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撰文 / 47
编辑/KY主创们
大家好哇,我是47。综艺《再见爱人》收官了!说实话,我第一次这么真情实感地追一部综艺QAQ。这个节目邀请了三对已离婚和准备离婚的“前伴侣”,一起旅行18天(真是想想就刺激),然后重新决定是否分开。
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意难平的,是王秋雨和朱雅琼这一对。他们从相识到结婚、生子,在一起已经十九年的时间,从各种细节都可以看出,他们是深深爱着对方的。比如:
朱雅琼要一个人去小木屋过夜的时候,老王远远地跟在后面目送;
爬山的时候,朱雅琼选择走一条坎坷的小路,老王担心她的安全主动陪她;而朱雅琼对老王的爱更是满溢在眼睛里的,比如她会清楚地记得两个人相处的各种细节,再比如她会和朋友说,老王是一个特别才华横溢的人,言语中满是崇拜。
可就是这样相爱的两个人,最后决绝地选择分开。他们都觉得,那个和自己最亲密的人,其实是不懂自己的。朱雅琼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凭心情做事,而老王却是一个极端务实的人。两人在很多情况下都无法理解彼此言语、行为背后的意思,也无法给到彼此想要的东西。由此,便会爆发各种激烈的争吵,慢慢磨噬掉他们的感情。
可是,亲密关系最基本和重要的因素不是爱吗?为什么“懂不懂”这件事,会让一个家庭破裂,走到离婚呢?在亲密关系中,最亲密的那个人不懂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带着疑问和求知欲,我找了一些朋友聊了聊。
豆子,女,29
我们一起看电影时,我哭得稀里哗啦,他却会用看傻子一样的表情看我。刚开始我还会和他解释我感动的点,可他却会说:“这有什么好哭的?”时间长了,就不想再沟通了。在这样的关系中会觉得很孤独,那种孤独,是明明有一个人在你身边,ta是你最亲近的人,却走不进你的世界。
英国著名婚姻危机专家Stephen指出,很多夫妻吵架,或是分开的原因,其实就是不懂对方。像get不到对方的哭点、笑点,或是无法彼此共情,都是不懂的表现。这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足够长,ta们就会开始感到孤独、失去支持,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处于关系中的人所感受到的孤独,其实比一个人生活的孤独感更强烈。
Andy,男,34岁
我和我老婆结婚时其实没考虑过她懂不懂我,但婚后我才发现这事很重要。我们经常吵架,比如节假日我想出去玩,她要回家陪父母,还觉得我自私,再比如我想换个更有发展的工作,她却觉得稳定最重要。所有问题的根源,可能就是她不懂我吧,这个问题就像隐形炸弹一样埋伏在生活里,时不时给人一个暴击。
其实,当亲密关系双方在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时,彼此真的很难去了解和读懂对方。因为ta们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出发,很多时候都无法看到对方的想法、感受和需求,甚至还可能曲解对方,而这就会带来冲突和争端,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依朵,女,31岁
我之前遭遇了职场pua,每次回家和老公吐槽,是真的很希望得到他的安慰,但他却总站在一个“看似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的错误。这让我产生一种“被背叛”的感觉,在我看来,最亲密的人应该是遇到任何事,都会坚定不移站在我身边,而不是在我的对立面指责我,让我从难过、到愤怒,再跌落到绝望。
当我们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不论我们的亲密度是否已经达到比较高的程度,我们都会很自然地就把对方预设为自己最亲近、最懂自己的人。
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不是因你们确立“伴侣关系”而成立的,它是双方在不断磨合和沟通中建立起来的。因为预期和实际情况的断层,一旦我们感觉伴侣不懂我们,就会格外受伤,哪怕对方并没有恶意。
阿斌,男,37岁
我和我妻子好像一直活在两个维度。前两天因为排队的事和人起争执了,我主张讲道理她却说我懦弱,我工作中不去争抢,她就指责我没上进心。慢慢地我也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我是不是真的没有成为一个男人该成为的样子?这种自我怀疑是很痛苦的,它会动摇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让人在坚持自我和改变中来回煎熬。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验证(self-verification)”的倾向,它指的是我们都希望自己对自我的认知、信念和感受,能够被他人认识和理解。因为只有在被他人理解后,我们对自我的看法,才会最终成为我们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一个部分(Swann et al., 2007)。举个例子,如果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但别人却不认可,那么我可能就会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责任心强。而最亲密的人的看法,又是其他所有人看法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我们对自我的判断。
QQ,女,24岁
每次我和男朋友倾诉,他都是沉默。起初我以为是他厌烦负面情绪,可后来我和他分享日常,他也顶多回个表情包。说过很多次也不改,还说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伴侣不懂自己不可怕,最可怕的,是ta根本就不想懂你吧。那些日积月累被积压起来的情绪,我知道,它们终有一天会爆发。
很多时候,人们在关系中,喜欢说“我就是这样”“你这样想我也没办法”,或是“道理我都懂但我做不到”。但心理咨询师Jennifer Bullock认为,即使做不到真正读懂对方,“试图去懂对方”的意愿也很重要。这种意愿和你所做的尝试,都会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是可以增进你们的感情的。
但一个人如果在关系中始终得不到反馈,就可能失去提升自我、改善关系的动机,最终选择逃离(Elizabeth, 2020)。
木鹿子,女,40岁
我和我丈夫在一起7年了,说实话,到现在我也没觉得他懂我(可能他自以为很懂我吧hh)。但这件事对我来说不是困扰,反而印证了我对世界的认知:人本来就是孤立的个体,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读懂另一个人,更不存在完全的感同身受。所以我不会因为他不懂我感到难过。
更重要的是,虽然他不懂我,但他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我的身上。如果伴侣双方都能认识到彼此的不同,接纳我们都无法真正理解彼此这个事实,反而可以做到更完全的尊重吧。
说实话,最后一位朋友的回答有小小地惊到我。看来,每个人对“懂”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和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但站在一个更贴近大多数人的视角来说,“最亲密的人是否懂我”这件事,的确会对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懂”这个字背后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心理学家指出,亲密关系中的懂得,应该至少包含了这三层意思:
其一,它要求我们知晓彼此比较全面的信息。当我们说“希望对方很懂我”的时候,首先是希望这个人了解我们,这种了解意味着“对方眼中的我们”与“我们眼中的自己”在大体上是一致的。此外,这种了解也是全面的,且无关对错,如果一个人只看到了你的优点,显然也不是真正了解你。
其二,它包含了接纳和肯定的态度。“懂得”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性、信息性的了解(Hudson, 2014),它还应该体现出“我了解你,并且接纳关于你的一切”的态度,让对方感受到情感上的联结和信任(Collins & Freeney, 2004; Hudson, 2014)。
最后,它还应该是具有实践性的。“懂得”包含了行为与语言上的支持,只有当我们接收到这样的行为,听到这样的话语时,才会产生强烈的“被懂得”感。换句话说,即使你已经“很了解”对方了,也必须得有行为表现出来,让对方可以感受到“你懂我”,或是“你在努力懂我”。
在一段“你不懂我,我也不懂你”的关系中,不仅会让双方都感到更加强烈的孤独,还可能会引发负面情绪和冲突。更可怕的是,如果关系双方一直都感受不到对方想来读懂自己的意愿,无论如何沟通和表达,也难以让对方懂得自己,可能就会失去改善和经营这段感情的动机,破罐破摔,渐行渐远……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即使你们当下的关系其实是很nice的,彼此有相对深入的了解,懂得对方,也不要掉以轻心。心理咨询师Jeffery指出,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的需求都会不断变化,所以要不断地去“懂”对方,这也是一个不断交流和更新信息的过程。如此,才能更为长久亲密地走下去。
这次访谈让我意识到,大多数人没能走到最后或许真的不是因为不爱了,只是ta们在一段彼此不了解的关系中,逐渐失去了存在感和价值感。离开,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也是不错的选择。True love is born from understanding,找到一个懂你的人真的不容易,但这依然值得我们付出心血,为之努力。
以上。
今日互动:你也曾有过“最亲密的人不懂你”的经历吗?你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呢?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吧~
References:
Collins, N.L. & Feeney, B.C., Anattachment theory perspective on closeness and intimacy, in Mashek, D. &Aron, A. (Eds, 2004), Handbook of Closeness and Intimacy. NJ: Erlbaum.
Elizabeth.E.(2020).How Lack Of Communication Can Sneakily Ruin Relationships & How To Fix It.Mind Body Green.
Hudson, P. (2014). Why being loved is not the same as understood. Elite Daily.
Swann, W. B., Jr., Stein-Seroussi, A.,Giesler, R.B. (1992). Why people self-verif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62(3), 39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