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气体从哪来?成理工教授王运生:哀牢山遇难人员或因气体中毒

哀牢山四名地质调查队员遇难事件,从发现尸体开始已经过去了数天,从现场来看,失温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从携带装备与口粮等方面来看,似乎又不可能,因此遇难原因仍然扑朔迷离。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王运生提出了一个观点,不算新颖,但却也是个解决这个疑难问题的切入点,王教授认为,四名地质调查队员可能因为吸入二氧化碳中毒引起,这些气体可能顺着断裂带、落叶层内冒出的气体等等。

难以解释的遇难原因

“最初发现的三位失联人员遗体,一位队员的衣服已经掀开,露出了腹部,脸上还有笑容,是典型的失温后出现的症状。”

从搜救队员的描述来看确实存在失温迹象,而从理论上来看要达到失温也是存在可能的,但另外非常蹊跷的是四名队员携带的装备非常齐全:

四人身着冲锋衣、迷彩服与羽绒服与保暖内衣等,携带的装备有每人一台RTK,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以及八宝粥与饮料等。

特别是取暖用的汽油,还有羽绒服等,让人难以理解的为何会失温!另一个则是搜救人员查看他们的路线,一直绕着宿营地走,他们用的机械罗盘似乎已经失灵了,走着走着绕回到了原地。

但就算这些措施统统无效,也不应该失温,比如食品没有吃完,不缺水,衣服完整,按理来说,他们至少可以坚持数天,为什么就会在营地不远处失温遇难了呢?知名科普人@老粥科普周哥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雷击,另一种可能是所谓的“瘴气”!

确实都存在两种可能,雷击后昏迷,加上低温可能导致失温,确实存在可能;而另一种所谓的“瘴气”,周哥也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成理工王运生教授的意见也不谋而合,但这些气体究竟是哪来的呢?

有毒的二氧化碳究竟从哪里来?

王教授的解释是哀牢山位于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之间,断裂带发育,地震比较频繁,因此不排除从断裂带的地面裂缝中逸散出气体,并且二氧化碳密度比较高,会沉积在低洼处,并且无色无味,人体中毒后会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如果浓度比较高,那么可能会引起反射性呼吸骤停而突发死亡。

断裂带会逸散出二氧化碳?

断裂带是板块边缘或者内部出现的断层面,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从主断层面附近为轴线向两侧扩散,依次会出现断层泥或糜棱岩、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等,大地震、特大地震大都发生在断裂带或者其附近。

比如我国境内的郯庐断裂带甚至在卫星地图上目视就能看到,它长达2400千米,从湖北,经安徽、江苏、山东,进入渤海,之后又在辽宁登陆,进入东北以后,分为了两支(一说是三支),然后继续北上,进入俄罗斯。

中国地震带分布

哀牢山附近的地震带

哀牢山位置属于南北地震带中的滇东地震带,横断山脉则是滇西地震带中的金沙江-元江带。断裂带的剪切与错动导致地层变形断裂就是发生大地震的基础,其破裂过程也会释放出地层内部的气体,一般释放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气体等。

《科学进展》上就有一篇标题为“Correlation between tectonic CO2Earth degassing and seismicity is revealed by a 10-year record in the Apennines, Italy”(意大利亚平宁山脉10年记录揭示了CO2排放与地震活动之间的相关性)的论文是关于地震带二氧化碳释放的,

其追踪地点是亚平宁山脉,时间从2009-2018年,追踪到的二氧化碳排放重量为180万吨,分布区域为700平方千米,这个位置并不大,只有26*26千米左右,数量非常可观,这些二氧化碳一定是沿着断裂区域排放的,假如有些地区存在裂隙,假如这些位置比较适合二氧化碳沉积,那么这些区域可能就是一些恐怖的“死亡地带”。

因此王教授观点从理论上来看确实是成立的,接下来就是看二氧化碳沉积的可能了,据官方搜救的资料,三名队员的尸体在一个坡地上,另有一名队员在高坎下,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是在高坎下遭遇二氧化碳中毒的呢?三名队员拼死走了出来,却因为昏迷倒地而导致失温的可能呢?

还有一个断裂带的活跃也是罗盘失灵最终让队员们转圈圈的主因,因为在断裂带内机械罗盘很有可能会出现错乱而无法正确导航,而且这种问题在使用人看来很难发现,因为原始森林中地形本来就很复杂,而且很容易起雾,根本就没有对照的可能。

但另一个谜题是北斗系统与RTK设备也没有使用,对于RTK这种差分定位系统需要一定的环境,“温带雨林”中可能不太适合,但北斗系统也没开机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因此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完全是猜测,仍然要等待官方的正是调查结果宣布。

参考:

https://sv.baidu.com/videoui/page/videoland?context=%7B%22nid%22%3A%22sv_4658078817324695454%22%2C%22sourceFrom%22%3A%22ugc%22%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