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变火焰山,煤层已烧300多年,年损10亿,为何灭不掉?

有这样一句话“天下黄河富宁夏”,说得有没有道理呢?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宁夏的生态资源,矿物质资源是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并且还含有罕见的银川平原,银川平原地处贺兰山东麓、河套地区西南部,贺兰山挡住内蒙古沙漠东移,黄河在此静静流淌,整个区域土地十分地肥沃,并且有助于农业的生产等等,所以该区域也被大家称之为“塞上江南”。

而这里面,我们提到了贺兰山,贺兰山可以说就是集中了黄河流域的主要野生动植物群落区域,并且也是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

但是,贺兰山也面临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煤炭层的燃烧,烧了300年!至今没停,每年烧损太西煤量约115万吨,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相当地罕见。这又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贺兰山

贺兰山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整个山脉南北长220公里,山脉的宽度在20到40公里不等,该山脉的平均海拔在2000米到3000米,可以说并不是很高。但是由于气候条件非常好,降雨量也非常地丰富,地质构造为不少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基础,所以贺兰山的生态系统良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光是野生植物便有500多种,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在100种以上,类似于丁香、山里红、黄柏树、山葡萄等较为稀缺的植物在该区域都存在。同时有植物,必然也有动物的存在。的确,贺兰山还被称之为北方的“天然动物园”。

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179种,雀鹰、百灵、斑鸠等飞禽非常容易看到,而雪豹、猞猁、赤狐等稀缺野生动物也有。

所以,的确是不错的区域。然而,贺兰山最大的财富可能并非只有这些野生动植物,还有我们最大的矿产资源。

煤作为地球三大能源之一,可以说稀缺程度相当地高,然而在贺兰山深处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矿藏,煤炭蕴藏量大,内蒙古和宁夏均建有许多大中型煤矿,其中中国稀有的铬、镁等金属都有许多储量,铁、磷以及享有较高声誉的宁夏“五宝”之一的贺兰石的储量也很可观。

在已列入宁夏矿产平衡表的17种矿产中,产于贺兰山的占10种。所以贺兰山真的是人间财富。但是贺兰山面对的问题也非常严峻,这也是贺兰山的“悲哀”,那就是我们说的煤炭层的燃烧。

贺兰山的“悲哀”:煤层已烧300多年,每年损失10亿元

2021年,我国再次发布了关于贺兰山煤炭燃烧数据,真的是“悲哀”。在贺兰山汝箕沟矿区煤层自燃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然而至今未停,可以说真的是太可惜了。其中汝箕沟矿区28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25处火区,而且还有5处火区是在自然保护区之中,这意味着如果不进行控制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保护地带受到影响。

当然,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最可惜的还是煤炭,贺兰山的煤炭——太西煤,是全球罕见的煤炭,属于侏罗纪无烟煤,自清朝便已有开采。该煤炭仅在宁夏石嘴山市汝箕沟太西镇分布,并且我国也对外销售欧美10多个国家。而这种煤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所有的煤品种中,变质作用的程度最高,具有较高的热含量,碳含量最高,以及最少的杂质。

所以,相比其他煤炭来说,这都是属于“精品”了,但是根据已探明的存储来看,也仅5.8亿吨,然而按照估算,火区每年烧损太西煤量约115万吨,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按现有火势发展预测,50年后,汝箕沟矿区保有的太西煤可能燃烧殆尽。所以真的太可惜了。所以真的是贺兰山的“悲哀”,这么好的煤炭在逐步损失。

当然,在没有扑灭的情况之下,该区域的煤炭层燃烧,对气候的影响也是存在的,那就是火区燃烧每年仅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就达1.29万吨和5324吨,相当于一个中型火电厂排放量的269倍和24倍,完全是没有被利用起来,所以挺惋惜。但没有办法,我们将火灭不掉,完全灭不掉!

为什么不扑灭,为何扑灭不掉?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贺兰山出现这么久的煤炭燃烧,其实还是在自身。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上世纪90年代,贺兰山区中小煤窑到处乱采,老火区加剧发展,新火区不断产生,多因工人井下取暖或地面火未熄所致。也就是说,该区域并非是天然的火区,而是人类自己胡乱开采,不进行维护带来的。

这不,就这样一发不可收了。并且由于大火燃烧之后,贺兰山的煤炭不断进行传播,也加大了对火扑灭的难度,这些火区以每年14米至16米的速度向周边蔓延,同时火点最深达280米,这的确是超级难扑灭。

并且通过观察也看到了,矿区因蓄积能量大、漏风供氧充分、煤层倾角大、已出现大面积明火等特点,严重制约了传统灌浆充填技术的应用,应对浅表火区采取“剥离+注浆灌浆”的方式进行灭火。

所以,暂时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进行扑灭,或者说根本是没有办法将其扑灭,这种损失我们也只能白白看到了。这里告诫了我们,未来在进行资源开采利用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科学地使用,不能胡乱来,贺兰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不能再次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