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它们都去哪了?

往前十几年,野鸡是常见的野生动物,在野外经常会看到野鸡出没,尤其是在冬季来临,大雪覆盖山林,野鸡没有了食物来源,它们会冒险来到村屯,找一些粮食吃。在野鸡尚没有成为保护动物之前,它们是冬天里很好的营养身体食物。当然现在野鸡是保护动物,我们要拒绝野味,它们并不属于餐桌。

现代很多人认为野鸡就是家鸡的野化,实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它们是两个物种,在一起甚至无法完成交配繁衍后代。

在生物学分类上野鸡是雉科-雉属下的雉鸡,被我们称之为野鸡,还有其它名字例如山鸡、七彩山鸡以及七彩锦鸡等。而家鸡在生物学分类上是雉科-雉属下红原鸡的亚种,在4000多年前被人类祖先驯养成家禽,在逐渐的发展演化过程中成为人类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给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

        接下来言归正传,为啥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了?

地球上有数百万个物种,它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有些动物可以很好地适应白天的强光,它们在太阳下活动狩猎,而夜晚来临就需要休息了,它们成为昼行性动物,最简单的例如人。而夜行性动物,它们更适合或者说习惯于晚上活动,白天太阳光照较足,这些夜行性动物就会钻进洞里或者回窝休息。

而野鸡就是昼行性动物,只在白天外出觅食求偶,晚上都躲起来“睡觉”。这种昼行性或者夜行性的生活习性,并不是说简单的选择,而是在漫长的发展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有很多方面的限制因素。

简单来说,人是昼行性的,在白天有更多的精力去活动,同时在视觉上可以收益最大化,晚上人类的眼睛看的就不是那么清晰了。而有些动物的眼睛就专门适合在夜间使用,白天犹如瞎子一样,例如常见的猫头鹰。

记得小时候农村姥姥家里就养了很多鸡,不是为了吃肉而是为了吃鸡蛋,白天的时候散养出来,让它们自己去院子里找食物吃。天黑之后就要抓回鸡笼或者鸡舍,因为经常会有黄鼠狼惦记,放在外边并不安全。姥姥常说鸡都是巧迷眼,也就是夜盲,在晚上几乎啥也看不见,很容易就抓到,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那么野鸡虽然和家鸡不是一个物种,但都在生物学分类上都是同科的成员,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想必野鸡到了晚上视力也会全无。这也就很好解释,野鸡一到晚上就消失不见了。因为野鸡晚上不适合活动、觅食或者求偶,都躲起来睡大觉了。

       那么野鸡晚上都躲在哪里?

地球上的物种太多了,能存活至今必然都有着各自的生存之道,并且很多生物都不像人类拥有着强大的自保能力。它们在夜晚睡眠的时刻是最危险的时候,因此为了保证安全会寻找隐蔽的藏身地。不像是一些大型猎食者,它们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存在,根本没有天敌,因此晚上想这么睡就怎么睡。

而像野鸡这种凡是猎食动物都能上来咬一口的存在,在野外最危险的时刻自然会隐藏的隐蔽一些。

01、树丛草丛隐蔽处

在自然环境里,对于野鸡这种并不十分擅长搭建巢穴的生物,低矮的草丛树丛是它们最佳的选择,如果再靠近水边甚至是沼泽地里就更好了。雌野鸡的颜色单一跟枯草比较类似,当它们趴在枯草堆里孵蛋,是很难识别出来的。

02、靠近人类的农田

野鸡多分布在灌木丛、草地以及一些低山丘陵里,但同样在人类村屯聚集地,也有野鸡的分布。例如在一些农田里,农作物可以成为它们最佳的隐蔽物。

03、冬天里大雪纷飞,农村的柴火垛、稻田堆等等,都是野鸡的躲避点

尤其是在东北地区的冬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大雪覆盖了整个世界,一眼望去全都是白色,大雪把绿色植物覆盖,野鸡的食物来源大幅度减少,就是藏身之地都很少了。这个时候野鸡回来到村屯,在一些玉米杆堆成的垛底下,可能存在野鸡。

其实冬天里的野鸡是最容易被抓到的,甚至不用什么工具,看着它们的足迹追过去就行了,待野鸡累到不行就回一头扎进雪里,把整个身子露在外边自欺欺人。

04、野鸡也喜欢湿地

野鸡首非常典型的雌性普通雄性漂亮的物种,这跟它们的繁衍机制有关系,长着一身光鲜亮丽羽毛的雄野鸡负责求偶,而长相普通的雌野鸡有选择权。

在一些湿地,除了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水鸟之外,也有野鸡的存在。它们喜欢在苔草丛里穿梭,而雄性的会不时鸣叫,来吸引雌性。

05、在树上过夜

野鸡虽然是典型的走禽,习惯于在陆地上行走寻找食物或者求偶孵化,但是它们也具有飞行能力,在夜晚的时候野鸡也会飞到较高的树上,躲避未知的危险。

       说在最后

近些年人类的频繁活动以及扩张,很多适合野鸡生存的环境大幅度减少,这也导致野鸡整体数量的下滑。小的时候经常会看见野鸡,但是现在就比较少见了,至于说夜晚那就更是看不到它们的踪影了。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