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煤炭储存量最丰富的美国,竟然处于“无煤可卖”的尴尬处境。据媒体报道,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煤炭消费,使美国国内的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甚至于2022年生产的全部煤炭也几乎被预定售空!
尽管坐拥巨大的露天煤矿
产能也跟不上消耗了
(图:壹图网)▼
煤炭价格也因此“水涨船高”,11月15日的煤炭价格能够达到每吨89.75美元(约573元),为2010年以来的煤炭价格最高水平。而就在2019年时,美国的煤炭消费还处于自196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价格只有每吨25美元左右。
11月12日公布的数据中,所有区域交易价格都大幅上升
阿巴拉契亚中部地区更是达到了全美最高交易单价
(数据来源:S&P global)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美国的煤炭消费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冷冬到暖春
美国是全球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从1748年该国进入商业性采煤以来,煤炭业的发展已经持续270多年的历史,2019年的储量达到2495亿吨,占全世界总量的24%。而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煤炭业经历了从稳步发展到持续衰落,再到当前迅猛发展的三个时期。
美国能源消费变化百分比图▼
2009年之前,美国煤炭消费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这是由于时任总统小布什推行“放任”煤炭使用的政策。在这一阶段,煤炭业所创造的收益从2000年的180亿美元达到2008年的370亿美元,煤炭行业从业人员也从6万人增加到7.5万人。但美国的环境污染也因此加重。
发达国家靠着污染环境发达了
转而限制发展中国家
(图:壹图网)▼
转折点发生于2009年,新上任的奥巴马总统奉行环保政策与二氧化碳减排战略,煤炭消费开始走向“冷冬”。
气候峰会上的奥巴马,彼时意气风发
(图:壹图网)▼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详细规定了各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前所要达到的二氧化碳减排义务。这些政策因素便成为煤炭消费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
以格蕾塔为招牌的激进环保主义者们
举着大旗横行,是为了环保还是为了政治?
(到处拿捏 图:壹图网)▼
另一方面,自2007年以来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也拉低了煤炭的消费量。众所周知,煤炭的用途主要在于发电,但这一功能具有很大的可替代性。
页岩气便以丰富、干净和高效的特征在不断替代煤炭消费。据媒体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8年,页岩气产量以年均29%的速度在飞速增长。早在2012年,美国的煤炭消费量相比2009年就直接减少了35%。
尽管特朗普上台后高调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但美国的能源政策总体上还是发展绿色能源。到2019年时,美国各大媒体对煤炭行业的一致预测是“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煤炭行业将会继续萎缩”。
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特朗普亲自下场“挖煤”
(图:shutterstock)▼
但令人最意想不到的是,2020年爆发了全球新冠疫情,使美国经济和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煤炭行业的发展命运也发生逆转。煤炭消费在疫情渐缓之后,从“冷冬”快速迎来“暖春”,从而形成了当前煤炭消费的黄金期。
用煤速度超越挖煤速度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经济的衰退与民众出行的减少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大幅下降,各国也都开始实行能源减产。整个2020年,美国天然气勘探支出就减少了27%,这一时期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价格都是较低的。
煤炭产量显而易见地下降,煤炭大国也要供不应求了▼
但疫情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之后,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迎来反弹式的快速增长。当前,美国的能源需求以每月4%的速度在增长。进入冬季之后,由于取暖的需要,民众对天然气和煤炭的需求就更加强烈。
一到冬天,接踵而来的节日就点燃了美国人的热情
照明和取暖用电量自然下不来
(图:shutterstock)▼
天然气价格是最早上涨的,且涨幅巨大。从今年10月至今,美国天然气价格就上涨两倍多,煤炭价格则相对稳定。于是,为了降低发电成本、保障电力供应,美国政府就暂停了绿色能源转型,开始转向大规模利用煤炭来发电,是否环保暂时不在考虑之内。
大宗商品的涨价也受国际局势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美国对中出口天然气加征最高档25%关税
亏掉的钱只能从国内民众身上讨
(图:壹图网)▼
就这样,美国的煤矿商迎来利润爆发期,仅10月份一个月份,美国新增煤炭销售公司70多家,从业人员2万人。
不知道干什么,那就去挖煤
(图:shutterstock)▼
除了疫情缓解的因素,还有恶劣气候的影响。今年2月,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就遭遇冬季风暴,影响波及全美,超过500万用户断电,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能源危机已经显露,对煤炭的需求已经开始不断增长。而自11月进入寒冬之后,气温骤降导致的取暖需求迅速增加,电力需求也随着上升,煤炭市场因而再次强劲起来。
得州大雪+停电,居民在超商门口排长队采购物资
(再不囤货就没法过冬啦,图:shuttershock)▼
但问题是,美国的煤炭供应量却严重告急。这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一方面,长期的煤炭低消费使美国政府放松了警惕,从2010年以来就在不断淘汰燃煤电厂,转而大规模新建绿色能源发电站。2013 年以来甚至没有新建一所燃煤发电厂,也就是说,美国国内和燃煤有关的工厂数量,还停留在2013年。
四处可见的老旧燃煤发电厂
(图:alamy)▼
另一方面,当前的煤炭消耗速度远远超越了矿工挖煤的速度。今年2月,美国煤炭库存还高达1.3亿吨,到了8月,这一数字就只有8430万吨了,预计年底的煤炭库存将降至5千万吨以下。那么,没有足够煤炭的加持,不少城市就会出现限电甚至停电的现象了。
今年9月,美国西部偏远地区的小镇就时常因为燃料问题而停电。到10月中旬,西北部几乎每个大城市每月都有一天时间会限电。民众的不满情绪随着寒冷冬天气温的骤降还在不断增加。
早在奥巴马时期
群众抗议就反对为了环保而弃用煤炭发电
(切勿要风度不要温度,图:alamy)▼
“最贵寒冬”与政府应对
由于天然气和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冬天美国家庭取暖费用将增加了54%,中西部地区的供暖支出甚至会上涨69%。这意味着民众的生活压力将迅速增大。据媒体报道,大约25%的美国人正计划省吃俭用来交暖气费用,一些低收入家庭甚至选择烧柴取暖。
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连交暖气费的机会都没有
(图:壹图网)▼
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美国人布拉斯宣称“家中的取暖油罐已空,煤炭和天然气也买不起,目前只能减少医药支出,并缩减已经很拮据的食品支出”。取暖问题还引发物价的持续上涨,从食品到生活用品,再到劳务和房租,这些方面的涨幅都达到了10%。
今天的钱比明天的钱更值钱,赶紧买东西
(物价上涨引发的囤货潮,图:Twitter)▼
这一系列问题对拜登政府的负面影响还在不断扩大,共和党甚至讽刺拜登为“通胀拜登”。据相关智库的数据,拜登政府的支持率因当前的能源危机,已经跌至37%,这一切,拜登自然是急在心里。
急归急,Sleepy Joe该睡还是睡
(拜登在COP26大会上打瞌睡,图:facebook)▼
早在9月份,拜登政府就表示要采取一切手段来控制危局,且迄今为止主要在三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首先,政府于今年10月宣布限制天然气和煤炭出口他国。但问题是,限制出口不仅会损害当地页岩油巨头公司的商业收益,也必然激怒从美国进口石油的50多个国家,从而影响美国的对外关系。所以,政府对限制措施并没有严格执行。
于外,别国不满;于内,民众抗议
拜登里外不是人
(民众抵制拜登的能源政策,图:壹图网)▼
其次,政府在全美范围进行取暖费的补贴。11月3日,政府宣布制定了联邦能源补助方案,计划让500万个贫困家庭受益,这些家庭每户最多可申请400多美元的取暖补助。但面对庞大的贫困人数和日益高涨的燃料费用,补贴措施显然杯水车薪。
穷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感恩节救济餐和微不足道的补助
(图:壹图网)▼
最后,政府正在动用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来应对危机。11月7日,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在BBC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引发民众强烈关注和期待。但问题是,这只能短期降低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并不能提高美国的生产能力,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当前美国政府的多项应对措施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煤炭行业遭受打击,工人何去何从
(图:shutterstock)▼
无奈之下,美国的宣传部门只能从各种途径给民众“打气”。部分报纸和官方媒体宣称“大家可以在白天多让阳光照进家里以储存阳光”。可想而知,拜登正在面临执政生涯的最大挑战,美国大量民众也难以逃离这一“最贵寒冬”。
比往年更冷的冬天,鸽子也冷到蹭火炉
(小心烧秃 图:壹图网)▼
总之,由于疫情缓解和恶劣气候的双重影响,美国国内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石油、天然气价格增长的同时,也拉高煤炭消费和煤炭价格,甚至出现“无煤可卖”的惊人现象。但从长远来看,在美国净零排放的环保政策导向下,煤炭行业的复苏只是暂时的,终将在未来重新走向衰退。
不管煤炭如何波动起伏,未来属于新能源
(图:壹图网)▼
然而,当前的最大问题是,拜登能否挺过这场“能源危机”的劫难呢?
参考文献:
1.https://www.eia.gov/energyexplained/oil-and-petroleum-products/imports-and-exports.php
2.https://www.fool.com/investing/2021/11/15/us-coal-prices-soar-to-12-year-high
3.“美国煤炭价格飙升至12年最高水平,需求不断上涨”,《光明网》,11月16日。https://m.gmw.cn/baijia/2021-11/16/1302681219.html
4.https://countryask.com/economy/us-coal-prices-jump-to-highest-level-since-2009/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