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姑蔑国”王陵就此揭秘?

                                                                  出土的成套玉石器 资料照片

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浙江省中西部、钱塘江中上游(古称榖水,现叫衢江),金衢盆地诞生了一个神秘古国叫姑妹(姑蔑)国。

据现存先秦文献记载,姑蔑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国族,经历了源于华夏,由中原播迁东方、由夏而夷、由夷而夏,最终融入汉民族统一体的曲折历程,并在先秦夷夏互动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但在历史文献中,对姑蔑国的记载却为数寥寥。

11月10日,在云溪土墩墓群考古成果专家座谈会上,面对这座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王级大墓,专家们基本达成共识——衢州市衢江区西周土墩墓群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衢江西周土墩墓群是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是百越考古的重要突破。”

揭开3000年前越地神秘历史

衢州市衢江区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素有“四省通衢”之称。衢江区的前身是衢县,始建于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有着1800多年的建城史、6000多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物之邦”的称呼。

2017年9月,邵大爷在村后山顶锻炼时意外发现几个深坑,经过衢江区文广局工作人员勘察,发现了木炭、印纹硬陶片、原始瓷片等物品的遗存。2019年11月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孟姜村的三座土墩墓进行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出土了玉器、石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数百件珍贵文物,其中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孟姜三号墩,是迄今为止浙江省已发现的西周早期规模最大的土墩墓。

孟姜三号墩墓目前残留的土墩直径约70米,墓坑长约14米、宽7.8米。在考古人员的清理下,随着土墩墓封土的下揭,木炭层逐渐显露,最终出现了人字形结构的墓室。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敏判断,人字形、木结构的墓室,应该是姑蔑国一个最高等级的墓葬。

“根据出土遗物的器型和纹饰特征,该墓为西周早期越地典型的土墩墓。随葬的青铜器、玉器数量多、制作精美,显示墓主人应是越国早期上层贵族。”浙江省考古所专家陈元甫介绍,墓中发现多个璧、珠、玦形挂饰,说明墓主服饰华贵,随葬品中还有两把青铜佩剑,多个戈、镞等兵器,说明墓主可能是一位军事家。西周早期军政合一,墓葬规模如此之大,专家推测墓主可能是当地的上层奴隶主。

沿江的山顶有风有水,墓葬有巨大的封土,墓葬均为东西向,墓穴上有防潮的木炭层,墓穴为人字形结构,地下都铺着鹅卵石,随葬有等级很高的原始青瓷甚至还有青铜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常怀颖根据这七点要素分析认为,这应该是最高等级的墓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王陵等级的墓葬。

结合多次考古,与历史上所记载的姑蔑国中心位置相吻合,可以证明衢江地区在西周早中期是一个明确的区域政治文化中心,是越地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也证实了史书中所记载的“姑蔑”并非空穴来风。衢江西周土墩墓极有可能是历史零星记载的姑蔑国王陵,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一把打开研究姑蔑国大门的钥匙

专家指出,衢江西周土墩墓是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王级大墓,特别是出土的瓷器,比当前最早的德清战国原始青瓷还早,至少把中国陶瓷的历史往前推了500年。作为最新的重大考古发现,背后意义直追良渚文化。

这是在全省土墩墓当中,第一次发现车马器。通常,在浙江的土墩墓当中,出土青铜器非常少见,但是此次却出土了成套的青铜车马器。“车马器说明了墓主人可以用马车,一套车器在一个箱子里,等级非常高,显然是权力的象征和炫耀,这和遥远而强大的周王朝是有联系的。”王巍说,“在衢江发现的青铜车马器,特色非常鲜明,是此前从未见过的,可能和中原是不一样的系统。”

在这个时间段之前,有专家分析,勾践最强盛的时候,于越族已经把西边的姑蔑合并起来了。但是从西周土墩墓里文化面貌比较来看,似乎两个区块又是相互独立的,有可能在西周时期,姑蔑和东边的于越,其实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政治实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正标说:“衢州西周土墩墓的构筑方式等很多特点和越国有相似之处,越国高等级墓葬中,通常会出土比较多玉石器,这里出土的玉石器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成系列、成串的玉玦数量非常多。”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认为姑蔑与大家所熟知的东周越国,同属于越文化,甚至误以为它就是越国的“前身”。而衢江西周土墩墓群的发现,颠覆了这一认知,其出土的文物、墓葬形制,与同时期越国所属的于越文化有着显著不同。这也成了孟姜村墓葬考古发掘专家研讨会上的核心议题之一。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西周土墩墓群的考古发现,证明以衢江区为中心的区域内,历史上存在独特的区域文化面貌,不论是从随葬品的种类、数量,还是土墩的营建方式上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区域文化特征,应该是一个单独的区域文化中心,存在一个明确的古代政治实体。根据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庙山尖、孟姜村等大型土墩墓极有可能为姑蔑国国君墓葬。

为研究百越文化提供新思路

先秦古籍对南方的众多部族,常统称为“越”,实际上这些“越”并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南方众多部族的统称,分布区域主要包括现今行政区划的苏、浙、皖、赣、闽、粤等省的全境或部分地区。百越在先秦时期曾存在过璀璨的高度文明,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实证表明,百越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衢江西周土墩墓群不仅是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百越考古的重要突破。

张敏说:“姑蔑文化与于越文化,都是百越民族集团中先进的文化。春秋晚期,姑蔑文化和越文化融为一体。”专家们认为,墓葬发掘地所在的衢州市衢江区是四省通衢之地,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道,因而本次墓葬发掘的考古价值并不仅限于当地,还为更大范围内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课题。

“文化发展的程度上来说,商代可以看东苕溪流域;西周时期金衢盆地的文明更加显著;而在战国时期,显然绍兴是真正的战国七雄。不同的时段,文明的领头羊在不断地交替发展。”田正标说,“对于衢州西周土墩墓的认知,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姑蔑国的问题,更是浙江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段文明领头羊地位的佐证,而且站在三省交界的区域,它还和江西、安徽、福建地区有更多的呼应。”

王巍指出,在衢江北岸考古发掘的4座西周时期土墩墓,对于研究西周时期越地一脉的墓葬制度、礼仪制度、早期越文明发展阶段特征等都具有重大价值,尤其玉玦、原始瓷、车马器、土墩墓值得研究。

王巍介绍,在这之前,福建浦城管九村出土了很多青铜短剑,当时大家觉得不太好理解,是一个孤例,这次衢江西周土墩墓的核心地区也出土了青铜短剑,可以说是特别有意义。

与会专家认为,百越文化是长江以南地区很重要的一个板块,但是这么多年来,对它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沉寂,一些发现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此次的发现,可以说是长江流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因为它牵扯到跟中原文化、越文化、百越文化以及后来吴越国家文化的关系,与中原文化、中华文明的进程关系非常密切。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