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马马拉松,人类跑赢马两次,人真的能跑赢动物吗?

如果奥运会比赛,动物也能参加,人类是否还有希望获胜?

智力是人类的强项,除了这一点,与其他动物相比,我们的身体非常弱。

简单举几个例子:

拳击手雀尾螳螂虾,出拳速度达到1/50秒,最高时速可达80km/h,冲击力非常强大,甚至可以将前敖附近的水蒸发,产生电火花。

科学家即使戴着手套,也很容易被击伤流血,实验室里的器皿,也很容易被击碎。

举重选手蚂蚁,亚洲织叶蚁下颚能举起其自身体重100倍的重量,也就是说,如果换算成一个70公斤的成年男子,则举起的是7吨的重物。

事实上,极少有人挺举自身体重3倍的重量。3倍和100倍,差距不言而喻。

短跑选手猎豹,短距离冲刺,速度可超过100 公里/小时,轻松击败跑最快的人类博尔特。

射击选手变色龙,一旦锁定目标,长长的舌头,会以高达 15m/s 的速度射出并用舌头缠住猎物,百发百中。

跳高选手美洲虎,人类借助撑杆,才有可能突破6米高度,而美洲虎直接起跳就能达到5.5米。

……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不能夺取项目金牌。

除了那些需要借助工具,以及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项目,人类在长距离耐力跑项目中,获奖概率很大,例如马拉松(42.195公里)和超级马拉松(50公里以上)比赛。

因为,人类是最优秀的耐力跑选手!

试问:我们的祖先是靠什么杀死大型猎物,尤其是在远距离投射类武器出现之前?

显然,是靠持续性狩猎,几个小时不停歇追逐猎物,直到猎物过热慢下来或者停下来,然后将其杀死。

现代人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很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墨西哥的塔拉乌马拉人至今还保存着这样的天赋。

塔拉乌马拉人可以连续几天跑200英里而不停歇,自称为“Rarámuri”,奔跑的人,可以不训练直接参加马拉松或者超级马拉松比赛,而且可以轻而易举夺冠。

1928年,参与马拉松比赛的2名塔拉乌马拉人,就曾嫌弃马拉松的赛程太短了。

之前还做过一个实验,翻过同一座山,人骑着骡子要花10小时,而塔拉乌马拉人只需要90分钟。

人类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体毛少,散热快;

人类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奔跑的同时,通过出汗来给身体降温。

人体分布着300多万个汗腺,没有毛发的覆盖,边跑边散热成为人体最好的冷却系统,而动物皮毛厚,散热又差,自然很容易因为散热性能差而疲惫。

其次,身体其他很多因素也表明,人的身体构造适合长距离奔跑:

例如人类的脚趾粗而短(大小根据比例来说)。

有研究表明长脚趾的机体,若要保持稳定,则需要更多的力量,而短脚趾,例如狗和猫,爪子小脚掌大,跑起来就很灵活,同理,人类的短脚趾比其他动物的长脚趾更适合奔跑。

例如腿部的肌腱和肌肉,就像弹簧一样,能在跑步的过程中储存能量,更有利于奔跑。

例如人体中最大的肌肉臀大肌,能在奔跑时发力向前。

例如人体窄小的腰部、可以灵活转动的上半身,以及可以交替摆动的手臂,都非常有利于奔跑。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心理因素的作用。

当完成某一项目,或者得到某个成就的时候,人体会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会让机体产生愉悦感,从而更加喜欢奔跑。

人能跑赢马吗?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还真有人举办了人马马拉松。

人马马拉松始于1980年,举办的原因源于一次争吵。

两个人在酒吧争论:人和马,究竟谁能在马拉松比赛中获胜?一农场主听到后,便举办了人马马拉松。

至此形成传统,每年的6月,在威尔士小镇,都会举行赛程22英里(35.4公里)的马拉松比赛。

在这些比赛中,有2次是人夺得冠军,可见,人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弱。

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在比赛中,马是驮着人跑的,如果人也是负重跑,根本不可能获胜。

但细细想来,人马马拉松比赛本就是一场娱乐性比赛,并不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看似,驮着人跑步的马是吃亏了,事实上,到底是哪一方吃亏了还不好说。

人和马比赛,人也没有占到便宜,体重轻,体型小,就连脚的数量也少2只。

最为关键的是,人马马拉松赛程只有35.4公里,如果是42.195公里的马拉松呢?或者是50公里以上的超级马拉松呢?又或者是更远的距离呢?

马还能坚持到最后吗?

最后

总的来说,人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弱,长距离奔跑,人类是有天赋的。

虽然马、鸵鸟和叉角羚这样的动物,都是马拉松比赛冠军的竞争者,但在大自然中,比拼的不仅仅是速度和耐力,更是智力的比拼。

得益于聪明的大脑,加上身体上的天赋,人类成为长距离奔跑比赛的冠军,会很难吗?

不会,至少我们可以不断训练,不断突破,而动物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当然,动物也没有这么无聊,无缘无故跑这么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