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65个寒潮预警!卫星看是怎样降温的?如洪水猛兽席卷全国

11月初以来,各大媒体以及自媒体都在警告全国即将迎来一次席卷全国的降温,普遍降温都在8~10℃,部分地区达14~16℃,局地更是20℃以上,说的大家有点毛毛的。但很多朋友都留言,某地25℃,某地30℃,还在穿短袖。

但狼真的来了,11月3日18时,中央气象台已经发布寒潮黄色预警,11月6日06时又发了暴雪黄色预警,紧接着吉林气象台、辽宁气象台、山西气象台、河北气象台、山东气象台.......纷纷发布暴雪、道路结冰以及寒潮黄色预警,比较夸张的是安徽接连挂出65个寒潮蓝色预警:“安徽省气象局网站显示,截至11月6日17时,安徽省共有66个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其中寒潮蓝色预警65个,还有一个是黄色预警”。

从卫星上看,寒潮是怎么进入我国的?

2021年11月6日11时45分,风云四号A红外监测图像显示,一条极大尺度的锋面云系从东北地区北部一路延伸至西北地区中部一带,它的出现和雨雪天气区就是相对应的,随着锋面云系向东偏南方向移动,锋后冷空气活动区向东移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

北方的冷空气来自于暖湿气流到北极地区时,已经通过降水或者降雪的方式“抽干”了其中的水分,这些冷空气非常干燥,它们并不会带来雨雪,为什么我们的记忆中冷空气来临时总伴随着雨雪?

暖湿气流才是下雨的关键!

下雨需要暖湿气流的配合,两者相遇,暖湿气流会上升,而冷空气则位于下方,上升的暖湿气流会温度下降凝结降雨而形成锋面雨,这就是中学地理课上的锋面雨,另一个比较典型的则是地形雨,暖空气顺着地形爬升到高空也会形成降雨。

因此在冷暖气流的锋面就会形成暴雪,比如此次暴雪警告的山西、内蒙古,东北等地,都在这一条线上。

上图是11月5日12点时的云图,此时的冷锋面已经进入我国,而且它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50千米左右,这个速度比台风可是要高多了,因为台风会受到副热带高压以及内陆高压和其他台风的牵制,但秋冬季节的冷空气比较“单纯”,埋头赶路就比较快了。

上图是风云四号卫星从11月3日开始到6日每日12点云图制作的动图,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个,第一个是西北方向的冷锋进入我国的速度很快,第二个则是在冷空气进入我国之时,南方的暖湿气流还在北上,也就是说在冷锋面到达之前,这些地区都是在升温的。

ECMWF预告的冷空气从我国境内通过的情况

所以这次寒潮才会给大家极端降温的感觉,你可以想象一下头一天暖湿气流到达,第二天冷锋面又将暖空气给赶跑了,而且还盖上了一层“冰毯”,温差才是体感冷的真正原因!因此这个降温才是最恐怖的,而且暖湿气流到达后会给当地带来强降雪或者降水。

蓝色“冰冻线”穿越中国

此次寒流的0度线在华北平原中部-河南西部-秦岭大巴山区这条线上,以北以降雪为主,以南则是降雨为主,当然也不排除安徽南部黄山等海拔比较高,气温在0℃附近或者以下区域出现降雪。

今年冬天还有比这次更强的寒流吗?

寒流来自北极,与几个因素有关,今年因为拉尼娜年,副热带高压比往年要更弱,因此至少在副高的条件下已经满足了更强寒流的条件,不过另一个关键是要看北极涡旋是否稳定,因为北极涡旋则是北方冷空气的一道堤坝,涡旋越强大,表示冷空气都圈在高纬度地区了。

这就是2021年11月6日当天的北极5500米高度天气图,蓝色到紫色表示极寒,黄色到橙色表示温暖,来自地中海(6)、大西洋(5)以及北美洲(4)和北太平洋(1)的暖脊已经深入到了极地,而且原本应该在巴芬岛的北极其中一个涡旋中心(1),被挤到了东北太平洋。

西伯利亚为中心的北极涡旋(2)倒位置偏移不大,但已经被来自地中海和北太平洋的暖脊狠狠地“切下一大团”,这团冷高压(3)就是席卷我国、并且将在未来几天速冻全国的寒流。

到底会不会有更强的寒流出现?

暖脊深入高纬度或者突出被冷空气封闭则会形成阻塞高压,它如果足够强大,那么就有可能将北极涡旋顶离原来的位置,而很大可能则是突破到低纬度而形成超强寒流,或者中纬度的温带气旋发展,气流也可能突入北极导致北极涡旋移动,出现寒流天气,比如2015~2016年冬季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从今年夏季出现的极端炎热天气来看,地球海洋积蓄了足够的热量,出现超强的暖脊突入高纬度可能性是很大的,这也是全球变暖反而会导致极端寒流出现的原因,去年拉尼娜年却来了个暖冬,但却出现三次席卷全国的寒流,今年第一次席卷全国的寒流来了,那么第二次和第三次或者N次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