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规划陆续出台。
根据《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2966万人。这意味着,除武汉都市圈之外,成都都市圈的人口也将达到“3000万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中西部最强势的7个都市圈:武汉、成都、重庆、郑州、西安、长沙、合肥,发现这7个都市圈近年来发展较快,同时不少近期已经扩容或有扩容“计划”。
“目前,中心城市的刚性扩容几乎停滞,但是中心城市和周边卫星城的紧密联系不会中止,这时候推进都市圈扩容,可以称得上柔性扩容,行政边界不变,但是地铁、公路修过来,建立新型的城市关系。”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表示。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耿明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以郑州为例,这么多年来河南省在郑州都市圈的范围上做出了一些调整和改变,但以郑州为中心城市的都市圈的概念不会变,而且它发展的内在机制,即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一体化也不会变。都市圈的一体化,包括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公共产品供给和制度层面的一体化。
这些中西部强势都市圈未来将如何发展,哪些发展潜力更大?
中西部都市圈纷纷扩容
目前,城市正在告别“单打独斗”的时代,都市圈的发展成为抓手,中西部都市圈近期发展加速。
11月18日,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
11月19日,河南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郑州都市圈规划思路汇报。
11月29日,《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印发。
12月2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座谈会在黄冈召开,提出全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的省域城市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近年来不少中西部地区均提出了都市圈或者核心城市的人口发展目标。
2019年,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出炉,提出到2035年,郑州大都市区常住总人口将达2300万—2800万。
根据《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至“十四五”末,长株潭都市圈城镇人口达到1300万左右,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
今年7月,《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布,提出到2035年,规划可容纳常住人口1660万人,按照2000万人的服务人口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同在7月,《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草案公示,确定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400万人。
目前,中西部几大都市圈的扩张意图明显。
比如,成都都市圈将规划范围拓展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域,总面积3.31万平方公里。
重庆都市圈除了包括重庆中心城区之外,还把广安市纳入,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2966万人。2020年,重庆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为2112.2万人,广安市的常住人口为325.5万人,目前重庆都市圈的总人口也达到了2437.7万人。
此外,在今年10月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并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加快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与郑州融合发展步伐。
“现在郑州都市圈的概念,已经和郑州大都市区规划的空间结构概念不一样了。”耿明斋说,“目前政府还没有对都市圈空间进行再规划,如果把平顶山和漯河重新划归郑州都市圈,那么郑州都市圈人口就不仅仅是2300万-2800万,应该是3000万、4000万这样一个概念。”
在中西部都市圈扩容的背后,是中西部核心城市对于周边乃至更远城市辐射能力的加强。
孙不熟指出,目前发改委对于都市圈有一个定义,即通勤1小时以内,这意味着城市之间可以实现非常深度的交流和协作,包括交通建设也不再仅仅考虑一个城市,而是要以一个都市圈为基础。
“东部都市圈的发展,更多是以市场发展为先导,一开始的核心城市并不突出,自下而上最终逐步形成都市圈。而中西部都市圈的发展模式更多是先把中心城市做强,甚至是通过行政手段先来做强之后,再反哺周边,更多是‘自上而下’。随着中西部核心城市的成长,对周边的辐射也在加强。”孙不熟表示。
耿明斋指出,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当中,各种要素在向核心城市聚集,这是一个全球的趋势,是不会变的。“郑州作为在河南乃至中原无法替代的中心,对周边的吸附、带动作用已经超出了河南省界。比方说山西的晋城严重依赖郑州功能,因此这个都市圈的人口膨胀是可见的一个趋势。”
发展潜力哪家强
由于中西部都市圈都是以强省会城市为核心组建的,而且一个省内仅有一个强势的都市圈。因此,核心城市发展的潜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都市圈发展的潜力。
目前来看,中西部7大强势都市圈的核心城市GDP均超过万亿,其总人口除合肥外均超过千万。但是,由于其所处的省份大小不同,造成了发展的腹地差别较大。
中西部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其GDP和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如何?
(数据来源:本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注:由于重庆是直辖市未进行计算。)
根据人口普查公报和2020年统计公报,2020年,成都人口2093.8万人,占四川总人口25%,2020年GDP达17716.7亿元,占整个四川GDP的36.5%。
武汉常住人口1232.65万人,占湖北省总人口的21.3%,GDP占湖北的35.9%。
合肥常住人口936.99万人,占安徽省总人口的15.4%,GDP占安徽的26%。
此外,郑州常住人口1260.01万人,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2.7%,GDP占河南的21.8%。
长沙常住人口1004.79万人,占湖南省总人口的15.1%,GDP占湖南的29.1%。
西安常住人口为1295.29万人,占陕西省总人口的32.8%,GDP占陕西省的38.3%。
重庆主城都市区人口2112.2万,占重庆市整体人口65.9%。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这七大都市圈中,郑州的常住人口和GDP占河南省的比重是最低的,合肥、长沙的常住人口和GDP占本省的比重相对较低。一位区域经济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意味着未来这些都市圈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河南的腹地很大,人口多,郑州作为一个枢纽,不仅辐射河南全省,也辐射河南周边区域。考虑到河南户籍人口1.1亿,GDP总量5.5万亿元,因此它的市场很大,支撑了郑州都市圈的发展。”耿明斋表示。
另外一个发展关键是,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如何相辅相成,实现更好发展。
“不少中西部都市圈的周边城市发展相对一般,一开始甚至需要‘虹吸’周边城市,但是在核心城市逐步发展起来之后,这些周边城市可能会‘先苦后甜’,核心城市会逐步向周边溢出产业。”孙不熟说。
耿明斋认为,“虹吸”这个概念可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本质上是各种市场主体、产业、要素在空间上的再布局、再选择的过程。
“这种‘再布局、再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效率最大化。每一个产业,都会向最有效率的空间去布局,每一个就业者都会向收入最高的地区去布局,每一个企业都会向成本最低的地方去布局,这实际上是一个实现共赢的局面。”耿明斋表示。
耿明斋指出,凡是抱怨被虹吸的周边城市的中心区域,相对于更外圈的城市,发展仍然比较好。当然这种共赢的基础还是核心城市的能力,核心城市如果能力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都会强一些。
中西部都市圈如何把发展潜力转化为实力?未来,需要以产业、交通、人才等为抓手。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布局以成都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
“郑州都市圈需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吸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流入。为此,首先要加大人才承载平台的建设力度,提高人才承载培养平台的水平,最主要还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其次,也要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来河南就业。吸引外来人口,关键是要为外来人口提供就业的空间。因此,要进一步把产业做大,提升产业的层级。”耿明斋表示。
孙不熟则表示,如果中西部都市圈相较东部希望“弯道超车”,就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