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宝鸡不中国
解筱文
宝鸡是周、秦王朝发祥地,古称城仓,雍城,有着近3000年的建城史。
今天,在中国的现代城市群中,显得有些没落了,大有四线城市之感,甚至一些人,居然不知宝鸡。其实,在中国近300个地级城市中,陕西宝鸡是最特殊的一个。
我认为,宝鸡与中国的血脉传承、历史走向、精神力量紧紧相连。仅三个例证,足矣撼世。因为这三个例子,是站在中国人历史和未来高度,回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千古之问。
人文初祖之地
我是谁,我是炎黄子孙!
天地悠悠,岁月如梭。普天之下,华人所能追溯到的华夏文明始祖,主要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等。其中,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就是后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因五帝时期距今久远,目前关于炎帝故里归属争议有陕西宝鸡、湖南连山、湖南炎陵、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但从考古的史料分析看,宝鸡是最为充分不过的。
宝鸡作为炎帝桑梓之地,守护千年故土,深蕴先祖泽被,这是一种历史傲娇。
“中国”最早印证
我从哪里来?我来自中国!
有关“中国”一词,最早来自中国境内考古发掘出的原始人的雕刻中,但还不是真正指国家之意。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从国家意义上的“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也就是1963年从宝鸡出土,距今3000多年的青铜器 “何尊”上的一段铭文作为证据。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其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文中引用了周武王灭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即“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意为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这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相互佐证。
“何尊”镌刻最早的“中国”记忆,成为镇国之宝,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今天,我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的只是复制品,真品存放在位于宝鸡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历史兴替,朝代更迭,“中国”之名由模糊逐渐清晰,长存华夏,成为数千年华夏大地的心理共识。“何尊”因“中国”而至尊;宝鸡因“何尊”而显赫。
万世精神坐标
我要到哪里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数千年来,中国人的终极追求,高度概括在北宋大思想家、教育家、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张载这四句中,被后世传颂不衰,仁人志士推崇备至、躬身实践。张载生于长安,人生大部分时间在今天的陕西眉县横渠镇读书、著述、教授生徒及践行治世救民之真谛,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这四句称为“横渠四句”。
我认为,“横渠四句”从四维空间,洞穿时代,系统建构,终极关照,意蕴深宏。既阐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进化之路、终极梦想,指明了士大夫群体立德、立言、立功的宏愿,更是对国家层面上计千秋伟业、谋万古盛世的精神指引。
简明而通俗地理解“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是指认识和改造自然;为生民立命是改善民生,造福社会;为往圣继绝学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万世开太平则是命运与共,天下一家,长治久安,大同社会。
张载,千秋立言,万世不朽。“横渠四句”因宝鸡而生,宝鸡因张载而光耀。
今天,雄鸡一唱天下白,中国巍巍早立于世。“宝地神鸡”的宝鸡,冥冥注定中,就是中国的一个最好印记。
故此,无宝鸡不中国。
解筱文:战略学者、媒体评论员、作家。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