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合作伙伴:苏德多年的合作,如何为二战奠定了基础?

1939年8月23日凌晨,苏联外交部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和德国外长约阿希姆·里宾特洛甫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上签字。

除了承诺任何一方都不会对另一方发起敌对行动之外,该协议中的一个秘密协议,还将东欧列为两国之间的“势力范围”。该协议还启动了用苏联原材料,换取德国武器和工业产品的交易。

法西斯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将突然放弃对彼此的厌恶,结为伙伴,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美国记者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曾写道:“在历史上,很难再找到另一个后果如此可怕的阴谋,或与其背叛行为相媲美的阴谋。”

7天后,也就是9月1日,德国从西方入侵波兰;9月17日,苏联也在东部效仿。

英国和法国不情愿地履行了对波兰的承诺,并对德国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开始。

1939年的苏德条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机会主义的时刻,是希特勒和斯大林之间利益的暂时结盟。不过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事实上,1939年的协议,标志着柏林和莫斯科之间近20年断断续续的合作达到顶峰。在1922年至1933年的第一阶段,这种合作为德国和苏联的重整军备,奠定了基本的基础。

这一合作的第一阶段,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暂时开始的。对新国家波兰的相互敌对,促使德国军队开始偷偷地向苏联传递情报,同时也使红军代表与可能为他们生产武器或后勤设备的德国工业公司,联系起来。两年后,《拉帕洛条约》使德国和苏联关系正常化,为扩大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第一阶段,德国军队和苏联之间的合作,主要是经济上的。为了避免凡尔赛条约对武器开发和生产的限制,德国军方协助国内企业将被禁止的工业生产转移到苏联。而这一过程始于1923年在萨马拉附近开设的化学武器综合体,和在莫斯科附近开设的飞机生产厂。

德国很快成为苏联最大的贸易伙伴。其中250多家德国企业与苏联签订了合同,于是它们在武器生产方面开始变得尤其突出,包括在苏联领土上制造大炮、坦克、毒气和飞机。作为交换,德国人获得了一个雇佣专家工程师的地方,从理论上说,也就是在未来的战争中发展弹药储备。

鉴于经济伙伴关系的早期成功,德国军方和苏联于1923年决定扩大合作。那一年,德国飞行员开始抵达位于俄罗斯中南部利佩茨克附近的一个空军基地,训练苏联学员。两年后,红军提出将基地租给德国帝国,以换取训练援助和获得德国飞机原型机。

随后,利佩茨克将是苏联领土上四个联合军事设施中的第一个。次年,莫斯科附近建起了一个化学武器试验场;1927年,位于萨马拉附近的第二个更大的工厂将取代它。同年,双方开始在喀山附近建立联合装甲作战训练和试验场。这些设施一直运营到1933年,直到希特勒认为不再需要它们。

这11年的企业和军事合作,将在德国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苏联,只有不到1000名德国人参加训练工作,但就背景而言,整个德国军官团只有4000人。那些在苏联完成训练的人,将会晋升到相当高的级别:超过40名的德国空军或国防军将军,曾在苏联访问、学习、训练或教学,包括未来的元帅海因茨·古德里安、威廉·凯特尔、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沃尔特·莫德尔和弗里德里希·保卢斯。鉴于1933年有坦克或飞机实际经验的德国军官少之又少,在1933年至1939年德国陆军和空军扩张期间,苏联设施的毕业生,将在培训下一代军官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从技术上说,在苏联进行的工作是未来重整军备的必要前提。除了一家以外,德国所有的飞机制造商都将他们的飞机原型送到了利佩茨克;并且所有从事坦克设计的德国公司,都把他们的原型车送到了喀山。整个工程师团队将被迁往苏联。用一位德国实业家的话来说,“经过多年的秘密工作,科学和基础工作已经奠定,以便随时准备为德国武装部队工作,既不损失时间,也不损失经验。”这一时刻在1933年到来,希特勒上台并加速重整军备。

红军和苏联空军,也从德国的援助中获益良多。超过150名苏联高级军官——包括6名未来的苏联元帅——在德国学习、训练或参加了演习。驻扎在苏联学校的德国教师,教了数千名苏联军官;还有数百人与德国人一起在联合基地学习。

德国工程师帮助建造了斯大林的许多关键军事工业项目,而德国工业公司帮助苏联设计飞机和坦克。然而,这并不是一件纯粹的好事。虽然这些工作在建立苏联军事工业和红军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苏联对德国的依赖,可能是1936年斯大林对红军进行清洗的原因之一。

1939年初,苏联和德国领导人都开始重新审视他们之前的伙伴关系。希特勒让他在莫斯科的外交官,传达他对“更新”早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兴趣,而斯大林的特使则要求恢复从德国工业的军事采购。6个月后,最终的结果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及随后对波兰的入侵。柏林和莫斯科之间20年时断时续的伙伴关系,为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奠定了基础——一开始他们是合作伙伴,但结束时却成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