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伯夷叔齐事迹的古籍很多,但是简赅者首推《史记·伯夷列传》。司马迁将其列于七十列传之首,唐代韩愈也有《伯夷颂》,于是伯夷、叔齐二人的“义不食周粟”就成为历代传颂的高风亮节。
相传伯夷、叔齐,为孤竹国国君长子与三子。孤竹国,商朝的一个北方诸侯国,位于现在冀东地区,国君与商王同姓。
此时已值商代末年,孤竹国君在世时,也深知商纣的统治太残暴,弱小的孤竹国想要独善其身,必须要有一位贤君。刚好长子伯夷和三子叔齐就是可担重任的人,只是他更想让叔齐继位。
孤竹国君去世后,叔齐认为伯夷为长兄,按礼法理应继承王位,于是将王位让给伯夷。
但是,伯夷却推让:“你来继承国君的位置是父亲的遗命,不可随意更改。”为让叔齐安心即位,伯夷出逃。不久,不肯当国君的叔齐也逃走了,还好,百姓推举去世国君的二儿子当了国君。
两人相遇于渤海之滨,便隐居下来。后来听说周文王品德高尚,兄弟二人又不辞辛劳,来到周族领地--岐山。
当时,文王已去世,即位的武王听说两人是贤才,命周公旦前往迎接。但是兄弟二人却对投奔西周十分失望。
后来,周武王率军伐纣。兄弟二人用身体挡在武王的马前,进谏:“父亲去世,不料理后事,却起兵征伐,是为不孝;身为臣子,却要弑君篡位,是为不仁!”
不过,伐纣已势在必行,身边的将士想杀掉伯夷、叔齐,但姜尚制止说:“此二人是讲义气的人,不可杀害他们。”然后,命人把他们扶到路边。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成为天下宗主。
伯夷、叔齐二人却以此为耻,守义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靠吃野菜维持生活。直到俄得将死时,还作歌《采薇》:“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暖祖(同姐)兮,命之衰矣。”大意是登上那座首阳山,采野菜为把饥肠填。用暴力来把暴政改,却不知杀君是叛乱。再也见不到神农虞夏盛世,何处才是我的归宿?可叹我气息奄奄命危浅。
不久,他们就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让国,宁死不食周粟的行为得到孔子极力推崇。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对伯夷叔齐行为最早的解读者,他曾在《论语》里不止一次夸赞伯夷叔齐。
《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述而·第七》:“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孔子认为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仁”的道德标准,尽管他们最后饿死,但他们“求仁而得仁”,没什么可后悔的。
不过,也有学者对兄弟二人嘲讽与不屑,认为他们腐朽固化、逃避现实。在法家人眼中,“伯夷叔齐”这些人对于国家来说,可以称之为无益之臣。
据相关学者考证,伯夷出生于商朝武乙、文丁时期,到商末时已经七十多岁了;而比他小一些的叔齐,也应该年过花甲了。
在人生的暮年,兄弟二人还能挺身而出,面对杀气冲天的士兵,不顾生死,向周武王犯颜直谏,指责他不仁不孝,言辞也相当激烈。
他们这样做,是为维护他们的国家和争取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也不失为一种避免杀戮流血,以“有道”代无道的非暴力行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样具有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