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为何被称为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

据说巴拿马运河是第一个现代的梯级船闸,但中国的一条运河上所用的这种设计,比美国人所修的巴拿马运河早了2000多年。

这条运河就是灵渠。

灵渠,又名陡河、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其开凿于公元前219年的秦始皇时代,是一条沟通长江、湘江和珠江水系,穿越南岭,只有37公里的小河。

秦统一中原后,随即发动统一岭南的战争。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50万大军南下,兵分五路: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结余干之水”,进攻的目标包括岭南与今福建地区。

但是,南进的秦军,却遭到南方当地居民百越族的顽强抵抗,加上远途奔袭,供应路线太长,后勤跟不上,秦军处境非常困难,“三军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

想迅速统一岭南,就必须打通一条粮道。于是,秦始皇派遣监御史禄“以卒凿渠而通粮道”(《淮南子?人间训》)。

经过详细勘测,史禄把这条人工运河的选址,定在如今兴安县城东南三千米处的太史庙山附近。

修河的将士们,不分昼夜,垒石成堤,凿土成河,最终把海洋河一分为二。一部分河水沿着开挖的北渠,流四千米后,汇入湘江故道;另一部分河水则顺着南渠一路流到大溶江时,注入漓江。

这样一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就通过人工运河——灵渠,最终连接在一起。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秦军通过湘江、灵渠、漓江以及珠江其他水系,迅速攻克岭南各地,设立桂林、南海、象郡,岭南地区自此成为华夏版图的一角。汉武帝在平定岭南赵伦、吕嘉叛乱中也曾借助灵渠。

在修建灵渠过程中,劳动人民爆发出无比的智慧。灵渠渠道多数穿行于丘陵地带,坡度很大,水流湍急,行船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者有意把河道开凿得弯曲,通过延伸流程来减小流速,保证船能平稳顺畅地航行。

同时,每隔一段路程就设置一个“陡门”,即船闸。在渠道两旁,各用巨石垒一个呈半圆弧形的基座,弧顶两两相对,中间形成一般宽约5米的陡门,仅容一船出入,可以用箔篦塞堵,方便临时开关。

这样做,可以分段拦蓄河流,使船只可以逐渐抬升或降下,节节前进,安全过山。宋代《岭外代答》记载:渠道内设36个斗门,当船进入两个斗门之间时便关闭或打开前面的斗门,使水位抬升或下降,从而使船平稳前行。

这种设置,其实就是现代的梯级船闸。

灵渠虽小,却得到古今中外的关注。唐代鱼孟威《桂州重修灵渠记》载:“所用导三江,贯五岭,济师徒,引馈运。推俎豆以化猿饮;演坟典以移鴃舌。蕃禹贡,盪尧化也。”如此全面评价灵渠,实属难得。

一条长不足40公里、流量仅约10立方米的小河,能引起社会如此广泛关注,古今中外少有。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岭外代答》中,描述当时灵渠的面貌:“于上流砂碛中,垒石作铧嘴,逆分湘水为两,依山筑堤为溜渠,巧激十里而至平陆。遂凿渠绕山曲,凡行六十里乃至融江而俱南……自铧嘴分水入渠,循堤而行二里许,有泄水滩,苟无此滩,则春水怒生,势能害堤,而水不南,以有滩杀水猛势,故堤不坏,二渠得以溜湘余水缓达于融,可以为巧矣。渠水绕迤兴安县,民田赖之。深不数尺,广可两丈,足泛千斛之舟。渠内置斗门三十有六,每舟入一斗门,则复闸之,俟水积而舟以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以通南北之舟楫。”

文中不仅描绘灵渠的规模、分水、流程和船行的形态,还认为这是一座规模不大,却工程精巧,与自然和谐的水利工程。

可见,灵渠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两广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