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凭什么“活埋”苏麻喇姑?

在清朝历史上,苏麻喇姑(1612-1705年)是个非常特殊的女性,蒙古族人,初名“苏茉儿”,或“苏墨尔”,属于蒙语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病逝后,宫中尊称她为“苏麻喇姑”。(下图:苏麻喇姑与孝庄太后。)

苏麻喇姑属于孝庄身边的一名侍女,同时,还着力辅佐孝庄、力挺顺治、养育康熙,此外,还精心抚养过康熙的十二子——胤祹。她与孝庄共同亲历了几任皇帝的执政,她们的个人经历都与大清王朝的初定于安静,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河北遵化曾发现了一座清朝古墓,据《清史稿》记载,这座陵墓是康熙皇帝亲自下令,为苏麻喇姑建造的。显然,苏麻喇姑是康熙眼中极为重要的人物。

毋庸置疑,宫廷政变、变相夺权、彼此倾轧都成为皇室成员之间相当危险的事情,好在,苏麻喇姑总能极为艺术地保护自己,显然,她的政治情商很高了。顺治十一年,康熙皇帝——玄烨出生,孝庄将孙儿的教育与日常起居,一股脑地托付给了苏麻喇姑,毕竟,这是她最值得信赖的好伙伴。从此,她担任起为玄烨“手教国书”的重任,随即改名为“苏麻喇姑”。玄烨之所以成为“千古一帝”,离不开幼年时苏麻喇姑的精心培养。多年之后,康熙仍感激苏麻喇姑的养育之恩,甚至以“额娘”相称。这是专门称呼“庶母”的。庶母,则指父亲的妾。显见,康熙皇帝确实尊重关爱自己的苏麻喇姑。

康熙年幼时,紫禁城盛行“天花”。当时,这是一种既难医治,又附带生命危险的疾病。苏麻喇姑就一直守在康熙身旁,悉心照看他。每一天,苏麻喇姑都在孝庄所在的“慈宁宫”与玄烨的住处之间往返穿梭,一方面,照顾康熙的饮食起居,同时,还担起了玄烨读书与修身重大事件。照顾“闹天花”的玄烨时,苏麻喇姑也碰上了巨大的生命之危,她险些被内宫活埋。活埋之前,她的脑袋顶上,还倒满了石灰。作为帝王“奶妈”,苏麻喇姑为什么会被活埋,为什么头上撒石灰呢?(下图:顺治挽救不了董鄂妃。)

顺治皇帝十分宠爱董鄂妃,甚至将其的儿子,看成是未来接班人。很遗憾,董鄂妃生子之后,儿子死了,自己还染上了天花。当时,玄烨养在董鄂妃身边,也染上这种病。孝庄十分震怒,力图惩罚董鄂妃。顺治随即选择了替罪羊,那就是苏麻喇姑。作为玄烨的贴身宫女,既然照顾不周,理应受到责罚。立刻传旨,将苏麻喇姑活埋。

人被活埋,尸体将腐烂发臭。“天花”盛行,为了防止臭味,避免瘟疫爆发。活埋之前,要先撒上一层石灰进行消毒,以保存尸体。当时,苏麻喇姑预料不到这种灾难,直到最后,孝庄及时赶往,才救下了即将丧命的苏麻喇姑。至于顺治皇帝嘛,他心里只有董鄂妃,哪管孝庄的心态与苏麻喇姑的死活。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文太后去世,年届“古稀”的苏麻喇姑顿失丧失了精神寄托,头脑几近崩溃。这时,康熙特意将十二阿哥——胤祹,交给她悉心抚养,也算分散一下苏麻喇姑的注意力吧。胤祹慢慢长大成人,受到了苏麻喇姑的思想影响,接下来,成长为一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在皇子争位的过程当中,胤祹始终保持中立,未受过政治迫害。再后来,乾隆皇帝继位,封胤祹担任了“亲王”,看来,他也算善始善终,借到了苏麻喇姑的光辉。(下图:康熙皇帝及现存的苏麻喇姑墓。)



人总有一死,孝庄与苏麻喇姑都不例外。苏麻喇姑晚年,皈依佛教,清心寡欲,年近百岁时,安详离世。十五日后,康熙才匆匆返回,主持了安葬仪式。几乎所有成年皇子,都亲临了安葬仪式。可见,康熙皇帝对于苏麻喇姑,始终心存感念。

据史料记载,康熙下令,以嫔妃的规格,安葬苏麻喇姑,在孝庄文太后的陵墓不远处,挑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建造陵寝。显然,这是一种超规格地优待与看中了。不过,安葬得很简朴,没有势头高昂的优越感。或许,这也算蒙古族的安葬方式吧。

来源: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