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君子推崇周公,一在政教,他“制礼作乐”,奠定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础;二在道德,他吐握纳贤,辅弼幼主,塑造千古忠臣的楷模。
先秦儒家奉周公为“克己复礼”的先驱,在秦汉以及后代思想史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
周公名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司马迁在《史记?鲁周公世家》载:“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史记索隐》云:“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后以为周公之采邑,故曰周公。正义谓周公、邵公,周室元宰。辅佐文武成康以下。盖嫡子封于燕鲁。次子食采畿甸。奕叶为卿士。故谓之周公邵公也”。
这样看来,难免让人觉得姬旦之所以被称为周公,是因为其采邑或其爵位,并不是其品德。
但是,钱穆先生认为“周公之谥,特表优遇之意也”(《周公》)。比如召公毕公后世就没有谥号,那么周公之称,就存在有后人的敬仰之意。
史载周公同母兄弟十人,只有姬发、姬旦贤,左右辅文王。可见周公之才之美。
确实,周王朝建立翌年(约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病逝,其子姬诵继位,即周成王,但他年仅十二,无法管理国家大事。
百废待兴之际,政权不稳固,商朝旧贵族们暗流涌动,周公姬旦决定亲自摄政当国,代成王行事,并及时、有效地发布实施政令,使周朝政局很快稳定下来,稳定民心。
同时,他也加强对成王教育,希望他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君主。
不过,周武王另外几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见周公“摄政”,心里不服。特别是管叔,原本他想继承王位,如今却给姬旦掌权,心中十分不满。于是他四处散布流言,说周公有篡位夺权之心。
很快,周朝出现内乱,殷商贵族们又开始蠢蠢欲动,其中就有纣王之子武庚。
周朝建立后,封武庚为殷侯,治理殷商旧都朝歌,并更名为豳。同时,为了监视武庚,又将朝歌东、西、北三地划分为卫、鄘、邶,分别由管叔姬鲜、蔡叔姬度、霍叔姬处掌管,共同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管叔等“三监”原本是为提防武庚作乱,现在却与武庚勾结在一起,还煽动几个部落共同叛周,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做准备的同时,还与武王另一弟弟召公密谈,从国家大局出发,说服他支持自己。接着,周公召集大臣们,进行一番宣传动员,然后毅然发兵东征,平定叛乱。
周朝大军很快就平息了武庚及“三监”叛乱,周公又趁机率军征服了九夷各小国。接着,周军又占领奄国西、南两边的邻国,奄国国君被迫投降,沉重打击了殷商势力。
在此次东征中,周公俘虏大量商朝贵族,为了更好地治理这些“顽民”,决定在都城镐京东面新建一座都城,然后将他们全部迁到那里去,以便控制东部广大的中原地区。这就是东都洛邑(河南洛阳)。自此,周朝有两座都城:西边的是镐京,为宗周;东边是洛邑,为成周。
周公辅政七年,平定叛乱,营建东都,还为周朝制定一套典章制度,如将封国内的土地统一规划,广泛推行井田制,巩固和加强周王朝的经济基础;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此外还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和“乐”制等,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周成王满二十岁时,周公决定还政成王。《尚书?大传》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还政前,周公作《无逸》,告诫成王谨记商朝灭亡教训,不要纵情声色,而思“稼穑之艰难”,要勤俭爱民,选贤与能。然后他“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
作为周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周公不但在灭商、建立健全周朝的政治制度、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繁荣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被看作为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的创始人,对此后数千年的中国社会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