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当武将到底有多可怜?连林冲、岳飞都被这个制度害惨

《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还未落草梁山的时候,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叫作“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真是威风凛凛。事实上,当时北宋禁军的确有八十万,但其中像林冲这样的教头少说也有二百六、七十位,更别说还有三十位都教头——林冲根本算不上什么人物!

其实何止林冲这“八十万禁军教头”算不上什么人物,就连那些高级将领们在北宋政坛也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他们名义上是武将,却没有自己的直属部队,这就是北宋军事管理制度最大的特点——“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难怪大宋朝的军队败仗打了不少。

天下军权归皇帝

要想说明宋朝的军队为什么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就还得唠叨一下大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有鉴于五代时期武将专权和自己“黄袍加身”的故事,专门搞了个“杯酒释兵权”,把一帮功臣的兵权全都“收归国有”,送他们回家享清福去了。

接着,赵匡胤又定下了“重文抑武”“重文教、轻武事”的基本国策,把大宋朝建设成文官的天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武官造反的风险,实现了“长治久安”。但是大宋朝不可能没有一兵一卒,不然皇帝和他的一大家子人谁来侍卫,大好河山又由谁来保护呢?然而有了兵就要有将,军队总要由军官统领和指挥,这怎么办呢?

面对这种情况,赵匡胤费尽心思、绞尽脑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计了一整套制度,最后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防止武将作乱。赵匡胤的弟弟、大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一即位就说:先皇当了十六年的皇帝,“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尊承,不敢逾越”——意思就是说:我哥哥处处提防,小心制定政策,已经指引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今后咱们就“按既定方针办”,准没错。

赵匡胤发了话,赵光义表了态,后世的皇帝们当然要跟着走。于是,赵匡胤设计的军事制度、军队管理办法和战时调兵遣将的作战方案就成了既定国策,被“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一百多年。由赵匡胤亲自设计的这套军事制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天下兵权归皇帝”,因此它的首要原则就是除了皇帝,谁都不能有绝对的统兵权。

为了确保遵循原则,达到目的,赵匡胤采取的办法是把调动军队的兵符交给枢密院,但是不给他们兵;把兵交给三衙(包括殿前都指挥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司)管理,却不给他们调动军队的权力;在军队要执行任务时,又临时委派武将去统率,任务完成,使命也就结束,武将不再有统率之权。

这真是个好办法!正因为有了这个办法,枢密院、三衙和率臣(临时统率军队的武将)都只能各自分管大宋军事的一部分职能,谁都没有完全掌握一支军队的权力,更别想私自调动军队帮自己干坏事。正因为有了这个办法,使后来的大臣范祖禹敢说“此所以百三十年无兵变也”——事实也正是这样,终大宋三百年也没有出现几次像样的兵变,能够裂土称王,与赵宋王朝争夺天下的军事叛乱更加没有。天下的军权,大多数时候还是掌握在大宋皇帝手中的。

临时组团去打仗

但是皇帝一个人掌握了军权,不等于他也能一个人训练、管理和指挥天下的军队。一旦有了战事,让皇帝一个人带兵打仗更不可能 ; 平时驻防操练,战时出征打仗,还是要靠武将。

各地(尤其是边境地区)不能没有兵,有兵不能没有将;但是地方兵力强盛了皇帝会担心,武将长期在外带兵皇帝会更担心。这个矛盾该怎么解决呢?赵匡胤早就想好了对策!

宋代国家的主要精锐部队是禁军,也就是皇帝的亲军。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又“罢藩镇,收其精兵”,把各地军队中的精兵猛将都抽调到禁军中来,借此削弱了地方武装,同时也使禁军成为大宋朝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但这还不够,赵匡胤又把禁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东京城和周边地区,使驻守京师的军队数量多于地方的任何一支军队,足以弹压任何反叛。

而驻守在京城的军队也被分为城内城外两部分,并且周边之外还有周边,这些军队各自独立,互不统属而又互相牵制,相互之间势力均衡,最终都被皇帝一人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为保卫皇权效命,这就叫作“内外相制”。

再说兵和将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赵匡胤用的是“更戍法”。对“更戍法”最冠冕堂皇的解释是:广大战士们啊,你们长久地驻扎在一个地方,难免会懒惰!而且让你们总是驻守在边远贫困的地方,既不公平,朕也不忍心呐!再说了,咱当兵的人就是要艰苦奋斗、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军事知识,广泛瞭解山川地理嘛!所以让大家经常换换防,调动调动,也是对大家的爱护和锻炼嘛!

有了这么充分的理由,大宋将士们当然不好推辞,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东奔西跑、南来北往,每隔一两年就要调防一次,疲于奔命。不过兵调将不调,武将们刚和这一批士兵混熟,他们就被“更戍”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又来了一批新兵。而且大宋朝对武将还有“转员”制度,名义上是升官,但同样是一升官就被调离原部队,又到一个新地方,面对新的上司下属去了。

有这两种方法,就做到了“将不得专其兵”——武将们没有自己亲身训练、指挥得力的军队,更谈不上有忠于自己的嫡系,何谈造反?但也正因为有这两种方法,同时也就造成了大宋朝“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军队和将官之间互不瞭解,甚至谁都不认识谁。

那么,一旦真的发生了战事,仗要怎么打呢?很简单,兵是现成的,将也是现成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把兵和将凑在一起,临时组个团,不就可以出征了吗?

自毁长城为哪般

临敌上阵,将官是从东边差遣的,士兵是从西边抽调的,甚至有时候军队统帅竟是文臣,更有甚者还有宦官(北宋末年的权宦,“六贼”之一童贯就做到了全军最高统帅,并曾率军对辽国作战,吃了大败仗),就算是高级将领,也可能是“环卫官”(即左右金吾卫等十六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武散官),属于手下无兵的空头将军,更加和士兵不熟悉。

同时,将军们带兵出征、临敌交战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受三军最高统帅——皇帝的遥控(出征前,皇帝已经制定好行军路线和作战计划,并且绘制出阵图交给统兵官,他只要照章办事就行)。这样的将士组合,这样的战略战术,战斗当然很难打得赢!

于是乎,自从北宋开国名将们渐渐凋零,赵匡胤的军事制度逐步落实形成传统,北宋军队的战斗力逐渐下降,对辽先后有高梁河、岐沟关两场大败,对西夏则先后有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场大败。可以说,有赵匡胤这样的“老祖宗”,定下这样的“家法”,如此败绩毫不奇怪,要是能打胜仗那才稀奇了!

不过,大宋朝的军队也不是毫无机会重新强大起来,从北宋到南宋,大宋朝至少有两次机会可能转弱为强,恢复汉唐的荣光。这两次机会一次是在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同时改革了兵制,通过实施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保甲法等新制度一度革除了旧兵制的弊端,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兵法”。

将兵法又叫“置将法”,简单地说就是给军队配备固定的统兵将领,让他们平时训练军队,战时指挥作战,使“兵将合一”。在神宗朝,范仲淹和蔡挺(北宋名臣,因抗击西夏建功,曾任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官至枢密副使)曾先后试行将兵法,后由蔡挺推广到全国。

将兵法一出,兵不再不知将,将也不再不知兵,军队训练有素、指挥有方,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范仲淹和蔡挺在对西夏作战的过程中屡战屡胜、收复失地,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就是明证。而北宋中期的名将狄青,也正是这时候脱颖而出,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的。

但是王安石的变法最终失败了,作为变法的一部分,兵制改革也受到了批评。将兵法因为不符合赵匡胤立下的“祖宗家法”,更不符合历代皇帝对武官将领“事为之防”的原则,终于也“无疾而终”,随着变法失败烟消云散、不了了之了。

到了宋室南迁,赵构建立起南宋王朝的时候,大宋的兵制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经过南宋初年宋军和金军的一系列交战,抗金将领的更替沉浮,最终形成了以各地屯驻大军为主力的南宋军队。而各屯驻大军将领也实际上成为自己所指挥的军队的最高统帅,拥有了对军队的控制权。到绍兴五年(1135)时,保卫着赵宋王朝和金国对抗的,主要有五支屯驻大军,他们是:

1. 韩世忠的前护军,兵力八万人,驻淮东楚州(今江苏淮安)。

2. 岳飞的后护军,兵力十万人,驻鄂州(今湖北武昌)。

3. 刘光世的左护军,兵力五万二千人,驻庐州(今安徽合肥)。

4. 吴玠的右护军,兵力七万人,驻兴州(今陕西略阳)。

5. 张俊的中护军,兵力八万人,驻建康(今江苏南京)。

这些宋军主力加起来也有近四十万,但是赵构无心北伐,对统军将领也始终怀着疑忌,到了绍兴十一年(1041),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先后被罢免了军权,吴玠病逝。剩下一个岳飞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五支屯驻大军也就瓦解冰消,不复存在了。

赵构自毁长城,断送了南宋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大宋军队从此更加无药可救。虽然后来又出现了几位名将,但他们同样改变不了南宋的命运,这个始终以防范武臣为第一要务的王朝,终于败亡在北方的铁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