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国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不是胃癌的“罪魁祸首”?为您解惑

今年11月,《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胃癌人数,占据全球胃癌总人数的一半,而在这其中,大约有34万左右的胃癌患者,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

消息一出,很多朋友“谈癌色变”,也对幽门螺旋杆菌,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很多朋友将幽门螺旋杆菌成为胃癌的“罪魁祸首”。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一、约7亿中国人感染的幽门螺旋杆菌,真的是胃癌的“罪魁祸首”?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也被称为“唯一能够活在胃里的微生物”。我们都知道,胃袋里充斥着胃酸,并且属于盐酸强酸环境。而大多数的细菌和病菌,对酸性环境并不耐受,以至于胃部基本没有细菌和微生物的产生。

但有一个微生物例外,它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唯一一个耐强酸,能够在胃中生存的微生物之一。而根据疾控中心统计,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超过了50%,也就是说,最少有7亿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症状。

那么,它真的是胃癌的直接病因吗?

其实大家也不用那么惊慌,虽然《柳叶刀》公布了相关的统计数据,但就目前的医学知识而言,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有着直接的关系。

幽门螺旋杆菌真正的威胁,其实是对胃壁黏膜的刺激,如果胃袋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扩散过多,持续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溃疡炎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而溃疡炎症的风险提高,由之恶化而来的胃癌风险也会提高。

但也正如上文所说,普通民众大可不用恐慌,在临床数据整合中,大约只有16%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会因此催生溃疡和炎症。

而在这16%的胃溃疡疾病患者中,只有1%左右最终会演变成癌症。也就是说,幽门螺旋杆菌,的确可能对消化系统以及肠胃健康存在威胁,但关乎癌症方面的风险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严重,自然也不存在所谓“罪魁祸首”一说。

不过,幽门螺旋杆菌,依然是会对肠胃健康产生威胁的,虽然癌症风险不大,但仍然需要在生活中加以防范。

二、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防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呢?

1)尽可能减少群集性活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可以通过口——食,口——口的途径传播的,因此,比如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群集性质活动,会大大增加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的几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安全和健康着想,此类活动还请减少参与。如果有必须参加的必要,也请尽量以“分餐制”为主,碗筷,饭菜等单独使用,可以一定程度避免感染的风险。

2)注重口腔卫生健康

这一点想必不用多说,口腔卫生环境差,意味着细菌滋生的效率也会更高,幽门螺旋杆菌也不例外,容易增加诱发肠胃疾病的风险概率。在日常生活中,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还请大家最好养成每日习惯。

3)减少生食摄入

幽门螺旋杆菌的来源,主要是通过类似环境因素,定制水源等出现的。例如牲畜类,农作物产品等,也极有可能成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携带体。

而幽门螺旋杆菌虽然能耐强酸,但是对温度的耐受性不高,一般食物煮熟以后,就能彻底将其清除。因此,想要避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阻断食物的感染来源,减少生食摄入,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

最后,需要着重提醒大家的是,虽然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是什么太过严重的情况。但对一些特定的病人来说,是会有衍生的疾病威胁的。还请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三、  3类人群,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请及时治疗

1)本身存在溃疡性疾病者

对于此类人群而言,肠胃存在创口,例如胃溃疡,克罗恩病前期,十二指肠溃疡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后,诱发加重消化系统疾病症状的概率也会提高,为了健康起见,还请提前前往医院治疗。

2)慢性胃病患者

慢性胃病患者的胃部功能,相比正常人有所下降,胃粘膜也更加脆弱,被幽门螺旋杆菌刺激,产生炎症和溃疡的概率也会更高,因此需要优先诊治。

3)存在淋巴结类型疾病

比如和胃部相关的maLT淋巴瘤等,90%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导致的。因此,如果二度出现感染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淋巴性疾病复发,继而对健康不利,因此还请积极治疗,谨慎对待。

综上所述,幽门螺旋杆菌虽然和胃癌没有直接关联,但仍然是值得我们重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防范的,希望文中的建议能够给予您些许帮助,以便于更好地守护您的健康。

参考资料:

[1]:《The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stomach cancer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病及防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知网,豆传辉,2018-11-05

#健康过冬指南#

来源:肝病科郭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