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十年代初发表了其引人瞩目的“秋天”系列短篇小说以来,近二十年来一直为文学界所关注。
关于张炜小说的评论,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张炜用社会道德批评之笔,展现人生苦难及其根源,揭露人性的黑暗与丑陋;同时他高举道德理想主义大旗,构建人类的乌托邦,以拯救日益滑坡的人文精神。
第二种论者站在历史进步的角度上,斥责张炜的农业文明倾向,并把张炜看作历史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这两种观点都因各自角度的不同,有着各自成立的根据,但也有偏颇之处。笔者无意去探讨它们的是与非,而是在它们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去阐述张炜的小说。
张炜在其小说作品中比较倾向于对生命本体的体认,关注生命的存在状态,关注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浓重的“生命还原”色彩。
读张炜的小说,始终能感觉到在字里行间时时奔突着来自民间的野性力量和放荡不羁、自由洒脱的生命旋律。
为此,本文从生命的角度,采取文本细读分析法和阐述法,对张炜的小说进行解读,以期进一步诠释作品的深层意蕴。
张炜在其小说塑造的精神世界里,经常跃出社会包括道德的屏障,将心灵直接投进自然界,对大自然满怀深情的歌唱,也用自己的心聆听自然的风声物语,体验洋溢在自然界每一个角落的生命的自由和欢乐。
张炜认为“生命只有一种意义、是完整一贯的、不可分割的、不能以任何理由去扭曲”。
这不仅是一种爱惜生命的体现,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尊重和关怀。张炜对自然的深情向往,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既与他天生的性情有关,也与他的童年生活经历分不开。
张炜的童年是在山东半岛北部芦青河入海口岸边的一个果园里度过的。张炜在那里陶冶了热爱乡村、热爱自然的天性。
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张炜小时侯便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挤。童年时的不幸经历曾给张炜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那种使人感到压抑与恐惧的人际环境曾使张炜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一种恐惧与排斥的态度,这样,他就必然要在社会之外去寻找一个寄托──大自然。
于是张炜渴望回归大自然,呼唤淳朴本真的人性人情。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则体现为强烈的“生命还原”理念。
“生命还原”理念在张炜小说中主要有两层内涵:一是保持生命的本真存在状态;二是生命与自然的融合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