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大部分清朝时期的外蒙古辖地脱离了中国,不过还有一块土地留在了中国版图,这块土地就是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地区位于我国新疆北部,总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我国的版图酷似雄鸡,而阿勒泰地区就在雄鸡尾部最上方的位置。这个位置是一个四国非常接近的地带,我国在这里分别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接壤。
现在阿勒泰地区建有三个国家级陆路口岸,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地区,而且这里还是额尔齐斯河的发源地,是新疆的一个丰水地区,因此阿勒泰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过清朝时期,阿勒泰地区并非隶属新疆,而是外蒙古辖地。那么阿勒泰地区是如何被留在中国版图的呢?
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朝平定准格尔之后,将阿勒泰地区划归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后来到了光绪三十年,也就是1904年,清朝考虑到阿勒泰地区对于保卫西北边界有着重要作用,于是将阿勒泰地区与科布多地区分治,这是阿勒泰地区正式建制的开始。
清朝灭亡后,外蒙古宣布脱离中国独立,并驱逐了原来的乌里雅苏台将军,整个外蒙古辖地都有了脱离中国版图的危险。不过科布多地区和阿勒泰地区的土尔扈特部蒙古王公拒绝了独立的主张,表示要继续留在中国版图内。
1912年,外蒙古叛乱分子开始出兵攻打科布多和阿勒泰,试图以武力的方式迫使当地蒙古王公屈服。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科布多参赞大臣向北洋政府发出了急电,陈述了事态的紧急,并要求北洋政府速速发兵援助,否则有国土沦丧的危险。
北洋政府收到电文后,紧急命令刚刚上任的新疆督军杨增新发兵救援。杨增新也意识到了事态的紧急,马上开始组织军队,不过由于当时杨增新刚刚上任,立足未稳,而且面对着粮饷严重不足的情况,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饷不足,因此杨增新很难马上发兵。
最终经过不断筹措,直到两个月后,援军才接近科布多城,但当时科布多已经被外蒙古叛乱分子攻占,杨增新只好退兵。科布多被攻占之后,叛乱分子野心膨胀,开始继续向阿勒泰进攻,此时的杨增新憋着一肚子火,正愁无处发泄,于是马上带兵抵达了阿勒泰。
在杨增新的保卫下,外蒙古叛乱武装多次攻打,都被守军击败。就这样,阿勒泰地区并没有被外蒙古叛乱武装占据,北洋政府也设置了单独的阿勒泰行政区。此后很多有识之士纷纷谏言北洋政府,考虑到阿勒泰对新疆的重要性,要求将阿勒泰地区划归新疆管辖。包括阿勒泰地区的蒙古王公,也上书北洋政府,陈述了改隶新疆的意见。
1918年,阿勒泰地区蒙古三部的王公联名呈文北洋政府,请求把阿勒泰改隶新疆,但当时北洋当局正忙于内部纷争,并没有同意。到了1919年,驻扎在阿勒泰的北洋军队因粮饷不足发生了兵变,阿勒泰再次出现了脱离控制的风险,杨增新收到消息后,紧急发兵,诱捕并枪毙了叛军头目,最终平定了这场兵变。事件平息之后,北洋政府终于做出了决断,将阿勒泰地区划归了新疆管辖。此后随着外蒙古的独立,阿勒泰地区也被留在了中国版图。
来源:世界纵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