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向来见不得光。此举虽不犯法理,却难免与私德挂钩。
小说《三国演义》中,便有层出不穷的“告密事件”,成一时之风气。而在历史上,东汉名士却以“重名节而轻生死”著称。因此,很难让人想象,这些自诩“清贵”的读书人,会常用告密手段达到目的。
那么,这些“告密事件”真是罗贯中凭空捏造出来的吗?倘若不是,这些见不得光的告密者,又如何会出现在一个“重名节”的时代呢?
一、小说情节发展的推动力
大略来看,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告密事件”大大小小加一起,可达三十次左右。按小说120回来算,平均每隔4回,便要出现一次“告密事件”,其主要作用在于:这种“万金油”式的消息传递方式,可以巧妙推动情节的后续发展。
见原著第四回,少帝与何太后困于永安宫,偶见双燕纷飞,遂赋诗一首。尾联所言“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被董卓“使人探听”到,后者随即以“怨望作诗,杀之有名”为由,毒杀少帝。由此,引出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又见原著第六回,孙坚从洛阳偶得传国玉玺后,“密谕军士勿得泄露”,谁知孙坚麾下一军校,竟连夜密报同乡袁绍。由此,引出袁绍与孙坚交恶,前者连夜给荆州刘表修书,令其截击孙坚,将这头猛虎绞杀。
除此之外,小说中的不少经典桥段,也离不开“告密”的推动。
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途经镇国寺时,全靠一老僧告密,方才反杀卞喜;又如周瑜诱使蒋干偷盗书信,竟然将曹操也骗过,可谓是“反告密”手段的高级运用,令人拍案叫绝。
言至于此,这么多“告密事件”到底有没有历史依据呢?
以蒋干与周瑜旧事为例,见于《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幹往见瑜。……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按正史记载,蒋干虽劝说周瑜降曹,却始终保持着“君子之义”,也未曾被周瑜诱使偷盗书信。可知小说中所见“告密事件”,多半为罗贯中杜撰。
历史上的诸多事件、战争,其实都有颇为复杂的背景及经过。因此,若小说也如实而录,未免会显得过于复杂和枯燥,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反之,用一次告密,就能简化整个事件的逻辑脉络,无疑是极为高明的。
更何况,罗贯中虽杜撰出了一些“告密事件”,却也尊重了时代背景。因为历史上的汉末三国时代,的确存在着一股令人谈之色变的“告密之风”。
二、正史中被忽略的“白”者
三国时代的告密者,有两人较为知名。一位是马超,向刘备告发了彭羕;另一位则是费祎,向刘禅告发了杨仪。这两位被告发之人,最后皆下狱而死。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马超、费祎都是蜀国人,但三国时代的告密之风,却多集中在魏、吴两国,其中又以曹魏最为盛行。之所以如此,盖因史书中的“白”者容易被忽略掉。
严格来说,“白”只有报告、陈述之意,与“告密”尚有分别。但《三国志》中所见“白”者,却明显指专门向曹操告密的人。诸如崔琰、毛阶、娄圭、杨修等人,几乎每一位被曹操用来“杀鸡儆猴”的名士,都曾被人“白”以旧事。
据《三国志·和恰传》记载:“今言事者白玠,不但谤吾也,乃复为崔琰觖望。此损君臣恩义,妄为死友怨叹,殆不可忍也。”又据《后汉书·杨震传》所附杨修小传:“人有白修与临淄侯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彰,太祖闻之大怒故遂收杀之。”
不难看出,曹操不仅支持告密行为,还总能利用“白”者告密,借机除掉一些不肯与自己合作的清流名士。且值得注意的是,“告密之风”是伴随着曹操权柄的加深,才逐渐盛行开来的。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进大汉丞相,“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此后数年间,曹操又因功受封魏公、进魏王、立宗庙,从而一步步蚕食了汉王朝。
在此期间,曹氏一族的反抗者,如过江之鲫一般,多如牛毛。为此,曹操每次在朝堂上更进一步,不仅需要一场大胜,也须“请”出一位名士赴死。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
曹操多次对清流名士动手,源于其“破浮华交会之徒”的政治主张。
东汉以来,凡举孝廉者,要么出身清贵,要么名声显达。虽说世家子弟中不乏有才之士,但从总体上而言,大多数人却是沽名钓誉之辈、有名无才之徒。时民间有谚云:“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重症需用猛药。为打破这种垄断现象,曹操在掌握有足够权力后,便开始不遗余力地打击清流士族。
政治上,曹操“唯才是举”,拔擢大批寒门子弟入仕;经济上,他大力推行屯田,并提供农具,以鼓励百姓恢复“小农经济”;军事上,曹操又在地方上设立都督制,并派出心腹武将,以统率各路豪族部曲。
而曹操“擅”杀名士,更是他“破浮华交会之徒”的直接表现。
当然,仅凭“白”者告密,仍不算直接证据。只是,曹操早已大权独揽,他想要处理一位名士,仅需一个借口而已。恰好,告密这一行为,又总能恰逢其会地满足曹操的“借口”。
令人不解的是,东汉名士向来“重名节而轻生死”。可向曹操告密的人中,却不乏一些早已倒向曹氏的士族。那么,这些人又为何敢于积极地参与告密活动呢?
究其原因,还在于统治阶级的倾向已发生明显变化。
四、告密者的态度变化
首先要明确的是:为何东汉时期的士族,会如此重视自己的名节?
显然,东汉王朝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到位,以致于给社会传达出了这么一个信号:就某种程度而言,名气大小可暂时与官职高低划上等号。
名气越大的人,越容易入仕;在入仕以后,也有更大可能担任高位;反之,名声一旦坠落,其人不仅会失去做官资格,更会遭到整个社会的“排挤”。
基于此,哪怕枭雄如曹操、刘备,能臣如荀彧、诸葛亮,也不得不遵守这一“潜规则”。他们在年轻之时“汲汲营营”,只为得到长者“好评”。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在仕途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而东汉年间的多数官员,虽说才干不怎么样,但品行都还算不错。是以,这一时期也就很少出现告密这样的“缺德”事了。
直到曹操掌权后,为“破浮华交会之徒”,他多次颁布“唯才是举”令,并以西汉名臣陈平为例,声称只要有才学者,即便道德上有瑕疵,他也乐于接纳。于是,在大批寒门子弟(或有才无德之人)入仕后,社会风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当时,有不少士族已经不以“告密”为耻。相反,他们为了抱上曹氏一族的“大腿”,总是热衷于告密,以此在曹操面前“刷足好感”。
一向有清正之风的北方,就这么被笼罩上了一层“白色恐怖”。曹操此举,到底是对是错,恐怕难有定论。
作者:瀛洲海客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