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
字数:5954,阅读时间:约12分钟?
编者按:每当提及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往往被认为是明朝国力强盛和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大家也都清楚,郑和下西洋与当时的明主朱棣有关。正所谓,人亡政息。朱棣死后,下西洋的计划也就搁浅了。不过,本文则要说的是朱棣去世后,郑和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七次下西洋的故事。
永乐皇帝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他对父亲新建的北京城也没有什么好感,他计划一步步地将都城迁回南京。洪熙元年(1425)三月,他命令都城北京的所有部门都在名称前加“行在”二字,表示这些机构并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而是临时的。四月,他命令太监王景弘等翻修南京的宫殿,准备在第二年的春天搬回南京城居住。但他没能等到那一天,在这一年的五月,即位不到一年的他病死在北京。六月份,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即位,改年宣德,即明宣宗。
与他的父亲不同,明宣宗朱瞻基英俊威武,聪明果敢,很得明成祖的欢心,永乐九年(1411)时就被立为皇太孙。他很景仰他的祖父明成祖,即位之后,也想仿效爷爷的功业,再造万国来朝的盛况。但由于三朝元老夏原吉的坚决反对,故而下西洋的计划一直未能实行。夏原吉是成祖、仁宗两朝户部尚书,在朝廷很有威望,而且他对明仁宗的顺利继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地位远远高于一般大臣。夏原吉一直认为下西洋劳民伤财,对国家长久发展不利,因此下西洋的计划被再次搁置。
明宣宗跟他的父亲一样,之前一直在南京生活,并不适应北方干燥的气候,他也想将都城迁回南京。洪熙元年(1425)闰七月,湖广行省岳州府华容县的儒士尹松向明宣宗上书,建议将都城迁回南京,认为南京水陆交通便利,无论是朝廷采购各种物资,还是各地向朝廷输送钱粮,都比数千里外的北京方便,迁回南京能为国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既然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明宣宗迁都的意向就更加强烈了。他一边命令礼部的大臣讨论迁都是否可行,一边已经命令郑和修缮南京的宫殿了。郑和身为内官监太监,负责营建宫殿、塔寺、陵墓等宫廷建筑,因此在建筑方面也是内行。他在南京担任守备期间,一边修缮南京的宫殿,一边营建南京大报恩寺。从永乐十年到宣德初年,大报恩寺工程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迟迟未能完工。
明宣宗对此十分不满,加之营建宫殿建筑正是郑和的职责所在,因此令郑和监督营造大报恩寺。民间传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国后,船队还剩余100万两白银,明宣宗令郑和将这些钱全部拿来建造大报恩寺,并且命令郑和务必用心督造,还规定了工程完工时间。在郑和的大力督造下,建造了16年之久的大报恩寺在宣德六年(1431)八月提前完工了。
宣德五年(1430)正月,户部尚书夏原吉去世。他的去世,使得明朝内部反对下西洋的势力和声音骤然减弱。而郑和下西洋船队停航的这五年,海外诸国与中国的关系渐渐疏远,前来朝贡的国家越来越少,只有占城、暹罗、爪哇还经常派使臣来访,印度半岛、阿拉伯地区和东非沿岸的国家则再也没有来过。明朝政府在海外的威望大大降低,东南亚各国间的局势也变得混乱起来。
明宣宗朱瞻基幼年时期,曾经历过永乐年间万国来朝的辉煌盛事,当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也想效仿明成祖派人下西洋,再现各国使臣纷纷来朝的景象。加之现在夏原吉去世了,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他。于是,明宣宗决定再次派遣郑和下西洋。此时的郑和已经年届花甲,且距上一次出航已经整整6年多。如此高龄本应解甲归田,然而上命难违,更何况郑和心中对于航海也有难以割舍的感情,所以他仍然踏上了艰苦的旅程。
这次出使是从宣德五年到宣德八年(1430—1433),经历的主要国家有占城、爪哇、苏门答腊、满剌加、锡兰山、古里、忽鲁谟斯、天方等国。这一次,皇帝拟订了详细的出使计划。而且,第七次航海的规模比之前小很多,毕竟国家的财力和皇帝的魄力都比不得从前了。
由于与前一次下西洋的间隔时间已经很长,所以郑和等人准备了一年多时间。期间,郑和也越来越相信人的命运是被天上的神明所左右的,以往下西洋时的经历,也使他对海神天妃越加敬畏起来。过去的五年中,由于下西洋活动的中止,各地的天妃庙渐渐荒废,郑和这次从南京前往太仓刘家港、福建长乐太平港,一路上就对多处的天妃庙进行了修缮,以祈求天妃保佑船队的安全。
在这次下西洋之前,郑和不但整修沿途的天妃庙宇,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特地制作了两块追叙以往六次下西洋事迹的石碑。一块是立在船队的出发地,太仓刘家港郑和建造天妃宫中的《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另外一块是立在郑和船队离开祖国大陆最后的起锚地,福建长乐南山港整修后的天妃宫中的《天妃灵应之记碑》。
在第一块碑上,郑和完整记录了前六次出航的经过和主要事迹。碑文别具深意,先说明立碑的时间和立碑的官员:宣德六年(1431)元旦,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左少监张达等人。然后详细描述船队在前往西洋30余国的途中如何遇险、如何呼唤天妃、又如何得到天妃佑助的情形。
郑和相信,前六次下西洋之所以能顺利返回,全都是天妃护佑的结果,但也展示出了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宣称在“鲸波接天,浩浩无涯”危险万状的海洋风浪中,仍然“云帆高张,昼夜星驰”,一往无前。接下来碑文讲的就是船队回国后,郑和向明成祖请求在南京龙江、太仓修建天妃庙宇的事。
最后,记述在天妃的护佑下,船队先后六次下西洋的主要事迹:在过去的20多年中,他们擒获了海盗陈祖义,俘虏了锡兰山暴虐国王亚烈苦奈儿,打败了苏门答腊伪王苏干剌,肃清了西洋航路上的障碍,使30多个国家通好于明朝,纷纷前来朝贡。郑和饱含深情,第一次具体回顾历次出使经过,似乎意识到这将是最后一次西洋之行,所以郑重地将自己和随行官员的名字一一镌刻在碑石上。福建长乐南山港的碑,内容与刘家港的这块基本一致,只是叙述顺序不一,先记录了天妃显灵和重修天妃宫的来龙去脉,又逐一列举历次下西洋的事迹,只是立碑时间和立碑人被放置到了最后。
郑和此举显得颇有意味,除了表达对天妃的感激之情,显然也为了使下西洋船队的事迹得以流传千古。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老航海家的心里也许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航海生涯即将结束。立下这样一块石碑,记录他曾经骄傲的海上生涯,既是对于一段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似乎也是宣告他这是最后一次下西洋。
宣德六年(1431)二月二十六日,地处福建闽江口的长乐又热闹起来,一支两百多只船、两万七千多人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南下,泊在县城西边的太平港。这样的热闹场景,于长乐来说并不新鲜,但却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了。自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命郑和首航以来,船队每次下西洋,都要在此等待东北季风来临。九个月后季风来临,花甲之年的郑和,第七次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出海了。其时,他们或许谁也没想到,这样壮观的景象,是最后一次出现在印度洋海面。
宣德六年(1431)二月初七,满剌加国王派遣使者巫宝赤那等人来到北京,他们此行并不是来朝贡,而是来向明宣宗控诉暹罗的霸道行径。原来,自从郑和船队停止下西洋后,暹罗国王认为明朝再也没有余力调停南洋国家的事务了,所以他一面继续维持与明朝的朝贡贸易,一面重新酝酿侵夺满剌加的计划。也许想从离间中国与满剌加的关系入手,暹罗国王派人拦截了满剌加派往中国的朝贡使团。满剌加无力对抗暹罗,只能派巫宝赤那等人,悄悄地登上苏门答腊的朝贡船只来到北京求援。
明宣宗自然也继承了明成祖的外交政策,希望西洋各国间能够相安无事,所以就向暹罗国王下了一道诏书,让郑和带往暹罗以协调两国关系,同时让巫宝赤那搭乘郑和宝船回国。巫宝赤那这次来京,并没有携带任何贡品,但明宣宗面对空手而来的巫宝赤那等人,还是以对待朝贡使团的标准进行了赏赐。他和明成祖一样,更重视各国对明王朝的臣服。他认为满剌加不远万里前来向明朝求援这件事情,它本身的意义已经超过了进贡。
郑和率领船队一路南下,虽然要解决满剌加的问题,但他此行的首要目的还是向各国宣布明宣宗继统皇位的消息,所以他先到占城、爪哇、旧港进行了访问,之后才将巫宝赤那送回了满剌加。
宣德七年(1432)七月初八,郑和到达了满剌加。他首先向国王表达了新皇帝明宣宗对他的问候,然后又向他承诺,明宣宗将继续实行永乐年间的外交政策,维护满剌加的独立地位。不久之后,他就前往暹罗,着手解决暹罗与满剌加之间的争端。暹罗与明朝的关系向来密切,即使是在下西洋中止的六年中,暹罗也在宣德元年到宣德三年(1426—1428)间持续向明朝朝贡。
明宣宗很清楚暹罗国王阻止满剌加来中国朝贡的船队,是为了割裂满剌加与明朝的关系,以便进一步控制。但明宣宗并不希望因为满剌加而影响两国的关系,所以在郑和向暹罗国王宣读的诏书中,并没有直接指责暹罗国王拦截满剌加朝贡明朝船队的问题,而是安抚说知道这并不是他的本意,必定是他身边那些小人们蓄意挑唆,影响了两国之间的和平。然后劝告他与邻国和睦相处,同时也警告他手下的人再也不要有侵扰他国的念头,认为这才是治理国家的正确策略。
之后,暹罗国王接受了明宣宗善意的规劝,郑和也再一次平息了暹罗与满剌加之间的争端。他回到满剌加,向国王宣布了这个好消息,随后又在这里补充了一些物资。八月初八,宝船队起航,前往苏门答腊。郑和带领宝船队出使了苏门答腊,之后又先后前往苏门答腊附近的阿鲁、那孤儿、黎代、南渤里等国进行了访问。
在从南渤里前往锡兰山的途中,他们遭遇了暴风雨,所以又首次造访了翠兰屿(今印度洋东北部尼科巴群岛)。翠兰屿地处热带,是个尚处在原始部落状态的小岛,传说,当初佛祖在岛上沐浴时被人偷走了袈裟,于是佛祖发誓,以后这个岛上的人只要穿衣服就会全身溃烂,所以这个岛上所有人都不穿衣服,只用树叶勉强遮挡身体。郑和船队其实每次下西洋往返都要经过这里,船员们对这个岛屿存有极大的好奇心,想知道传说中的裸人国翠兰屿是否如此。
郑和在这里略作停留,三天后天气转好,顺风又顺水,他便派遣一支分船队前往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及印度西孟加拉一带),自己则率领大宗船队前往锡兰山。到达锡兰山后,又派遣另一支分船队前往溜山国,大宗船队继续朝着古里和忽鲁谟斯方向开去。沿途经过小葛兰、柯枝等国,都曾派副使上岸前去宣诏和赏赐。这时已经是十一月份,印度洋上的东北季风已经吹起,所以郑和只派洪保率领一支分船队访问古里,自己则率领大宗船队顺风横穿阿拉伯海,前往忽鲁谟斯。
出人意料的是,洪保到达古里国后,得知古里国王正要派人前往天方国(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天方国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开始传教的圣地,洪保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挑选了包括通事马欢在内的七个人组成的使团,携带麝香、瓷器、丝绸等物品,跟随古里的船只一同前往天方国。
三个月后,他们到达了天方国的码头秩达(今沙特阿拉伯吉达),又往西航行了一个月,终于到达天方国的都城天方,即今天的麦加。从忽鲁谟斯开船四十日可以抵达天方国,如果从古里起锚往西南航行,则需三个月左右。
在天方国停留的短暂日子里,马欢等人可能没有同古里国的使者一起去觐见天方国国王,因为在他的《瀛涯胜览》中并没有对天方国王的描述,而这是他在见到其他国家的国王后必定会记录下来的一件事。但他们将麝香、瓷器等礼物托古里使者转交给了天方国国王。
他还留下了这样的记述:天方是西洋大国,这里一年四季都很炎热,气温极高,从来不下雨,更不下雪。但夜晚的露水很重,树木花草都是由露水滋润的,所以草木都长得很好。土壤肥沃,盛产粟、麦和黑黍。农产品很丰富,西瓜、甜瓜等个头很大,需要两个人才抬得动,还有重十斤以上的鸡鸭。除此之外,这里还出产蔷薇露等香料,生活着“麒麟”、狮子等珍贵野生动物,还有珍珠、珊瑚、琥珀和各种颜色的宝石。居民体格健壮,男子削发,以布缠绕,妇女则编发盖头,看不见面目。
郑和船队早在永乐年间就对天方国有着深刻的印象,所以这次洪保来天方国主要是采买奇珍异宝的。他们带着通事一起,拿中国的麝香、瓷器等商品到天方国出售,然后在天方国广泛采购。临行前,他们将采购到的各种奇珍异宝和被当成麒麟的长颈鹿等野生动物带上了宝船。
关于郑和本人是否到过天方,史学界至今意见尚不一致。因为郑和出身于传统伊斯兰教家庭,其父亲、祖父两人都曾经到过麦加朝圣,但若郑和本身曾在圣地朝拜的话,那么如此重要的事情为何又未见诸文字?于是这一点直到现在也存在争议。马欢等小分队访问天方国后,又从秩达起航,由西向东经过阿丹国、祖法儿国,而后到达忽鲁谟斯,与停留于此的本队会合并一起返航。像10年前一样,祖法儿也在明朝船队例行拜访的名单之列,祖法儿国王阿里也再一次派使臣随同郑和船队来到明朝回报。这名使臣在北京一直待到1436年才回国,只是这一次,再也没有庞大的中国船队护送他。
郑和船队回国时,天方国王还派了使者沙献带着长颈鹿、大象、马等贡品,跟随马欢等人来到了中国,向明宣宗献上这些物品,这也是天方国来的使者第一次来到明朝朝贡。
宣德八年(1433)六月二十一日,宝船队回到太仓刘家港。这年,古里、柯枝、阿丹、锡兰山、祖法儿、甘巴里、加异勒、忽鲁谟斯等国在近十年后,再次派遣使者来到明朝朝贡。宣德九年(1434)十二月,明宣宗给南京守备李隆、太监王景弘等人下令,停止营造南京的宫殿,几次有关下西洋人事的记载和诏书中,都没有提到郑和,这是没有先例的。
宣德十年(1435)正月,38岁的明宣宗英年早逝,年仅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继承皇位。不久,因南京守备缺人,明英宗派户部尚书黄福帮助处理南京的机要事务,诏书中仍然没有提到郑和。其实从宣德八年(1433)开始,郑和这个名字便开始在明朝的官方文献和随员笔记中渐渐消失,研究者们都认为,这是因为他已经去世了,但去世的具体年份和时间却一直是个谜。
20世纪30年代,法国学者伯希和认为郑和死于宣德九年(1434),因为这年王景弘率领船队,单独出使苏门答腊,郑和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名单里。也有研究者认为,郑和死于宣德十年(1435),因为黄福在这一年接到处理南京事务的命令,王振也在这一年才被任命为司礼监太监。
1982年,一篇名为《非幻庵香火圣像记》的文章被发现,其中记载,郑和是在宣德八年(1433)到达古里后去世的。这篇文章并没有注明作者,但标明了写作日期是在天顺元年(1457),这时距离宣德八年(1433)只有24年,所以这个记载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关于郑和具体在哪一天去世的,现在来说并不重要了。他去世之后,明王朝不但没有出现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的航海家,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支撑庞大的船队开销,下西洋的事业戛然而止。
参考资料:
《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
《明实录》
《观沧海 大航海时代的文化交流与冲突》
《郑和研究》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文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