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4名失联队员,有长期野外工作经验,最大的危险是失温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进入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野外作业,计划开展为期一天的野外作业,但并没有在计划时间内下山,并与外界失去联系。

11月15日,当地接到报警,开始组织搜救工作,先后投入大量搜救人员,无人机、直升机、搜救犬以及相关物资,但目前暂未发现失联队员们的踪迹。

据报道,失联4名队员均是80后、90后,当过兵,而且4名地质调查人员都有长期野外工作经验,哀牢山地区水源丰富,动植物众多,保障食物和水源应该没什么问题,最大的危险可能是失温和受伤。

野外失联遇到的风险有哪些?

哀牢山位于我国云南中部,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走势为西北-东南,全长500公里,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其中最高峰的海拔为3166米。山峰连绵,山陡林密沟壑纵横,在山上行走时如果不小心,将可能会有受伤的风险。

哀牢山呈热带雨林气候,当地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森林的郁闭度较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森林中能见度很差,在起雾时能见度只有20-30米远,容易迷路。这也意味着4名队员们必须要行动一致,一旦有人离队,情况将更加危险。

郁闭度较高的森林,也给搜救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据搜救人员表示,他们携带了卫星电话,但是山上的树很粗,并且夹杂着大量的竹子,很难接收到信号。

据生活在当地的村民介绍,当地生活着野熊,两年前就有一名养蜂的村民被黑熊抓伤了半张脸。野熊虽然比较危险,它们也比较怕人,尤其是从小生活在原始环境中的熊,轻易不会攻击人。而且4名队员们在一起时,也能有效震慑黑熊。

还有,当地虽然有很多蛇,但事发这几天气温较低,最低气温只有10摄氏度左右,蛇是变温生物,在气温较低时体温也较低,它们体内的酶催化效率将会大大降低,此时它们身体可能会变得僵硬,难以动弹,对人的威慑度较低。

但是低温环境同样也会给4名失联队员造成麻烦。

警惕失温

我们知道,人体属于恒温生物,当外界体温较低,而人类没有采取保暖措施时,将可能会发生失温现象。尤其是下雨天,更是要注意防范失温风险,这是因为湿衣服不仅不保暖,反而带走体温的能力比空气要强得多,更容易发生失温风险。

比如:11月7日的佛山发生一起男子失温事件。其实当天佛山市已经发布了寒潮预警,但是家住三水大塘的熊先生见天色没有异常,于是在下班时仍旧骑上摩托车回家。

虽然从工作的地方到家只有20多公里,路程并不算非常远。但没想到的是下班回家途中气温开始暴跌,天空也开始下雨,而此时的熊先生只穿着短袖,再加上当天还出现了七级大风,大风、降雨、降温导致熊先生的体温流失速度非常快,手脚被冻到失去知觉。

紧要关头,熊先生拨打报警电话求助,还没说具体位置就已经冻到失去知觉。幸运的是民警根据他所提供的信息一点点排查,找到熊先生时熊先生已经出现失温迹象,口齿不清,手脚哆嗦,经过救治之后,才转危为安。

4名队员在失联期间,当地发生过一次降雨,而当地的最低气温又只有10摄氏度左右,低温再加上降雨的环境,需要队员们注意避雨,保持衣服干燥。

食物和水源

哀牢山水源众多,且水源环境远离人烟,水质比较干净,队员们可以简单使用自制过滤器获取干净水源。还有,哀牢山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具有野外生存经验的人们,能够从山中采集食物或者猎杀小型动物,以上这些条件可以帮助他们撑过一段时间,希望他们能够尽早得到救援。

最后,希望4名失联队员能够平安下山,也希望考察队员们能够引以为戒,外出考察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发生失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