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圣人可汗,民风彪悍的突厥为何尊隋文帝为圣人可汗

公元630年,唐帝国周边14位外国和少数民族的可汗(国王)云集在长安,共同向唐太宗李世民献上了尊号“天可汗”,即全天下共尊的“万王之王”,这是周边少数民族和国家对李世民和大唐帝国在整个亚洲地区的中心领导地位给予了最直接的肯定,大唐帝国的影响自此遍及全世界,以至于今天的外国人都叫中国人为“唐人”。

但鲜为人知的是,除了李世民被尊奉为天可汗,隋文帝杨坚也被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人尊为可汗,这就是圣人可汗。那么,什么是圣人可汗,作为中国北方强大民族的突厥为何尊奉隋文帝为圣人可汗呢?

上图_ 东、西突厥汗国与隋朝版图

什么是圣人可汗?

公元584年,东突厥汗国的沙钵略可汗向隋朝称臣。东突厥汗国向隋朝称臣后,其就给隋文帝上了尊号“圣人莫缘可汗”,简称为“圣人可汗”。圣人可汗用史料解释的含义是“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今是大日,愿圣人可汗千岁万岁常如今日也。”即为圣贤的君主,杨坚既是隋朝的皇帝,又是可汗名义上的君主。

虽然圣人可汗的高度比一代英主李世民统领周边10多个国家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天可汗”在领导层面上要低一些,但隋文帝的圣人可汗却开创了一个先河——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的领导。圣人可汗的诞生标志着隋朝和突厥的和平共处,以及融合发展,使得隋唐时期成为中国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时期。

上图_ 杨坚(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突厥为何尊隋文帝为圣人可汗?

突厥是中国北部,盘踞在今天内蒙古、蒙古国一带的游牧民族,突厥和匈奴、后来的蒙古、以及满族一起,在中国历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在鼎盛时期,突厥汗国有人口数百万人,其占领了764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

但就是这样一个百万人口和建立764万平方公里广大土地的突厥汗国,却在隋朝建立后向隋文帝称臣,究其原因在于:隋朝在军事上打败了突厥,在政治上分裂了突厥,导致东突厥可汗向隋文帝俯首称臣,并尊隋文帝为“圣人可汗”。而隋朝之前的北朝多数政权(西魏、北齐、北周)是无法在军事上征服突厥,更无法在政治上分裂突厥的统治集团。

如果我们仔细的剖析隋朝之前北方中原政权和突厥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北方中原政权和突厥之间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由于国力军力所限,北朝时期的北方政权没法打败突厥,只能通过和突厥搞好关系的方式维护自己的生存。也正是在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支持下,突厥汗国才在南北朝时期逐渐强大起来。

上图_ 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地方性王朝

西魏支持突厥主要表现在:

首先,西魏帮助突厥消灭柔然残余势力。555年,西魏联合突厥消灭了柔然。

其次,西魏政权是中原地区第一个支持突厥的政权。为了拉拢突厥抗衡其东部的邻国北齐国,突厥使臣多次来到西魏,西魏都给突厥以财礼。

北周政权取代西魏政权后,其继续和突厥保持相对友好的关系。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突厥使者在北周的使臣得到高度优待,北周还向突厥“岁给缯絮锦丝十万段”,并向突厥上交纳币。突厥政权嫁到北周的皇后有非常高的政治地位。

北周武帝的皇后为突厥族,容貌秀美,于公元568年嫁给北周武帝,后来人称为“阿史那皇后”,为突厥木杆可汗的女儿。北周武帝驾崩后,阿史那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北周静帝在位时期又被尊奉为太皇太后。

上图_ 公元572年,北齐、北周和陈对立地图

除了北周和西魏,北齐高氏政权和突厥之间的往来也相当密切。为了破坏突厥和北周的关系,北齐政权向突厥派遣使者向突厥求婚,突厥也派出使者向北齐朝献。

西魏、北周和北齐同突厥之间上演着南北朝时期的“三国演义”“合纵连横”,由于中国北方地区在南北朝时期始终处于割裂的状态,北方政权又和突厥之间保持密切的利益往来,突厥政权就能在北方地区割据政权的支持下不断发展,扩张自己的领土。突厥自然不会向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割据政权称臣。分裂的北方割据政权不仅能满足突厥的经济利益,还能让突厥一心一意的向西部扩张领土,并通过北方政权分裂的局面垄断丝绸贸易。

上图_ 突厥骑兵

然而,到了隋帝国诞生之后,突厥和隋帝国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于突厥可以从北方割据政权的分裂状态中获得经济利益,随着隋帝国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南方,突厥就再也不能从中原政权手中获取利益了。这使得突厥对隋帝国采取了极其敌视的态度。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的时候,沙钵略可汗从北方南下,进攻今天甘肃的武威、天水、泾川等地,甘肃的庆阳、陕西延安也被突厥大军践踏。

作为大一统政权的君王,隋文帝不仅不会向北方政权那样,拿出自己的钱给突厥纳币。相反,隋文帝还会在军事上打击突厥的威胁。面对突厥威胁,隋文帝一边修筑长城,加强边防。一边派出军队主动出击,消灭突厥。

公元583年,隋文帝派出杨爽、窦荣定等将领,兵分8路反击突厥。经过激战,沙钵略可汗指挥的突厥军丢盔卸甲,大败而归。

上图_ 长孙晟(551年-609年),字季晟,小字鹅王

除了在军事上打败突厥,隋文帝还派出长孙晟采用离间计的方式,在突厥内部拉拢其他政治势力,孤立沙钵略可汗。公元584年,阿波可汗投靠了隋朝,突厥内部统治集团分裂。沙钵略可汗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中,不得不投降隋朝,并尊奉隋文帝为“圣人可汗”。

虽然圣人可汗的实际地位没有李世民天可汗的地位高,但突厥尊奉隋文帝为圣人可汗标志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突厥,在政治上屈服于中原王朝的绝对领导地位。这在突厥汗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政治上服从于中原王朝的绝对领导地位。

上图_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总而言之,突厥尊隋文帝为圣人可汗的历史事件,其背后反映出南北朝到隋朝时期,中国中原政权从分裂到统一,国力从弱到强的历史发展线。而隋朝的大一统局面,又给唐帝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李世民时期,不光是突厥尊李世民为天可汗,周围多个国家都尊李世民为天可汗,隋唐时期的中国真正成为了后人羡慕的“世界帝国”。

作者:贞观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隋书》《旧唐书》《新唐书》

〔2〕《论突厥和北朝、隋朝的政治关系》 新疆大学学报 刘戈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