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拿河在俄罗斯,当初清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曾希望以勒拿河为界,我们来看具体情况。
勒拿河是西伯利亚三大河东边的一条,流域范围主要在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之间,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拉普捷夫海。
勒拿河全长约4400千米,是世界第11长的河流。
勒拿河平均流量约16871立方米/秒,放在我国比长江的一半稍多,比我国流量第二的珠江要多。
勒拿河有两条重要支流,东侧是阿尔丹河,发源于外兴安岭西南,长约2273千米,平均流量5060立方米/秒。西侧是维柳伊河,长约 2650 千米,发源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北部,平均流量1700 立方米/秒。
勒拿河的源头距贝加尔湖只有7千米,位于贝加尔湖西侧的贝加尔山上。贝加尔湖古称北海,就是苏武牧羊的地方。
勒拿河三角洲,呈鸟足状,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一年中大约七个月,勒拿河三角洲被冻结为冻原,在五月份之后,有几个月郁郁葱葱的湿地。
说到勒拿河,还得提一下俄罗斯面积最大的一级行政区萨哈共和国。
萨哈共和国东西宽约2000千米,南北长约2500千米,面积约 308.35万平方千米,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共和国,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一级行政区。
如果萨哈共和国是个国家,面积排在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之后,居世界第七,正好比印度稍大。
勒拿河干流从西南部进入萨哈共和国,划了一个半圆后向北流,最终注入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
萨哈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1632年才建立,当时还只是个哥萨克人构筑的边防堡垒。
雅库茨克往北,勒拿河在上扬斯克山脉以西的平原上肆意流淌,人口越发稀少。
清朝称勒拿河为列拿河,是清朝与沙俄之间划界的重要标的物。
清朝起家于白山黑水之间,也就是我国的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外东北)。当清朝崛起时,沙俄就不断向西伯利亚扩张。早在后金皇太极天聪六年(明崇祯五年,1632年),沙俄就已扩张至勒拿河,修建了雅库茨克。沙俄把雅库茨克当成继续向东扩张的战略基地,这引起了清朝的强烈警惕,双方冲突不断。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忍无可忍的康熙帝下令清军反击俄军,这就是著名的雅克萨之战。
清朝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最终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沙俄此时已摸清了清朝的实力,再单纯以武力扩张是无法达到目的了,只好与清朝谈判划界。
1689年,清朝与俄国谈《尼布楚条约》时,清朝曾提出以勒拿河为界,勒拿河以东归清朝,以西归俄国。沙俄在雅克萨失败的情况下依然狮子大开口,要求以黑龙江(河流)为界,以南属清朝,以北属俄罗斯。
双方都提出自己没有实际控制的部分区域,当时清朝刚打赢雅克萨之战,士气正盛,清朝有足够的底气在谈判桌上与沙俄抗衡,不接受就继续打。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在尼布楚(今属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的一个小镇)签订《尼布楚条约》,东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北大致以外兴安岭为界,清朝保有了黑龙江(河流)以北到到外兴安岭的广大区域,也包括库页岛,基本是双方实际控制区。
尼布楚这个地方,当初也是沙俄在东方的重要据点,不过几百年来发展缓慢,如今仍然是个人口不多的小镇。
沙俄与清朝的边界有一个“尼布楚条约待议地区”,在乌第河以南,呈东西狭长状。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满文本的待议区并不是在乌第河以南,而是包括外兴安岭以北到勒拿河的广大地区。
《尼布楚条约》是在清朝鼎盛的康熙时期签订的,经过清朝中后期的动荡,黑龙江(河流)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100万平方千米的地盘被沙俄抢走,勒拿河距离我们就更加遥远了。
来源:明清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