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也需要门当户对吗?

策划、撰文 / 马斯特

专业支持 / 米兰达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后台收到一条这样的粉丝留言:

KY你好?我最近新入职了一家时尚公司,但我发现大家都背着工资很难负担起的大牌包。聊天的时候知道了大部分人从小的家境都非常非常不错,我突然感觉来自普通家庭的自己无法融入这个环境。

不过很快我就跟坐我身边的姑娘混熟了,开始约着周末一起出去玩。她人很好,但我们实在太不同了,真的很难玩到一起。她会约我去SPA(我之前从来没去过)、打卡黑珍珠甚至米其林三星、逛街要去skp。她上周还约我一起去周末旅行,我本来答应了,但看到她要订最贵的五星级酒店的时候,我还是只好找借口鸽了她...

如果只是一两周一次的高消费,我还勉强可以支撑,但让我很沮丧的是,我们一次聊到择偶标准的时候,我说到,如果对方家庭条件无法让他和我一起留在北京的话,再怎么喜欢我也不会结婚的时候,她竟然批评我的爱情观不够纯粹?是啊,她怎么能理解我对于未来的焦虑和买房的压力呢...

可是我真的不想放弃好不容易交到的朋友,这份工作内容我也很喜欢不想离职...KY我到底该怎么办呢?难道交朋友也要门当户对吗?

其实在成年之后,许多人也面临着与来信的朋友类似的问题:因家境差异而无法融入新环境、与新交的朋友生活方式不同、观念不合难以互相理解...

那么,做朋友真的需要门当户对吗?经济条件的差距对友谊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我们的朋友?今天我们想借这篇文章解答一下这些关于友谊的困惑。

如果社会阶层差距非常大,会。

首先是两个人的生活方式会因为经济能力而有很大的不同。

试想,一个人每天在浏览奢侈品、出入高档餐厅、不工作也过得风生水起,另一个基本只穿拼xx29.9包邮的帆布鞋、每天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这样的两个人,即使想要共度周末,可能都很难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活动,自然就难以发展出友谊。

其次,经济能力也会造成观念上的不同。

更高的经济能力给人们带来了特权。拥有更好的经济能力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被“豁免”了对经济问题的担忧。所以在做选择时,ta们只需要考虑这个选择在当下是不是最优解。比如在出行上,ta们可以毫无负担地选择更舒适快捷的专车,而不是为了省钱早起挤地铁。

两个同样都拥有经济特权的人在各方面的观念都会更加相似。研究表明,相似对于友谊来说至关重要——相同的兴趣可以让两人拥有更多共度的时间、相似的态度会让双方更有可能相互理解、一致的行为更能够让彼此相互认同——这可以很好地满足彼此之间对陪伴和亲密的需求(Hamm, 2000)。

不过,经济带来的特权也并不完全是正面的,更高的经济地位容易使人产生令人厌恶的特权感(privilege),变得高高在上、不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在开头的故事中,读者和她的朋友在爱情观上的分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济地位的不同造成了她们之间的观念差异,而特权让这位朋友随意地评判了对方的观点。

如果你们的差距没那么大,那么还需要考虑——

你们是什么类型的朋友?是从起床到睡觉都相互陪伴的室友,还是日常很少联系、却会在关键时刻相互支持的精神伙伴?

如果是前者,那么经济上的差距确实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们的相处。而对于后者而言,你们还需要考虑以下两点:

1)你们互相聆听和理解对方的意愿有多强

既然你们的生活有许多差异,那么想要成为朋友,你们就需要更多的倾听,了解对方的生活和想法,以不评判的眼光看待,并尝试理解和共情。只有彼此理解,你们才有可能在物质条件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仍在精神上理解和支持对方。

2)个人本身的三观多大程度受金钱影响

不是所有人三观的建立都与金钱有关。即使两人的经济条件相差较大,只要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接近,例如两人的三观大多依附于学术背景而建立,较少受到金钱和现实世界的影响,一样可以成为一生的挚友。

与什么人交友可能早已刻进入基因

早在1948年,Framingham Heart Study (FHS) 分析了近150万个基因标记后发现,一对朋友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类似于第四个表亲(Christakis & Fowler, 2014)。而这其中最相似的基因之一与嗅觉有关。在一项实验中,被试能够通过气味盲测来区分朋友和陌生人(Christakis & Fowler, 2014)。嗅觉基因可能会引导我们避开那些气味不相容的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臭味相投”吧!

同时,我们的基因也会让我们选择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做朋友。我们的免疫系统基因倾向于选择那些与我们互补的人,这样两个人就不会因同样的原因生病,也预防了疾病的传染。

与社交密切相关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的人通常能够拥有更多、更高质量的友谊,因为ta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和朋友的价值,也不会在朋友失约时过分担心友谊的稳定性(Thomas, 2016)。而非安全型依恋的人们可能会与朋友过分亲近或过分疏远,难以维持一段健康友谊(Thomas, 2016)。

孤独也可能让你更难交到朋友

如果一个人感到孤独,那么ta们对待他人的态度也更消极,表现出更多的苦恼和绝望(Tsai & Reis, 2009)。孤独者在与他人聊天时也会反应迟钝,虽无恶意却让人觉得难以靠近(Edward et al., 2001)。这也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是孤独越是难以交朋友,越是没朋友越是孤独。【作者:太难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理解友谊的本质开始。

友情其实也可以是亲密关系的一种。真挚深刻的友谊和爱情一样,包含着对彼此的欣赏,只是少了迷恋、性欲和强烈的排他性(Giordano et al., 2006)(在青春期,一些热烈和极端的友情中也可能出现强烈的排他性)。有学者将友谊定义为“一种自发的人际关系,通常表现出亲密和扶助,双方彼此欣赏,并企求对方的陪伴”(Fehr, 1996)。

心理研究者们提出,好的友谊的应该具备:

1)尊重

Guthrie等人(2011)在一项研究中表示,“最亲密的朋友往往是我们尊重的人”。根据牛津词典对于尊重的定义,我们尊重一个人,便意味着我们欣赏ta身上的某个特质,愿意考虑对方的感受、愿望、权利和传统。

2)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我们认为对方愿意照顾我们的感受,并愿意无私、可靠地对待我们的想法上的(Simpson, 2007)。这在任何一种亲密关系中都至关重要。

3)社会支持

友谊是组成我们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部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来自朋友的安慰、建议,甚至是物质和金钱上的援助。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带给人的幸福感远比金钱多(North et al., 2008)。

4)资本化(capitalization)

这里的资本化是指当朋友之间分享快乐,对方给出积极的回应、表示支持和欣喜时,我们会更加快乐。换成终极套娃就是:“我快乐是因为你因为我的快乐而感到快乐”。研究也表明,资本化高的关系更持久、满意度更高(Demir et al., 2013)。

5)应答性(responsiveness)

这可能是友情中最重要的一点。对方对我们的需求和欲望表现出兴趣和支持,并且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些回应,这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至关重要。它能够提升一段关系的亲密感和彼此对这段关系的满意度(Maisel et al., 2008; Canevello & Crocker, 2010),也意味着我们是关心、尊重这段友谊的,并乐意为其付出。

因此,相比于思考门当户对或者无法改变的基因,我们更应该在择友时思考虑以上五点标准。一段友情是否具备以上五个特质,才是我们选择是否继续维系它的决定性因素。

要知道,不论社会经济状况如何,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朋友圈都是有利无害的,但如果更喜欢小而亲密的朋友圈也完全没关系,这样的友情同样能使我们受益终身(Oishi & Kesebir, 2012)。关键是,社会经济地位也不能定义我们,一段好的友谊也不应该建立在功利之上。

*最后我还想回应一下,如果想要和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做朋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对于拥有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来说,你需要做的,是意识到自己拥有的特权,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用一种更包容、没有评判的态度看待与自己不同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种强大而温柔的能力。愿意低下头倾听和体谅对方的难处,即使身在高位也保持谦逊有礼,能够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这件事,并能够发现他人身上那些闪光之处。拥有这种能力的人自然能够拥有更多朋友。

对于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一方而言,你们需要做到的是不卑不亢。

不因经济和社会地位差距而谄媚对方,或者因自卑而“仇富”。你需要先看到自己真正的优势,提升自己的自信,思考自己在关系中的价值,并将它们发挥出来。正如上文所说,能够相互尊重和支持,能够发自内心地欣赏对方身上拥有的优点,才是友谊中最重要的东西。

今日互动:你是如何看待“友谊应该门当户对”这件事的呢?你在交友时都有哪些标准和tips?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References:

Canevello, A,, & Crocker, J. (2010). Creating good relationships: Responsiveness,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interpersonal goals. J Per Soc Psychol, 99(1), 78-106.

Christakis, N. A., & Fowler, J. H. (2014). Friendship and natural sel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1(Suppl 3), 10796–10801.

Demir M., Do?an A., & Procsal A.D. (2013). I am so happy 'cause my friend is happy for me: Capitalization, friendship, and happiness among U.S. and Turkish college students. J Soc Psychol, 153(2), 250-5.

Edwards, R., Bello, R., Brandau-Brown, F., & Hollems, D. (2001). The Effects of Loneliness and Verbal Aggressiveness on Message Interpretation. Southern Communication Journal, 66(2), 139–150.

Fehr, B. (1996). Friendship processes. Sage Publications.

Hamm, J. V. (2000). Do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The variable bases for African American,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adolescents’ selection of similar frien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2), 209–219.

Maisel, N. C., Gable, S. L., & Strachman, A. (2008). Responsive behaviors in good times and in ba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3), 317-338.

North, R. J., Holahan, C. J., Moos, R. H., & Cronkite, R. C. (2008). Family support, family income, and happiness: a 10-year perspectiv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2(3), 475.

Oishi, S., & Kesebir, S. (2012). Optimal Social-Networking Strategy Is a Function of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12), 1542–1548.

Peggy C. Giordano, Monica A. Longmore, & Wendy D. Manning. (2006). Gender and the Meanings of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Focus on Boy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1(2), 260–287.

Simpson., J. A. (2007).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rus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5), 264-268.

Thomas, S. (2016). Healing from hidden abuse: A journey through the stages of recovery from psychological abuse. MAST Publishing House.

TSAI, F., & REIS, H. T. (2009). Perceptions by and of lonely people in social network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2), 22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