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和石油这样的资源越用越少一样,大江大河的鱼也越来越少了,以长江为例,在2018年的时候,长江达到“无鱼”等级,这是评判生物完整性的一个最差级别。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对比一下1954年和长江全面禁渔前的数据发现,天然捕捞产量已经从42.7万吨减少到连10万吨都不到!
这意味着什么呢?不管你去市场买哪家的鱼,基本不太可能是从长江打捞起来的,因为这个捕鱼量只相当于全国总捕捞量的0.15%。也正是因为长江“无鱼”,让“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正式出台并实施,的确,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遭到了破坏,这个时候,我们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又回过头来进行环境治理,而长江十年禁渔就是其中之一。
前些年,虽然也意识到鱼类种群数量在下降,但当时的禁渔措施都是短期性的,在禁渔几个月以后,又是大规模的捕捞。当长江里的鱼变得越来越少,渔民们的捕鱼手段又更夸张了,尤其是电捕鱼和“迷魂阵”,就连很多还没有成年的幼鱼也在劫难逃,而那些没有走上大家餐桌的小鱼,就被制作成了饲料等产品。
不过,在长江禁渔十年计划刚开始实施的时候,也有其他声音,比如:长江那么多水库,尤其是又大又深的发电水库,难道长江里鱼变得越来越少,不是因为水涨缩的时候进出太快,导致鱼卵就算产下来也不能孵化吗?
的确,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修建了不少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落差较大的长江上游。不过,也正因为这些水库的水很深,而且还面积很大,所以,在水流进和流出的时候,除了头尾位置以外的大部分地方,其实不会感觉到十分明显的水涨缩很快。
而且,水库是更有利于食物在库区聚集,让生活在这里的鱼有更多食物,而鱼产的卵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脆弱,虽然没有“千年草籽万年鱼籽”这些民间传言那么夸张,但一般鱼类动物的鱼卵生命力还是很强的,这也是为什么曾经鱼生存的地方,即便干旱一段时间,等到再次住满水后不久,就会发现又有鱼了。
在农村,几乎每个村都有水库,面积不是特别大,平时里面都灌满了水,一般都要等到种水稻的时候才会往下放水。当然,凡事总有例外,如果当地遭遇长时间干旱,那水库里面也不会有多少水。很多时候,还会有人去承包那个水库来养鱼,这个时候就不是你想钓鱼就可以钓的。
比起村里的水库,发电水库就不一样了,既然要日常性进行发电,当然就对蓄水量有要求,所以,这类水库的面积和深度都会比一般水库大得多。比如,于80年代末修建的葛洲坝水电站,这个水库的库容就有15.8亿立方米,过去多年的平均发电量也达到了157亿度,相当于1000万吨原煤才可以得到的发电量。
而在葛洲坝水电站之后,又有了享誉世界的三峡大坝,目前全世界单座发电量最高的水电站就是它了,每年长江流域进入汛期的时候,三峡大坝都能发挥自己巨大的防洪抗险能力,削减洪峰流量每秒就能达到两三万立方米,还没有哪座水电站的能力有如此强大。
大家都知道,三峡水库修建的时间比较长,投入成本也很大,期间涉及到的移民安置人口就有113万之多,然后才有了如今这个全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水库的面积很大,准确来说是1084平方千米的总面积,正常的蓄水位高程是175米,覆盖范围涉及到重庆和湖北的二十多个县市,393亿立方米的总库容种有221.5亿立方米都是防洪库容,之所以三峡水库过去多年的平均发电量只有八百多亿千瓦时,主要就是因为它还有防洪、抗旱和航运的重要作用,并不是一座专门的水力发电站。
要说三峡水库这类水利工程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那大船通航和一开始阻断洄游鱼类到上游产卵,应该是当时的确存在的情况。比如中华鲟的产卵产就因为葛洲坝建成后,不得不移动到葛洲坝下方区域,产卵的范围变小了,数量也变少了,等到三峡大坝建成以后,由于水温再次受到影响,所以葛洲坝下方的产卵数量也在减少。
不过,后来研究人员也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保护好目前的产卵地,另一方面又给它们修了专门的鱼类通道,至于大船的问题,也在通过完善航线来进行改善。的确,长江白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大家喜爱的长江江豚,已经确确实实地在长江禁渔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帮助下,实现了数量的稳步增长。
可能很多人不清楚,其实每年都在进行重点鱼类动物的放流活动,比如中华鲟过去的放流量就数以百万计。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社会又在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自然很大,试问生活在当下的人们,谁又能离开电呢?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地去保护鱼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然后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