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小黑山再次惊现“四不像”,它就是“棺材兽”?

云南省龙陵县境内的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乃至我国生态环境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保护区之一,在这里监测到的鸟类达到了259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27%左右,各种野生动物数不胜数。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无数野生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最近对于龙陵小黑山来说有什么比较轰动的事情呢?那就是莫过于发现并拍到了中华鬣羚的身影。

虽然一直听说龙陵小黑山里有中华鬣羚,但却苦于没有影像资料,而此次短短9秒的珍贵画面里,龙陵小黑山还有中华鬣羚的事也算是坐实了。

据龙陵土生土长的保护区职工娄必辉说道,在1981年的时候就经常听老一辈的人讲山里面有山驴(当地对中华鬣羚的称呼),只是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

在往后的40年时间里,自己也一直寻找和打听山驴的踪影,只是一直无果,直到此次在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架设的红外相机,拍到了它的珍贵影像,这一在当地“消失”了40多年的物种,才得以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中华鬣羚现身龙陵小黑山,与麋鹿等并称为“四不像”

当时这只中华鬣羚从相机下面探出身子来,对红外相机饶有兴趣地凝视观望了一番,接着慢悠悠地离开了,最后消失在森林里。

整一个过程被相机记录了下来,我们看到中华鬣羚浑身黝黑,头上长有类似于山羊角的光滑黑角,一双眼睛乌黑又有神。

时隔40多年,中华鬣羚在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再次被人们拍到,也说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不小的改善,正在往更好的方面发展。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里,中华鬣羚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说到“国宝”,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大熊猫,但是你知道吗?其实中华鬣羚也是我国“国宝”级的存在。它属于牛科、鬣羚属动物,体型中等偏大,比斑羚大,比羚牛小,成年之后能长到85-140千克。

中华鬣羚有许多称呼,比如苏门羚、山驴等,但最著名的还是“四不像”。中华鬣羚的头似羊非羊、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所以与麋鹿、驼鹿、驯鹿并称为“四不像”。

行踪隐秘,性格机警,不止我国有分布

从名字上看,中华鬣羚似乎是一种只在中华地区生存的野生动物,但实际上它们的分布范围广泛,除了我国中南地区之外,在老挝、泰国、缅甸等一些东南亚国家里面,也有生存。

它的分布,主要是沿着山脉森林覆盖的区域,喜欢栖身在陡峭崎岖的山丘、岩石地形,但在平坦的森林地区里,也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中华鬣羚行踪较为隐秘,性格非常机警,对人对物有很高的戒心,在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避开人类活动区域,这也使得它们不容易被人们目击到。

中华鬣羚是一种食草类动物,它的食物主要是一些青草和树枝的枝芽、绿叶部分,但研究发现,一些菌类才是中华鬣羚的最爱,蘑菇对于中华鬣羚来说,就像是辣条至于小学生般的诱惑,是令其无法拒绝的零食。

中华鬣羚的活动具有晨昏性,在早晨和黄昏其活动频率会达到高潮。它的腿部修长而富有力量,奔跑速度很快,在岩石地带也能做到健步如飞,古时候人们也曾将中华鬣羚描述为“天马”。

行动敏捷,呈小群活动,或是“棺材兽”的原型

中华鬣羚的行动非常敏捷,或许与它们的性格有关,机警的它们遇到一点动静都会迅速地跑开。当然这对于它们的生存来说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令其较大限度地躲开敌害。

不过就中华鬣羚这个体型而言,在自然界里的天敌并不多,尤其是在当今虎豹等大型猛兽普遍缺乏的情况下,中华鬣羚几乎是没有天敌了。

一般来说,多数有蹄类动物都是群居的,而且所形成的群体往往比较大型,我们参考羚羊、岩羊等,就是如此。但中华鬣羚却是个“怪脾气”,它们喜欢呈小群活动,甚至不少都是单独行动的。

中华鬣羚,尤其是川西亚种,毛色更为黝黑,颈背部有长而蓬松的鬃毛,耳朵像驴,一双乌黑的眼睛在林中深处看起来格外有神。

由于长相怪异,所以曾经有不少学者认为神农架里神秘的“棺材兽”,其原型就是中华鬣羚。

在当地人的描述中,“棺材兽”浑身漆黑如棺椁,体型如大型羚羊,头上长有弯曲的黑角,后颈部有鬃毛,行踪诡秘不可测,乍一看,这可不就是中华鬣羚嘛!

其实这些年来,在我国多地都有中华鬣羚出没的事件发生,比如2019年8月,景东县文井镇的一农户家中,就闯入了一只中华鬣羚,当时这一“怪兽”还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2020年7月份,在浙江丽水莲都峰源自然保护区的红外设备,也拍到了中华鬣羚的清晰影像,这一神秘而奇特的物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