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次:行星防御计划启动,但NASA的行动恐带来严重后果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月24日6点21分,SpaceXFalcon 9火箭搭载着一个探测器“DART”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发射深空,它的目标很远大,将在10个月的时间内追上小行星Dimorphos,并且撞上它,没错,这个探测器就是去撞击它的!

行星防御:到底有哪些方法?

“行星防御理事会”?这个机构是不是很熟悉?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中应对三体人入侵的全球性组织,面壁计划以及后来的“太阳系舰队”均出自其手笔,其恒星际飞船启动时气势恢宏实在难以用语言表达,不过今次NASA要执行的可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它是“保护地球”的。

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

在太阳系内、有很多当年形成太阳系后留下来的“边角废料”,它们有的在地球轨道附近,比如会穿越地球轨道阿波罗型小行星。有的则是远在柯伊伯带边缘的彗星,受到撞击或者引力扰动而进入大椭圆轨道穿越地球轨道。

这些小行星都有和地球相撞的风险,远的如毁灭恐龙的6500万年前的那次,撞击点位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小行星直径月10千米,后果很严重,至少各位熟悉的恐龙是消失了。

近一点的则有万年前引发新仙女木事件的格陵兰岛区域小行星撞击,冰盖大量融化的淡水进入海洋改变了洋流引发了冰河期。更近的则有通古斯大爆炸和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的大爆炸事件。

从人类第一次向太空发射卫星的那会开始,就已经有科学家蠢蠢欲动,希望能将这些可能闯入地球的不速之客请出去,因此建立了庞大的全球近地小行星检测网络,1995年12月,NASA与JPL成立了NEAT(近地小行星追踪),包括夏威夷海勒卡拉火山的GEODSS望远镜,还有帕洛马山天文台1.2米口径的塞缪尔·奥斯钦(Samuel Oschin)望远镜,以及Pan-STARRS(泛星望远镜)也会打酱油搜索下近地小型天体,比如著名的从太阳系外闯入的奥陌陌就是它发现的。

发现了小行星,怎么样将它请走?

好莱坞有很多大片都拍摄过小行星来袭时人类的解决办法,最典型的就是发射核弹将其摧毁,比如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带领钻井工人拯救地球的《绝世天劫》,一颗巨大的彗星在18天后撞击地球,直接轰击效果不好,因此它们登上航天飞机登陆彗星,打孔将核弹放入内部在引爆,将其彻底摧毁。

剧中的爆炸刚好将小行星切成了两半,分别从地球的两侧飞过,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地球上没有一种核弹的当量能将如此庞大的小行星如此改变轨道,而且其可能还会产生无数碎片,对地球来一次扫荡,因此真正拯救地球的方式并非如此暴力,而通常是以非常温柔的方式。

科学家提出改变小行星轨道的方式,只要改变到它不来撞击地球即可,所以改变小行星轨道方法有很多种,最直接的就是发射探测器登陆小行星然后启动发动机将其推走,但那样会消耗大量的燃料,因此科学家还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发射激光,将小行星表面烧蚀喷射物质自己产生推力改变轨道。

还有则是用很多反射镜聚焦,和激光类似,也有在上面涂颜料,太阳光吸收强烈的加热物质喷发等等,不过也有科学家提出用核弹,但却不是将它炸裂,而是爆炸产生的物质抛射的反作用力改变其轨道。

不过却没有一种手段能在短短数周或者数月内达成效果,因为以人类的技术,要改变一个小行星的轨道,至少也得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因为一般能威胁地球达到公里级别的小行星,质量实在是太大了,人类知道的火箭发动机不是力不够大,就是其燃烧时间不够久,而科学家提出的方法生效则太慢。

NASA的DARTMission任务恐将带来严重后果

除了上文的几种方式外,“DARTMission”是采用探测器直接撞击的方式,目标是“双小行星Didymos”,这是NASA 和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APL)的联合项目,目的是在这个接近550千克的探测器撞击下的强大动能,对小行星“Didymos”产生可探测的轨道变化。

小行星“Didymos”是一个“双星系统”,轨道周期770天,近日点是1.0天文单位,远日点是2.3天文单位,大一点的天体直径780米,小一点的直径约160米,它是属于穿越地球轨道的阿波罗小行星,对地球存在一定的威胁,2003年11月与地球距离为718万公里,但在2144年为469万公里。

红色:探测器,绿色:小行星,蓝色:地球

航天器将于2022年10月份以6.7千米/秒的相对速度撞击目标天体Dimorphos,也就是这个“双星系统”中相对比较小的那个,理论预测将其轨道缩短10分钟,但认为变化超过73秒即可算成功。

伴随的探测器LICIACube将飞越“撞击现场”,以观测撞击效果,另外ESA(欧空局)的Hera任务于2024 年发射,于2027年1月抵达Didymos,观测撞击后产生的轨道变化以及DART制造的人工陨石坑。

任何改变轨道的行为都将产生难以预测的后果

一直以来天文学家都有一个难题,小行星的轨道很难精确预测,可能大家都想不明白,这一块大石头在天上飞,这轨道基本就是固定的,为什么无法预测?

奥陌陌的异常加速行为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小行星形状不规则,并且还在转动,因此它受到的太阳辐射动力效应是比较复杂的,在漫长的轨道飞行中,这种方式对小行星轨道改变会很大,尽管我们可以预测它什么时候会经过地球附近,但无法预测它到底会不会撞上地球,想要得到这个答案很难。

因此当科学家预测一颗天体会撞上地球时采用的往往是一个概率,比如都灵指数,这是评估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指标,0表示无威胁,10表示天体撞击将会发生,无论撞及陆地或海洋,均会造成全球气候大灾难,并会威胁现有文明的未来。这种撞击平均每十万年或以上发生一次。

到现在为止危险指数最高的天体是小行星99942,另一个名字“阿波菲斯”可能大家会更熟悉一些,2004年12月23日NASA发布的都灵指数为2,此后升级到4,到2006年时又调整为0,这是早期没有积累足够的轨道数据计算的初步结果,当然也有可能早期没有相撞可能,但随着时间推移指数增加的状况,毕竟很多数据比如太阳辐射影响,被微陨石轰击改变的轨道影响等都是无法观测的。

因此从NASA的这次DART任务对这个“Didymos”轨道产生的影响同样难以预测,很难保证这个影响它可能会让它在未来某个时候其运行轨道刚好与地球迎头相撞,关于这个可能并不能排除。

那么我们就不能尝试?也不是,人类取得了改变小行星轨道的经验,那么在未来某个时候,也许真的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改变即将撞向地球的小行星,但同样这个问题会存在,因为轨道无法精确测算的前提,这次改变是否会促使它撞向地球呢还是远离地球,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