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日本老人变坏了?

按照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测算,到了2025年,每3个人里面就有1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每5个人里面就有1个75岁的老人。日本社会老龄化逐年深刻的问题,早已是老生常谈。但不久前发生在千叶县的89岁老人抢劫便利店,被74岁店员制服并报警的案件,再一次把日本老龄化深刻问题推到风口浪尖。

进入千禧年以来,为了应对“人生百年”时代的到来,日本政府一直在做着积极的努力。比如,批量性吸引外国劳动力加入福祉、介护行业,在公共设施中增加适用于老年人的辅助配件,在邮递等民生事业中增设查看独居老人健康状况等服务。

在日本法务省发布的《2020年犯罪白皮书》中,2020年度共有75万件刑事案件被送交检察院,这一数字已经连续17年呈现降低趋势,2020年的数字更是创下日本战后最低记录。然而,就在这一一片向好之势中,却显现一丝不和谐之音。在2020年所有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中,65岁以上老人占到全部的22%,有大约4万人之巨。在老年人犯罪案件中,更有超过七成是70岁以上老人犯案。谙熟犯罪心理学的日本法政大学教授越智启太指出,30年前,65以上老人仅占全体刑事罪犯的2.1%,但2020年这一比例却暴增至22%,创下历史纪录。

换句话说,在日本社会中,老年罪犯的数量,正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而增多。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日本的老人正在变坏了呢?

不,不能如此粗暴地下结论。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几重社会问题。目前,日本老人犯罪,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日本老年人犯罪案件通常罪行较轻,七成左右只需罚款惩戒。在老年犯罪案件中,女性罪犯牵涉的案件通常是盗窃,男性则是暴力行为。盗窃,是老年人犯罪案件中最高发的一类,超过一半占比。在日本所有因盗窃被逮捕的罪犯中,老年人占到40.2%。老年罪犯的暴行行为,通常是无计划性的。诸如,在车站殴打站台工作人员,将马路上的小摩擦升级为暴力行为等。

第二,日本老年罪犯往往也是惯犯。那些老年罪犯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有超过半数的老年罪犯身背两到三次犯罪“前科”。通常来说,年纪越长越慈祥,人生经验越丰富,性格也应该越通达,这是社会对老年人的普遍认识。那么,整体犯罪率低的日本,老年罪犯却会频频犯罪,就颇有些耐人寻味了。

那些已经退休的老人,不再有被工作单位开除的风险,也不再有被同事朋友孤立的顾虑。较一般人,老年人犯罪的成本更低。与社会处于半脱节、半失联状态的老年人,一旦犯罪之后,他们生活并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他们本人不需要承担很大的损失。“低”犯罪成本,也就导致了日本老年罪犯的反复犯罪。

第三,孤单感,是导致老年罪犯增多的重要原因。正如日本法务省《2020年版犯罪白皮书》所指出的那样,样,“孤独”、“焦虑”、“抑郁”等都有可能是老年人犯罪的导火索。老年罪犯盗窃的商品往往是食品或生活用品这些金额有限的东西,绝少看到珠宝金饰等高档商品。便利店,已经成为老年罪犯的“社交舞台”,走在监控镜头下,感受到的是近似于“被重视”的关注感,他们甚至把被店长或者警察抓住、接受教育,当做是难得的交流机会。

一些老人的“路怒症”,也是由此引发的。长期独居的老人,心理压力过大,又没有交流对象可以排遣,一旦与周围人发生接触或摩擦,就极易形成情绪突破口。

有研究发现,那些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文化交流的老人,更不容易犯罪。其实,日本老人并没有变坏。而是时代更迭加速,老人一辈子积累的人生经验突然变得毫无意义,老人倍感孤单,被时代抛弃的挫败感,催生了老年犯罪的发生。

记者曾经步行在日本的一座小城,仅仅是站在路边稍作停留,拿出手机确认一下方向,就有一位骑自行车的当地老人在记者身边停下,询问遇到什么困难,是不是需要指路。随后,这位老人絮絮的介绍了当地的景点和地方美食,记者急着赶时间却也不忍心拒绝她的热情。

交流所带来的满足感,在老年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恐怕只有人真正到了那个年纪才能深刻体会。因此,如何让独居老人走出来,让他们的文化生活更丰富,或许是比提供更舒适更先进的护理环境还要紧迫的社会问题。

不是日本老人变坏了,而是日本老人太孤单了。孤单,让老人变坏?这应该是跨越国境的老年学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