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岁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青少年抑郁症有哪些特点?又该如何早期发现呢?
12岁少年每晚胃疼确诊为抑郁
不久前,网络上一则新闻引发网友对青少年抑郁群体的关注。年仅12岁的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究其原因,是不适应寄宿生活。
家住北京的刘女士有一个12岁的孩子,今年把孩子送去了河北“最好的中学”读书,孩子一到晚上就胃疼、肚子疼,不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没有精神也不愿意和同学说话,连吃饭也受到了影响,最后被确诊为轻度抑郁。
经过检查后发现,刘女士的孩子是典型的“心理疼痛”。人在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出现非器质性身体疼痛,如头颈部钝痛、胸闷气短、不典型面痛、慢性腰背酸痛等。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郑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孔德荣告诉记者,这样的小患者在门诊上并不少见,但因有些症状与人们认知中的抑郁症状不相符,便常常被老师和家长误以为是其他疾病。
躯体疼痛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尤为常见。躯体疼痛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躯体症状来表达个人和人际间的各种心理问题。即表面反映出来的是躯体症状,而内在、本质、核心却是心理层面的问题。
从家庭到寄宿学校,孩子不仅要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最好的中学”也在无形中给他增加了许多压力。
12岁的孩子正处在青少年期,也是情感复杂多变期。在此过程中,要经历各种生理的适应性变化,承受学业、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价值观的多元化等带来的问题、矛盾和多重压力。
三大信号早期识别青少年抑郁
17岁的亮亮自从上高中后便经常失眠。
“有一次我在学校失眠了一整晚,早上给我妈打电话,还没开口她就问我,‘你又怎么了?’语气听上去不太好,应该是被我的电话吵醒了。原本想找她诉苦,可后来也没有再提失眠的事儿。”亮亮告诉记者。
“小孩子就是想多了”“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小孩子比较娇气”……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不理解青少年抑郁。
孔德荣表示,青少年抑郁症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家庭功能、亲子行为,而且影响青少年情感、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青少年期抑郁症通常有以下临床表现:生理层面,出现难以解释的躯体疼痛、食欲差、体重减轻、失眠、乏力;情绪层面,出现心情低沉、易怒、担心、恐慌;认知层面,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罪恶感;行为层面,出现哭泣、攻击行为、逃课、说谎、酗酒、吸毒、自残、自杀等。
但其实在早期,青少年抑郁有三大识别信号:反复出现的疲劳感、查无实据的多种躯体不适、性格改变。若在此时干预,可降低青少年抑郁发生率。
父母需要及时发现孩子行为上的异常。比如不愿意和朋友、同学来往,不愿意和人交流,喜欢独处;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经常流露出不安、焦虑、悲伤等情绪;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同时,父母要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保持平静的心绪,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更不要拿孩子撒气。父母理解倾听、关心支持,帮孩子疏泄情绪、澄清问题、寻找原因,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及时治疗青少年抑郁大多预后良好
孔德荣提到,青少年抑郁症通过专业系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但许多青少年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导致抑郁症的就诊率很低。比如,隐匿型抑郁症的症状不典型,常常被忽略,还有些抑郁症状与躯体疾病共存,易被躯体症状掩盖。
国家心理救援队(河南)暨河南省第十五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建宏表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应面对现实,减少病耻感,去专业机构治疗。
许多青少年患者明知道自己患的可能是抑郁症,因担心同龄人觉得自己矫情而去非专业机构求治。比如,在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中医内科等有大量存在抑郁和焦虑问题的患者,从躯体疾病的角度来诊断和治疗心理精神疾病,无异于隔靴搔痒。
多渠道推进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工作
教育部指出,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除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外,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还提出要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规范、持续开展抑郁症防治等相关知识培训;要加大对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的培训,提高其识别抑郁症的能力;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要纳入情绪状态评估,供体检人员选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实际工作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评估;精神专科医院要结合各类主题日、传统节日宣传活动等,组织开展抑郁症筛查;另外,各高中及高等院校均要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预防青少年抑郁问题,除了通过筛查早诊断,还需家庭、学校、社区、政府多方协作,共同破解。
顶端新闻·大河健康报记者 梁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