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钱,即银质钱币。《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大秦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
不过,真正意义上的银钱,在我国的出现大约是西汉时期。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曾以银、锡合铸过银币,其中一种名为“白撰”的圆形银币,值铜币2000枚。
以后,历朝历代大多数铸成银锭、银饼、银铤,以自身的重量参与流通。据史书载,元朝时,蒙古大将伯颜灭宋后,回到扬州,把掠夺到的银子铸成银锭,称“扬州元宝”和“辽东元宝”。后来元政府也铸银锭,通称“元宝”。
自此,我国古代硬币的钱本位开始为银本位所代替,这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实际上,明朝建立之初,考虑到纸币还是十分方便,且可以与前元的纸币对接上,易于老百姓接受,于是发行宝钞,禁用金银铜钱。
价值在百文以下的交易,基本用铜钱支付的。这些铜钱,主要来源是当局新铸的制钱。也有很多是民间私铸的钱以及前代的制钱。如唐钱、宋钱等,但万历以前新铸制钱并不算多,这样一来制钱的购买力一直很高。
不过,由于钞价大跌,白银的使用屡禁不止。永乐二年,湖广江夏县就有人以银进行“非法”交易。宣德三年十一月江西又有人主张禁银,也证明了当时江西民间还在使用白银。
最终,朝廷的政令还敌不过经济规律。至英宗即位时,“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明史》)。此后,银钱就成为重要的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明代银钱的来源一般有三种:一是历史遗留的;二是开银矿;三是美洲流入。
只是,终明一朝白银的数量并不算多,人们生活的需要没能得到满足,于是白银的购买力始终较强。
明朝中叶后,白银成为税收、贸易及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货币,海内外贸易一律用银钱。
万历时代,西班牙银币进入我国,在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通用,每年输入量达百万之多。
但是,此后明朝国事渐繁,国政渐乱。为应付财政困难,明廷大开铸局,增加铸钱;同时还减轻铜钱分量,降低铜钱成色;民间大量私铸,出现大量“恶钱”。导致白银与制钱兑换逐渐偏高。
清沿明制,亦称制钱,但清代又把本朝的通行钱币称为清钱。清朝初期,银钱和制钱(含前朝旧钱)都可各自在社会上流通,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兑率。官方颁定的兑率,总是变来变去,民间无所适从。
到十七世纪后期,漳州地区自己铸造过“漳州军向”银元,这是我国铸造较早的新式银元。鸦片战争后,各省纷纷铸造银元,因带龙图案,又被称为“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