与电脑的直接连接,实现信息交换,治疗人类的脑部疾病。

马斯克自创立Neuralink以来,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2019年,马斯克已实现在小鼠头部植入芯片;

2020年,马斯克成功在猪脑内植入芯片,且外表毫无异常;

2021年1月31日,马斯克又把芯片植入了同为灵长类动物的猴子脑内。不用手柄,猴子能直接用大脑玩游戏。

目前,马斯克所说的短期目标已可以期待。这种技术将被用于治疗人类大脑的各种疾病,瘫痪的人也能通过意识操作手机。

虽然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硅谷极客们都在追求“意识永生”摆脱衰老,但在实现这一梦想前,倚仗生物科技的成果抵抗衰老,已是他们的共识。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等,都投资了研究人类衰老的生物科技公司,自己也在服用补剂,热衷于各类长寿方法。

AI联手生物科技,摆脱衰老见证“意识永生”

不同领域的结合与碰撞将会点燃充满可能性的火花。生物科技与AI的结合,让人类发现了大量未知蛋白,也让马斯克走向“意识永生”;密歇根大学把物理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草药研究等学科聚合,寻找未来可能的药物;天体物理学家R.W. Shorthill与光纤技术合作,建造了全新的“激光陀螺仪”。 “跨学科”思维正帮助人类以从未有过的速度改造世界。

AI技术让细胞更精密的结构展现在人类面前,生物科技或将迎来又一个高速发展期;马斯克创立的Neuralink即将进行临床试验,人脑的疑难杂症有望被攻克。在生物科技与AI的交融下,也许我们这代人能够摆脱衰老,健康地见证马斯克实现“意识永生”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