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清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镇,一夜大雪过后,很多居民出门发现风雪堵了半截门,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大雪来的又猛又早!中央气象台已经于11月6日06时发布暴雪黄色预警:
预计11月6日08时至7日08时,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山西大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辽宁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和中南部山区、河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内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山西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雪(20~28毫米)。
早在11月3日18时,中央气象台就已经发布寒潮黄色预警,这次寒潮实在有些猛:
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0℃,西北、内蒙古大部、华北、黄淮、江淮西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幅可达12~14℃,局地16℃以上”
新疆阿勒泰北部地区,降温幅度从0℃直线下坠至-30℃,堪称跳楼式降温,连连海南都降温5-9℃,大家心中只有一个疑问,为何今年的第二次寒流会那么猛,一次从头凉到脚?
真是从头凉到脚
大尺度环流角度看这次寒流
无论是寒流还是暖空气,都是地球上的海洋与大气环流综合的复杂体系下运行的结果,下文先来简单了解下大气环流
上图是我们中学课本中学过的行星风系,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海洋和大气以及地球自转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循环系统,大致上的方向是赤道上升的暖气流热量耗散后到北极下降,从地面回到赤道的过程。
但在大气运动以及海洋与自转影响下,会分成三环四带,四代则是从赤道到极地分别是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三环则是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北半球,南半球则相反)。
北极冷气流为何会南下?
从赤道出发的暖湿气流总归是要回到赤道的,但这个过程中,受冷的暖湿气流会下雨,下雪,所以到了北极的气流已经又干燥又寒冷,那么它应该常年回到到赤道,为什么我们偶尔才会遭遇寒流呢?
有几个因素影响,夏天副热带高压(赤道暖气流在北纬30度左右)下沉形成下降高压,下降气流增温,形成的副热带高压比较强盛,所以夏天北极寒流过不来。
秋冬季副热带高压南移切减弱,所以北方寒流就跑过来了,但此时它会受到几个因素影响,那就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的影响,会被这些气流冲击得支离破碎,因此冷气团可能是拉稀屎一样东一坨西一坨的,有时一大坨就是强冷空气,一小坨就是弱冷空气。
极地涡旋是冷空气的堤坝
极地涡旋是发生在两极的极地高空冷性大型涡旋系统,冬季最强盛,夏季最弱时可能消失,南北两极都有,由于南极周围都是海洋,因此非常稳定,而北极则由于大陆山地影响造成的罗斯比波,已经让极地涡旋分裂,亚洲中心在西伯利亚上空,北美中心在加拿大巴芬岛上空。
极涡的稳定对半球关系很大,一个是它减弱时,极地寒冷气流就会被释放出来,另一个是它本身的移动,这会导致超级规模的寒流发生。
大尺度下环流下这次寒流发生的背景
早在10月底时,多个气象预报中心就已经预警此次寒流,ECMWF就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对未来十天的预测,我们很清楚能看到北极涡旋的位置就在蒙古高原的西北侧,而且受到了暖脊的挤压。
上图是10月31日48小时预测的暖脊挤压北极涡旋的850mb趋势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暖脊已经突然到了西西伯利亚,而当前的北极周围大气环流态势如何呢?
如上图,ECMWF 500mb等压线趋势图上红色代表暖湿气流,而蓝紫色代表冷气团,当前有几个情况需要说明:
北极涡旋位置移动,西伯利亚上空的中心位置大致没有改变,原本在巴芬岛上空的北极涡旋被挤到了北太平洋上空;
北极涡旋移动原因则是北美大陆上的暖脊深入极地,甚至已经到达北极点附近,可以确信现在的北极点温度要比北太平洋上还要高;
形成我国此次寒流的原因则是来自地中海上空的暖湿气流深入西伯利亚,以及来自北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西伯利亚,两股气流合围,从北极涡旋上“切下”一大块冷气团,被挤压南下。
上图是11月4日时我国北方的两大暖气团与一团蓝色冷气团,这个冷气团就是即将席卷全国的今冬第二次寒流,比较讽刺的是比我国更北方的西西伯利亚和勘察加半岛的气温比新疆可能还要高。
2020年2月14日,一个位于冰岛上空的温带气旋
2015年12月30日11点,欧洲哥白尼气象卫星检测到北极点气温一度达到0.8℃,而原因则是一个来自冰岛附近的温带气旋,其中心气压低至950百帕,这在冬季温带非常罕见,这种气旋是寒带的冷气团与副热带暖气团辐合,形成静止锋,抬升空气,形成低气压后在科氏力作用下形成的气旋,它的原理和台风生成有些类似但又迥异。
温带气旋生成过程
这个温带气旋高纬度遭遇了西风带,将冰岛上空的温带气旋卷入了北极点,大西洋上的温暖水汽随之进入北极,从而导致2015~2016的厄尔尼诺年的冬季超强寒流,而这个超强温带气旋的形成,和厄尔尼诺年脱不了干系。
欧米伽阻塞高压
2020~2021年冬季的情况也是类似,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即使厄尔尼诺年的高温,也能导致极端寒流的天气出现,而产生这个的原因正是全球变暖,它产生的温暖水汽在大气环流中左冲右突,会导致什么结果只有天知道。
寒流发起的位置看这次寒流
中国天气官微形容这次寒流为一夜速冻,确实比较形象,从头凉到脚的表现也是让大家表示实在是太猛了,其实更准确的说,寒流猛不猛,一是要看强度,此次两个暖脊挤压下带来的一大团冷空气,其中心气压高达1045百帕,足以让大家颤抖!
上图是中央气象台在10月4日发布的海平面气压等压线图,位于我国新疆西北部的冷高压中心气压为1045百帕,横跨东欧、西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这是其规模巨大。
冷空气进入我国的三条路径
二则是位置偏西,从新疆北部进入,西南沿着青藏高原线,一路从河西走廊,东北向内蒙古,东南翻越黄土高原、秦岭直达中原大地,此后就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华东和华南,再也没有可以阻挡寒流席卷全国。
中路线的位置主要祸害北方,那么它将穿过我国的华北地区后就会进入黄海,继而祸害朝鲜半岛和日本,这样的路线是比较短的,也不会影响全国,时间也不会很久。也有翻过整个蒙古高原沿着大兴安岭、太行山从东北进入我国东部。
西伯利亚平原这个位置非常关键,当冷气团翻越乌拉尔山或者从北极沿着中西伯利亚高原的边缘进入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后,就像一个大水库,蓄积了大量的水会决堤,冷空气也是类似的道理,冷空气堆积会形成冷高压,目前世界最高气压记录是在蒙古境内(关键区东侧杭爱山附近)测得的1085.7hPa,对比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40hPa。
西伯利亚就成了集结地与“加油站”,等到冷空气足以翻越西伯利亚南部山脉时就会大举南下,此时中央气象台就会预报冷空气即将南下,规模有多大,预计降温有多厉害等等。
拉尼娜年究竟有什么影响?
上文简单介绍了冷空气是如何形成以及南下的,并且还介绍了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厄尔尼诺年同样会形成超级寒流,那么有人应该会存在很大的疑问,拉尼娜年又是如何造成冷冬的呢?
拉尼娜年的标志是西太平洋的水温比东太平洋高,而形成的原因主要认为是过强的沃克环流所致,这是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这个西太高水温位置刚好是西太副热带高压所在,上升的温暖空气低压削弱了副热带高压,从而将抵挡北方冷空气团的副高减弱了。
所以拉尼娜年的冷空气将会长驱直入?当然上文介绍的北极涡旋强不强也是一个问题,从最近北极涡旋的分布上来看,已经被暖脊冲撞得乱七八糟,如果下次欧洲火灾美洲再来一次强阻塞高压,那么北极涡旋的位置都可能移动,到那时我国可能将再迎来一波超级寒流,就像2016年的那次。
所以拉尼娜年的副高已经很弱了,再来一波超级寒流,那么可能会遭遇极端寒流,从而导致全国降温的方式出现,要是在冷空气南下时遭遇南方北上的暖湿气流,那么暴雪可能就会形成,就像2008年的那次,今年会不会发生?估计也只有天知道,但仍然有可能是暖冬,比如去年那么多寒流依然是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