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为何会爱上渣男?科学家提出“性感儿子理论”,或是问题答案

女性在择偶时,有一个问题非常让人想不通:明明靠谱的男生那么多,为啥有些女生会格外偏爱渣男?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渣男似乎并不有利于种群演化,因为人类直立行走导致了盆骨变窄,产道也因此而变得又窄又崎岖,以至于婴儿只有在脑容量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就出生,否则就会因难产而死亡。

这就导致,婴儿在出生后必须要大人照顾很长一段时间,而人类的肉食性又决定了仅靠母亲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养活孩子,必须要让父亲也参与到抚养后代的任务之中。

矛盾的是,“渣男”并不参与抚养孩子,他们更倾向于寻找更多的配偶,而不是提高后代存活率。然而女性怀孕非常不容易,要投入大量的能量和精力,后代存活率较低显然不利于女性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既然寻找渣男会可能面临孩子无人抚养的问题,为何在现实中仍旧有一些女人会爱上“渣男”呢,是因为渣男会伪装吗?

性选择

“偏好”,是生物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时的一种生存策略,比如:食物偏好,一些人因为偶然吃到成熟的水果,新鲜的蔬菜、香甜的蜂蜜,而喜欢上了这些食物,保留了口味偏好;而没有口味偏好的人则可能会因为偶然吃到了还未成熟的水果,吃了腐败的肉质导致中毒。

相比于没有偏好的人而言,有口味偏好的存活概率更高一些,他们的基因也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同样的,生物在择偶时也有着自己的偏好,比如:麻雀在择偶时会认真检查雄性的筑巢地,如果对方的筑巢地无法让自己满意,雌性就会离开;而占据好位置的雄性则会吸引较多的雌性关注。

这是因为,占据好位置的巢穴,能够躲避天敌的攻击,麻雀个头较小,几乎不具备任何反击能力,无论是遇到猫,遇到蛇还是遇到其他猛禽,它们都凶多吉少,在这种条件下,占据好位置意味着能够有效防止天敌攻击,从而提高后代的存活率。

对配偶没有要求的雌性,随机择偶就可能会导致它们在位置不好的地方筑巢、产卵,被天敌攻击的概率较高,后代很难存活。

生活环境决定了,雌性在择偶时有一定的偏好,甚至有一些动物因为雌性性选择,而导致雄性演化出凸出的器官,这就是性二态性。比如:母鹿喜欢有鹿角,并且鹿角较大的雄性,以至于雄性演化出了较大的鹿角;雌孔雀喜欢羽毛华丽的雄性,以至于雄性的尾巴颜色非常鲜艳。

女性择偶时也有明显的偏好。在人类演化过程中,人类也曾经像其他动物那样采取过一夫多妻制,但随着人类吃肉以及人类脑容量增加,导致婴儿早产,仅凭母亲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养育孩子。

在这种背景下,人类演化出了另一种生殖策略:隐藏排卵期。

隐藏排卵期可以筛除掉强壮的首领,强壮的首领可以通过霸占女性排卵期的方式,让整个种群的女性都怀上他的孩子,但他却不付出能量照顾孩子,依旧会导致幼儿成活率较低,

隐藏排卵期之后,一些地位没那么高,但愿意长期陪伴女性的“好丈夫”也有机会留下后代,同时由于他长期陪伴在女性身边,无法寻花问柳,只能通过提高后代存活率的方式让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所以“好丈夫”就会成为“好父亲”,他的基因也得以保留下来。

既然“好丈夫”“好父亲”参与抚养后代,能够显著提高后代的存活率,那为什么一些女人还会偏爱“渣男”呢?

性感儿子理论

在上个世纪时,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性感儿子假说”,性感儿子假说认为,如果雌性选择身体上有性吸引力的雄性,那么她们将可能会得到有性吸引力的儿子(如果是女儿的话,无论女儿是否性感,都不影响她们的生育后代的数量,在儿子身上更为明显,所以叫做性感儿子理论),尽管养育孩子非常艰难,但如果把孩子养大,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更具有性吸引力,其他挑剔的异性也会更喜欢自己的儿子,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孙子。

拥有较多的孙子也可以延续自己的基因,从生殖策略上来看,这种策略也非常成功。

比如:如果雌孔雀与羽毛黯淡的雄性交配,那么即便是自己生育出后代,但自己的后代羽毛并不华丽,很难获得异性的青睐,也将会导致雌性的基因就此中断;相反,如果雌孔雀选择了羽毛华丽的雄性,那么它们的后代羽毛也将会华丽,能够满足挑剔雌性的要求,从而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这也可以将雌性祖母的基因继续传递下去,从生殖策略上来看,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策略。

当然了,“性感儿子假说”只是其中一种策略,这种策略的弊端是没有父亲抚养孩子,孩子的存活率非常低;而“好父亲”虽然生育的孩子数量有限,但后代存活率非常高。这两种策略有好有坏,所以在演化中都被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