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是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为什么只做三年宰相就主动辞职?

唐朝共有五百多位宰相,其中知名度和美誉度最高的当属被后世誉为“四大贤相”的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四大贤相”中的姚崇。

姚崇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姚懿官至嶲州都督。早年姚崇也和许多官宦子弟一样,整日游手好闲,打猎嬉戏。到了二十岁,姚崇突然顿悟,开始发奋读书。天资聪慧再加上努力用功,姚崇的学业突飞猛进,很快就达到了“举下笔成章”等程度。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军队南下,接连攻克河北数州,军情急报如雪片般传至京师。时任夏官(兵部)郎中的姚崇有条不紊地处理这些繁杂的军报,剖析若流。此举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于是擢升姚崇为夏官侍郎。两年后,姚崇又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相王府长史,成为宰相,这一年他刚满49岁。

姚崇的宰相生涯几度起伏,先是他主动请辞要回家奉养母亲。后来复出又得罪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因此被贬官到地方任职。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从女皇位置上被赶下来,唐中宗李显复位称帝。姚崇因参与政变密谋,以功封梁县侯,实封二百户。然而姚崇又因念及往日的君臣之情,为武则天同情洒泪。结果遭致当时掌权的张柬之等五位功勋大臣不满,姚崇再度被贬为亳州刺史,到地方任职。

姚崇曾长期担任相王府长史,与相王李旦建立了深厚的私人情谊。景云元年(710年),李旦被拥立为帝,史称唐睿宗。姚崇因此得以被征召回朝,官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又升任中书令。

唐睿宗在位期间,皇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争权,彼此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当时多数朝臣都站在了权势更大的太平公主这边,姚崇却与几个少数派坚定地支持太子。结果姚崇因得罪太平公主再次遭到贬官,被外放为申州刺史。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李隆基成功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姚崇得以重新回朝,官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

值得一提的是,姚崇这次出任宰相之前,他还跟唐玄宗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十事要说”,唐玄宗只有答应这些条件,姚崇才接受相位。这“十事”分别为:一、施政以仁义为先;二、不谋求对外扩张;三、执法从亲近之人始;四、宦官不得干预政事;五、对百姓除租赋之外不得苛取;六、皇亲国戚不得担任台省要职;七、对臣下接之以礼;八、鼓励犯颜直谏;九、停止建造各种佛寺道观;十、杜绝外戚干政。

虽然“十事要说”看似是姚崇提条件,可实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唐玄宗自然没理由不答应。就这样,姚崇再一次拜相,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委以重任。

唐玄宗对姚崇极为信任,让他在治国理政方面放开手脚。可姚崇一开始还是有点小心翼翼,许多事情都不敢自作主张。有一次,他向唐玄宗奏报一件人事任免事项,唐玄宗一言不发,既不同意,也不否定。姚崇告退后心中满是恐惧,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然而不一会儿,唐玄宗的心腹宦官高力士就来找他,并对他说:“陛下说委你以重任,有大事理当奏报,可像这种任命郎吏的事情,你身为宰相就可以自己定夺,何必要去奏报?”

在得到唐玄宗的充分肯定与授权后,姚崇终于抛开顾虑,开始放心大胆推行改革新政。姚崇办事善于权变,因事制宜,从不墨守成规,能切中要害拯救时弊,人称“救时宰相”。

在姚崇的精心辅佐下,唐朝国力蒸蒸日上,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姚崇当宰相的第三年,他的职业生涯却突然走到了尽头。导致姚崇下台的直接原因是他手下一个叫赵诲的文书收受胡人贿赂,姚崇自感治下不严,主动提出辞职。唐玄宗起初不同意,但姚崇多次请辞,还推荐时任广州都督的宋璟来接替他的职务。唐玄宗最终还是接受了姚崇的辞职请求。

一个七品文书受贿,宰相却因此下台,这事完全不合常理。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其实真正导致姚崇下岗的原因并非小官赵诲,而是唐玄宗的心思和姚崇两个宝贝儿子作妖。

唐玄宗授予姚崇的宰相权力远超唐朝此前历任宰相。这种专权专任的优点是宰相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不用受到他人掣肘。但缺点是宰相大权独揽会对皇权形成威胁。因此,不让宰相干太久,以免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就是皇帝制约相权的最好办法。

赵诲只是个小小的七品文书,可他的这件受贿案却让唐玄宗极为重视,还亲自参与审问。这其中的意思,身为聪明人的姚崇自然一眼就能看清。

除了姚崇意识到皇帝的这份心思之外,他的两个儿子也给他惹了不少麻烦。姚崇的长子姚彝(时任光禄少卿)、次子姚异(时任宗正少卿)以父亲首相的名头,长期“广通宾客,颇受馈遗”,说白了就是长期收受贿赂。这些事情唐玄宗自然是心知肚明,但因为姚崇的面子所以不点破。可如果将来某一天皇帝要翻脸,这件事很可能会导致姚家万劫不复。“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所以姚崇在皇帝对他还念旧情的时候主动请辞,不失为明智之举。

开元九年(721年),姚崇病逝,终年七十二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