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义军盟主都是什么人,为何他们大多都兵败身亡无法问鼎天下

在漫长的我国古代历史中,历朝历代末期随着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都会爆发规模宏大、席卷全国的起义。而在此期间往往都会出现这样一位人物,他们受到各路义军拥戴尊崇,领导天下英雄共举大业,可谓“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这就是义军盟主(当然有时也冠之以皇帝或王公的称号)。

上图_ 古代的农民起义

能成为义军盟主,自然不是一般人

义军盟主的出现和时势密不可分。封建王朝末年的起义都会出现多地群雄并起的局面,如果没有统一的领导,往往会出现互不支援、各自为战的局面,从而被朝廷各个击破。在这种情况下,一位能得到各方认同并尊崇的盟主自然就必不可少了。当然,这样的人物自然也不是普通人。

一种就是有着皇族血统的帝王后裔(也包括“自称”),比如秦末义军盟主熊心,就是楚国王室后裔;反对王莽的绿林军拥戴的领袖刘玄,则是西汉皇族宗室;而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则干脆自称是宋徽宗的九世孙。

另一种则是有较高威望,世族大家出身的“名门之后”,比如出身“四世三公”名门汝南袁氏家族的的袁绍,以及关陇世家“八柱国”之一李弼的后代,年纪轻轻就袭承了公爵之位的李密等等。

上图_ 袁绍(?-202年),字本初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还是在于封建社会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根深蒂固,认为即使是造反起义,也应该由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来担当领导,这样才可以显得“名正言顺”,得以服众。

从秦末陈胜、吴广冒充早已不在人世的秦始皇太子扶苏和楚国名将项燕(《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此看来,盟主们受到群雄豪杰的拥戴推举,自身又出身显赫非同凡人,似乎最后功成名就易如反掌。然而巧合的是,盟主们往往最后都落了个身首异处、命丧黄泉的悲惨下场,而最终一统天下、开创新朝的成功者,却都是开头对着盟主顶礼膜拜的“小弟”们。

上图_ 陈胜吴广起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种“尴尬”局面呢?

首先,义军盟主只是由群雄推举而生,缺乏封建法理上的“正统性”

历朝历代的封建帝王,不管他是大一统王朝还是半壁江山,也不论是明君贤君还是暴君昏君,在封建法理上都有着不容置疑的正统性。然而,这些义军盟主们却截然不同,他们能成为盟主,更主要是来自于各路群雄的推举和拥戴。

尽管这些盟主也或称皇帝(如熊心为义帝、刘玄为更始帝)或称王公(韩林儿称小明王、李密称魏公),但毕竟并没有实质上开创一个新王朝,因此并不具备封建法理上的正统性。

而这种所谓“民选”出来的盟主,其潜台词则是,既然可以被众人推举,当然更可能被众人抛弃(这一点上,新朝皇帝王莽恐怕体会颇深)。

比如刘玄是被人直接勒死,而朱元璋最后是让部下将韩林儿推入江中溺亡,丝毫没有更多顾忌。而后世则也并未认为朱元璋的行为是“弑君”。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所谓的盟主,和真正的帝王,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上图_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其次,义军盟主其实并不能对部属进行有效的统帅和管辖,其实也“做不了主”

在古代,军权永远都是统治者最核心的命脉所在,对于乱世起义的枭雄豪杰来说,军队更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门,绝对是不允许他人染指的。对于这些盟主们,群雄可以充分给予礼节和面子上的尊重,但绝对不会把军队交到盟主手里的。比如熊心对项羽一向忌惮,但由于其手中没有军权,只能利用刘邦等其他诸侯去牵制项羽。

当然除了这些傀儡一般的盟主,就是那些有地盘有军队的盟主,实际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袁绍,尽管被“十八路诸侯”共推为盟主讨伐董卓,但实际上,这些军阀们却为了各自利益互相攻伐自相残杀(兖州太守刘岱杀死东郡太守乔瑁、荆州刺史刘表攻击长沙太守孙坚),完全无视袁绍的存在,而袁绍妄图“另立”宗室刘虞为帝之举也遭到了群雄的反对(包括弟弟袁术),最后也不了了之。由此看出,除了袁绍自己的人马,其他拥戴他的诸侯,其实也并不买他的账。

上图_ 《瓦岗内乱》 连环画

同样遭遇的还有隋末瓦岗寨首领李密,尽管李密无不自夸的标榜“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但实际上且不要说李渊、窦建德、杜伏威、萧铣这些乱世群雄压根不听调遣最多只是给点面子而已(比如李密就口头上拍了马屁“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

就连其统帅的瓦岗寨内部,很多人对其也是口服心不服,认为李密这个“外来户”其实是鸠占鹊巢夺了原主翟让之位(瓦岗最后的结局也是分裂失败)。可以说,盟主们除了一张能唬人的名片,实际上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大的权势和影响力。

上图_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瓦岗军的首领

最后,最终夺取天下的豪杰枭雄往往都奉行韬光养晦,压根不愿意抛头露面去当盟主

史上最终成就一方霸业坐拥天下的乱世枭雄,尽管其政治手腕、用兵方略、性格为人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几乎都是奉行韬光养晦、低调行事的。

从刘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到李渊自贬“老夫年逾知命”,再到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几乎是一脉相承,夹起尾巴做人,一声不吭的慢慢发展壮大,最后再逐一扫灭群雄,从而谋夺天下,基本都是一样“套路”。

对于这些最后的成功者来说,盟主固然风光无限,可也过于高调,很容易就成为四方惦记的“活靶子”,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索性不做也罢。这也导致了最后夺得天下的都不是“盟主”出身了。

上图_ 汉高祖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虽然说这些义军盟主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并未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但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为起义大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比如秦末本来如同一盘散沙的各路义军正是在“主心骨”熊心的统一率领下,以项羽在巨鹿消灭了秦军主力精锐,以刘邦迅速进军咸阳俘获秦王子婴从而推翻了秦朝统治。

而隋末李密统率的瓦岗军则是抗击隋军的主要力量,通过多场血战击败了隋朝众多名将,并消灭了隋军大多数精锐。他们的历史功绩当然是不容抹杀的,而我们也不应该简单的“以成败论英雄”,仅仅给他们打上一个“失败者”的标签。

作者:杨上柳下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史记》 西汉 司马迁著

〔2〕《旧唐书》 五代后晋 赵莹等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