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新旧产业转换
2015年10月,随着经济形势座谈会的召开,“新动能”、“旧动能”等字眼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
时至今日,新旧动能的转换推进已经历了6个年头。随着国家以及各行各业对新旧动能的广泛提及,虽然目前对新动能并没有具体的定义,但大众仍可了解到这个使我国经济发展身处“艰难进程”的新旧动能转换是什么意思。
首先要排除的误区就是,新旧动能转换并不等同于新旧产业转换。新旧产业转换可以说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一部分,但新旧动能的转换还包括技术、业态、模式等方面的转换。
要了解,动能指的是能够推动事物运动的一种能量,对于我国来说,旧动能就是在我国以往追求高速度发展的进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以工业为主的技术与产业、生产业态与生产模式。
旧动能往往与传统产业、传统经济模式相关联。从对传统产业与传统经济模式的解读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旧动能的了解。
传统产业除了纺织业、传统农业外,还涉及我们了解的“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行业,传统的经济模式则涉及到改革开放后我国曾采取的粗放型投资、较低技术水平与低附加值的生产经营模式。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已经迈入了中等收入阶层,也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增长,旧动能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了,甚至还是不小的阻碍,这也是我国目前为什么探索市场改革深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原因。
那么,随着新动能的出现,国内的高质量增长也有了助力。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有人认为,与旧动能相对应,新动能可以这么理解:
其为具备高技术创新能力、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并具有极强的经济辐射带动效应以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等。
对于如何理解新旧动能间的转换含义,虽然“腾笼换鸟”这个词最早用来形容广东产业与劳动力在地区之间转移,不过对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形象的表述。
新动能的发展,并不是说纯粹摒弃旧动能,其可以由发展新产业、技术、业态或模式等生成,也可以将旧动能中的产业、技术等进行升级,转换为能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力量。这也是推动化工产业高端化、农业绿色化与高效化的重要途经之一。
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
除了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分别压减千万吨生铁、粗钢产能,关停部分化工生产企业,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投资占比达到51.3%外,山东还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11381个项目技改投资均在500万元以上。
为什么2008年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
之前有提到,虽然新动能是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传统产能的转型升级,也将起到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里,尤其是1992年之后,旧动能推动了国内GDP的高速增长。
1978年起,改革开放政策推行,有人把1978年至1992年这一阶段称为“制度红利”阶段,国内经济起步发展。而1992年至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前,该时间段有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旧动能推动下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
从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来看,1992年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逐年增多,其中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从1992年的11725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149952.9亿元,涨幅近13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对GDP的拉动效果来看,1978年至1992年间,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效果波动较大;到1992年至2008年间,则是第二产业保持着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拉动作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之前在《你也配享受人口红利?》中曾提及到人口红利给我国带来的极大好处,就两广中往来的农民工群体而言,广西劳动力大量涌入广东,极大推动了广东省内建筑业、服装业、电子制造业的经济发展。
而在1992年至2008年间,我国也存在着巨大的人口红利,廉价的劳动力使得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当时中国逐步融入全球化分工,具备低技能、廉价劳动力禀赋优势的中国成为了以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为重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环节的主要配置市场,推动了当时国内经济的发展。
但是,2008年后,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廉价的劳动力比重逐步减小。发展至2020年,我国的普通本科与专科生、研究生毕(结)业生数分别约为797万人、73万人,分别为1992年的近13倍、28倍。高学历一般代表着高技能,也要求更高水平的薪资。
另有研究表明,1992年至2007年间,国内经济在传统模式下,通过旧动能的推动有了高速的发展。
但是2008年后,由于廉价低技能劳动力及外部对ICT产业市场需求增量减少,传统的经济模式丧失了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旧动能慢慢地已不能充分地推动国内经济的增长。
劳动结构转型与消费升级提供转换动力与方向
接着刚才提到的,研究表明,2008年我国进入新旧转换期主要是由于支持传统经济模式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在逐步消失。
而群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劳动力结构转型、国民生活改善带来的消费升级现象,都推动着新动能的产生,也为新旧动能的转换提供了动力与方向。
上面提到2010年,我国的文盲率就已经降低至4.1%。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的文盲率已从建国之初的80%以上降到了2020年的2.67%。
随着公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国内劳动者也具备更高的工作技能。倘若市场上存在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但市场上还是以低技能劳动力投入为主的企业,这么一来,就会出现生产方式不能及时适应或体现劳动力禀赋结构变化的矛盾。
这一问题带来的后果除了未充分利用高技术水平知识推动经济增长外,还会造成企业需求方与劳动供给方的“匹配”矛盾,出现“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解决这一矛盾,还能够为新旧动能的转换提供劳动力支持。且目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劳动力结构的转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促使产业升级的方向从低技能的劳动密集型转向高技能的技术密集型,这也给出了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重要的产业方向。
除了生产方式与劳动力结构的矛盾外,若国家现有动能下的产业、业态、模式与技术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则不仅国内自身的产品需求市场规模会逐渐减小,经济发展放缓,还会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到更匹配国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国外市场。
这又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国民需要更高档的消费品,但国内市场上却只有较为中低档的商品,这就会造成经济发展的矛盾。就好比某方面的需求都变成了房与车,你拿出的还是三转一响,怕是后续的发展没那么顺利了。
根据某研究所2020年高端消费品的专题报告研究显示,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叠加国内近20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国内新中产阶级与富裕家庭的比重不断上升。
2019年,我国高净值人群的净资产规模达到了2.59万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1.8%,目前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也已超过4亿人。这些群体,在购买产品时会更多地追求品牌价值、健康、时尚与个性创新,对国内的消费升级提供了市场与动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仅在2018年,我国的奢侈品市场消费规模就达到了8720亿元,约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另外,国内高端白酒市场也在不断扩容,啤酒消费也日益呈现高端化的趋势,消费者对个性化、智能化、高品质化的家电需求也更大,豪华汽车、高端化妆品的需求也在上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23%,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9%。
同样在今年五月份的购物节上,上海的高端消费品等销售额大幅上涨。在样本企业数据中,高端消费品销售额同比增速达到了58.3%,进口商品、金银珠宝类、餐饮类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也分别达到了46.3%、29.1%、45%。
所以,为了满足国内的消费升级,产业转型也要加快步伐,新旧动能的转换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中小企业与开放型世界经济是重点
在积极探索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知识、技术、信息以及数据等新生产要素都是有利的支撑点。而在利用知识进行创新创造上,企业往往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落地的主体。具备技术与研发能力的企业,才能利用高技能劳动力创造出高质量产品。
研究发现,在经常观察到的现象中,中小企业往往是率先出现革命性技术改革或率先产业化的群体。
有可能是因为大企业受制于大规模的专用固定性资产或人力资本制约,更多的行为是将现有技术与产品做的更好。而中小企业则没有这方面的约束,资本与创新结合的概率更高。
甚至有研究认为,企业的规模抑制了技术进步的新产品动能变化与新产品占比的增长。
现实生活中,中小企业对我国创新的助力,在十几年前就有所表现。
2007年,我国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就达到了4200万户,占当时企业总数的99%以上。而这些中小企业带来的成果便是全国近65%的发明专利及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2021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营收、利润两年平均分别增长了10.5%、20.4%。
其中我国以创新为灵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一批企业更专注于细分领域与产品,不断进行创新突破与发展。目前其数量已突破4万家,其中的4762家企业更是成为了行业的“小巨人”。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六部门的指导意见,2025年,我国有望培育出“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一万家‘小巨人’、一千家‘单项冠军’企业”。
目前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也给予了政策与资金支持,随着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其微观能力也逐步形成并得到加强,这对劳动力结构的提升转化为供给结构的提升起到关键的承转作用。
另外,我们之前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际双循环下,这个行业会受益》中提到,2020年10月,“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被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中。
其中“国内大循环”助力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深化改革相结合,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在内循环的政策引导下,企业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强化。
而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下,我国会进一步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引进来”与“走出去”。
在过去的“引进来”中,我国有效地实现了低技能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高速发展,在目前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国家也需要引进外来投资与技术,进一步提高本地的创新研发实力以及竞争力,形成新旧动能转换的技术支持。
与之对应的是,“走出去”则会加速新旧动能的转换步伐,创造出更多的高质量产品与服务,参与到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中国企业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于全球市场。
虽然新旧动能转换要做的还有很多,将是一个漫漫的长途,但“腾笼换鸟”背后,将会是“凤凰磐涅”的实现。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_部门政务_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xinwen/2018-01/17/content_5257607.htm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6.03.17)_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guowuyuan/2016-03/17/content_5054901.htm
李克强:巩固经济基本面 培育发展新动能-新华网
https://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5/c_1116837998.htm
山东:培育壮大“十强”产业,动能转换初见成效
https://sd.people.com.cn/n2/2021/0126/c166192-34548002.html
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 2020年文盲率降低为2.67% 人民至上 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力
https://news.cyol.com/gb/articles/2021-07/02/content_LGopBSGKN.html
国泰君安:2020年高端消费品专题报告_Wind
“五五购物节”促上海高端消费品等销售额大幅增长-中新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1/06-01/9490292.shtml
国家统计局局长就2020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https://www.stats.gov.cn/tjsj/sjjd/202101/t20210118_1812480.html
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 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
https://www.gov.cn/ztzl/2007-06/07/content_639961.htm
创新引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_视频新闻_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8/08/content_5630213.htm
李德荃.应把新旧动能转换视作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长期战略[J].山东国资,2021(06):64-65.
安礼伟,张二震.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原因、基础和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21(01):9-15.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