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的人,谈恋爱一定不能找哪种人?

策划 / Ivan

撰文 / Ivan、米兰达

本文合作专家 / 心理咨询师岳菲

编辑 / KY主创们

前几天我们在后台收到这样一则消息:

“KY,我被甩了......前任说跟我在一起好累,他觉得我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还说跟我在一起很消耗他的能量。我承认我是比较敏感,容易被一些小事挑起情绪,有时反应可能也有点过度了。

但我想知道,这一切真的是我太敏感造成的吗?敏感有这么大的错吗?那我以后再恋爱的话,是不是要改掉?到底怎么办比较好?”

可以看出,敏感这个特质给这位用户带来了困扰,也让ta因此产生了自我怀疑。

确实,我发现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把情绪稳定当成是重要的择偶标准,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这同时引发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对关系中情绪的包容度越来越低了。

而这位用户属于敏感程度较高的人,这类人在生活中不算少见。由于ta们会对外在环境有更强的感知力,容易注意到一般人会忽略的细节,因此ta们的情绪相比一般人也更容易起伏。这就导致这类人更容易在关系中表现出大起大落的情绪,难以维持心情的稳定,ta们的伴侣就会常常因此发难。

我一个高敏感的朋友告诉我,分手前ta的前任最常对ta说的话就是“你老是因为这么点小事就有这么多情绪的话,这日子没法过了”,导致ta一直觉得他们最终分手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太敏感造成的。

但“太敏感”真的会对感情造成这么大的负面影响吗?高敏感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高敏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Elaine Aron(2004)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她的研究中发现,有15%-20%的美国人属于高敏感人群。

高敏感人群会有一些突出的行为表现:

  • 对生活细节的感知是异于常人的(Borchard, 2010;Bernstein, 2015;Davernport, 2016),能够察觉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细节。比如,衣物的质感、食物的品质、街道的声音,或者大自然的气味等等。

  • 对自己行为的后果非常敏感,并且十分关注(Borchard, 2010),所以ta们会在行动时会考虑多种可能性,显得特别谨慎,在有些人看来也可能是犹豫不决。

  • 对情感的觉察力很高,不仅对自身的情绪十分敏感,也对他人的情绪和处境十分敏感,因此更能同理他人的感受(Borchard, 2010; Davernport, 2016)。当其他人对高敏感人群有一些负面表现时,哪怕对方已经竭力伪装,但高敏感人群仍有办法感知到,并对此产生自己的情绪反应。

正是因为有这些特征,高敏感特质确实会给亲密关系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比如,由于ta们能感知到你可能会忽略的细节,因此当你们要一起出去吃饭或者旅行时,你可能会觉得ta们要求很多,老在意一些你觉得没必要的事情,对此感到心烦。

还有ta们习惯在行动前思考各种可能性,也许当你一时兴起想尝试新鲜事物或者想打破计划时,你会觉得高敏感的人无法很好地陪伴你,甚至还可能劝阻你,影响了你做事情的愉悦心情。

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ta们对情绪的高度敏感。

高敏感的人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因此Ta们能觉察到你身上连你自己都忽略的情绪,这使得ta们更容易被过多强烈的、复杂的、混乱的外在信息和情绪过度刺激,导致内心承受过多的疲劳、压力,从而淹没在自身情绪中。

有时候,ta们还会受情绪影响而过度猜测你的一些行为背后的意义,假如ta选择不说;这事儿还是会在ta心里,假如ta说了,这种过度的解读又可能会引起你的不满。因此才会有人说和高敏感的人谈恋爱很“累”。

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高敏感这种特质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不只是负面的:

1.高敏感的人对生活方方面面细腻的感知,使得ta们能很好地照顾到伴侣日常生活的需求。

2.Ta们做事时考虑各种后果的思维习惯,能对一些家庭风险(比如投资理财)开展很好的控制。

3.高敏感人群对情绪的高度觉察和共情,使ta们更能关注到伴侣细微的情绪变化。比如伴侣嘴硬说“不生气”,ta们不会真的就认为没事了(小编:此处好像有许多人躺枪),因此ta们给到的情绪支持是比非高敏感的人更加细腻、深刻的。

4.如果你和ta们讨论一些精神世界的话题,你还会发现他们通常有丰富的想法和有趣的灵魂。

我发现,其实很多人和高敏感的人恋爱,一开始都是喜欢ta们的高敏感的,只是到后来又会反感ta们的高敏感。不过ta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喜欢的和如今厌恶的,都源于高敏感这个特质。

因此我想对高敏感人群的伴侣说,既然你享受了高敏感这个特质给关系带来的增益,就必然要承受、接纳、包容这同一特质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处适合一句通俗文学 “如果你不接受我最坏的一面,也就不值得拥有我最好的一面。”

答案是不一定,不是所有高敏感的人恋爱最终都会因为这个特质的影响而走向分手。高敏感这个特质会不会对关系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多大的影响,更多取决于关系中的双方是否具备正确应对、处理这个特质的方法。

  1. 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如果能及时觉察和接纳高敏感这个特质,就能避免它对关系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如果双方都能保持觉察,当冲突来临时:

高敏感的一方能清楚地意识到当下强烈的情绪是敏感这个特质引起的,并不是对方真的做错了什么,从而开展自我劝说,尽快冷静下来,减少破坏性的行为。

而高敏感的伴侣觉察到对方情绪化的行为是高敏感这个人格特质导致的,不是对方故意的,就能对此更加包容。

双方是否接纳高敏感这个特质也很重要。

心理咨询师岳菲认为,当高敏感的人做到自我接纳时,ta便不会为自己天生拥有这样的特质感到懊恼,减少自我攻击和自我否定。长期来看,关系中的双方都接纳高敏感,能使彼此都拥有更积极的心态,减少相互埋怨,将注意力放在面对和解决关系中实际的问题上。

相反,如果双方都无法做到觉察和接纳高敏感这个特质,就会使得情绪引起的过度反应给关系带来恶性循环。高敏感的一方会一味地将自身的情绪归咎于另一半,说出一些激烈的言辞或做出过激的行为,另一半也将这些认定为对方真实、有意的表现,并回以同样过激的行为,导致矛盾愈演愈烈,对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培养对伴侣的同理心,会减少和避免因不理解而产生的冲突。下面的冥想练习,可以增进我们对伴侣情绪的体察与接纳,帮助我们发展更加积极的亲密关系。

2.当高敏感的一方树立健康的边界时,过度共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以减少的。

当一个人有着清晰稳固的个人边界时,ta能清楚地辨别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哪些应该由他人承担,以及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许的,自己如何对待他人是恰当的。这些在亲密关系中尤为重要。

而高敏感的人更容易过度共情伴侣而模糊自己的边界,比如ta们因为敏感而觉察到了伴侣的需求,于是常常主动将自己的需求让位于伴侣的。同时,ta们在情绪状态下做出过度反应时,很容易侵犯到对方的边界。因此ta们对于边界感的模糊不利于双方建立稳固的联结(Ward, 2018)。

3.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沟通能力,可以缓解高敏感带来的负面影响。

心理咨询师岳菲认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帮助高敏感的人控制自己在情绪状态中的行为反应,维持理智。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减少沟通中的攻击感,降低对彼此的防御性反应,使得双方更愿意一起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可以说,高敏感会引发矛盾,但也会带来建立信任的契机。当关系中的双方都能正确应对、处理高敏感这个特质时,就能在矛盾后加深对彼此的信任,建立真实紧密的联结。

  1. 从源头规避掉最大的风险:避免与那些高敏感天生相克的类型在一起。

-自恋型伴侣学者

Andre Sólo(2019)认为:自恋的人一般都认为自己高于其他人,所以渴望关注和崇拜,且有着无限的被照顾的需求,却缺乏对别人的同情心和关注。

因此,如果高敏感的人和自恋的人恋爱,容易过度付出,会被自恋的人无限享受自己的耐心、同情心、关爱和时间,而很难得到回报。

-回避型伴侣

高敏感的人能高度共情伴侣,同时也渴望着得到伴侣情感上的关注。而回避型伴侣更难袒露自己的真心,很难给到高敏感人群所需要的情感上的亲近,导致高敏感的人内心会承受更多的痛苦(Aron,2004)。

2.在关系中给自己制造积极的独处体验。

这对于容易受到刺激、情绪过载的高敏感来说尤为重要。当你感到情绪被透支时,不要硬撑,要及时、坦诚地告诉伴侣你想一个人待一会儿,不必太担心对方不能接受,也许你的做法会给ta带来新奇的体验。

3.重视自己真实的需求,并敢于表达出来。

高敏感的人容易为了成为一个好伴侣而忽略自己的需求。然而当你不重视自己的需求时,你可能永远无法在关系中得到你真正想要的东西(Ward, 2018)。因此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在意什么,并且明确表达出来,这对自己和对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

Matthew McKay博士在Couples Skills一书中写到,表达需求时必须具备这三个关键信息:

情绪产生的场景+关键情绪+希望对方做什么

比如:每次我下班后都要绕路去接你的时候(情绪产生的关键场景),我是挺疲惫的(关键情绪),但我知道你很喜欢+所以之后我能不能降低来接你的频率,你偶尔自己回家几天(希望对方做什么)?

这样既能清晰地传递你的用意,也不会给对方带来被攻击的感受。

最后还想替高敏感人群说一句,并不是只有和高敏感的人恋爱才要经历这么多磨合,任意两个人在一起,无论是相似还是互补,都是需要磨合的。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轻易归结于是自己性格不好。你是否有积极思考解决关系中的问题,你的伴侣是否和你一样付出了同样的努力,才是值得我们审视的关键。

今日互动:你有过和高敏感人群恋爱的经历吗?你觉得高敏感这个特质对关系有影响吗?来聊聊你的看法吧~

References:

Aron, E. N. (2004). The Impact of Adult Temperament on Closeness and Intimacy. In D. J. Mashek & A. P. Aron (Eds.), Handbook of closeness and intimacy (pp. 267–283).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Bernstein, E. (2015). Do you cry easily? You may be a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Borchard, T.J. (2010). 5 Gifts of being highly sensitive. Psychology Central.

Davernport, B. (2016). 10 Reasons highly sensitive people are highly valuable. Live Bold and Bloom.

Sólo, A. (2019, December 1). Do Highly Sensitive People Attract Narcissists? Retrieved November 25, 2021, from PsychologyToday

Ward, D. (2018, February 2). The HSP Relationship Dilemma. Retrieved November 25, 2021, from Psychology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