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军队还是土匪都喜爱的驳壳枪,为何建国后很快就绝迹了

提起毛瑟军用手枪或者毛瑟冲锋手枪,可能不少人会摇头表示不清楚或没听说。但如果说到驳壳枪或者盒子炮,恐怕今天的国人还真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受很多影视作品的影响,被我广大军民俗称为“驳壳枪”“盒子炮”“快慢机”的毛瑟军用手枪(包括德制C96、M30、M712及西班牙制ETAL、皇家、阿斯特拉900等多种子型号)在国内可以说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据不完全统计,自民国元年(1912年)进入中国后,德国和西班牙兵工厂生产的150万支驳壳枪,有不少于70万支通过各种渠道卖到了中国;太原、巩县、青岛、汉阳等地先后有21家兵工厂仿制了此枪,总产量可能超过100万支。

上图_ 兵工厂仿制的驳壳枪

而遍布全国的各类军修所、军械所和兵工作坊用土法生产的杂牌驳壳枪,其数量更是大到已无法准确统计。当时不仅各路武装都对驳壳枪青睐有加,纷纷将其作为制式手枪装备部队,连一些草莽英雄、绿林好汉、江湖豪杰甚至土匪响马等也都以腰间插上一支驳壳枪为荣。

然而,就是这样一款家喻户晓、提起那段历史就不能不提及的手枪,却在1949年之后十分迅速地销声匿迹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上图_ 西北军组建的驳壳枪手枪团

环境决定需求

要想解答上面的疑问,我们首先必须来了解一下驳壳枪为什么会在中国大受欢迎、在欧洲却几乎无人问津的原因。

驳壳枪属于大型战斗手枪,最大射程150米,M712等部分型号具备全自动射击功能,其理论射速可达900发/分钟。和普通手枪比,可以看出,它在射程、射速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而且由于其较一般手枪更长的枪管,其发射的7.63毫米手枪弹动能大、杀伤力强,是一款威力十足的单兵武器,故而很多人称其为“炮”(盒子炮),而不是作为“枪”来看待。

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优点突出的同时,驳壳枪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基准型)枪长达到了28.8厘米,空重达1.24公斤,也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手枪,这就导致其携行和使用很不方便。另外,驳壳枪在射击时后坐力极大,枪身不易控制。尤其是连射状态下,打得准不准全靠人品。

上图_ 驳壳枪 图解

正因如此,如果使用该枪作为单兵自卫手枪,那么它就显得太大、太沉;如果作为战斗枪械,其威力、射程等又比不上同样轻便的冲锋枪、卡宾枪,故而该枪在并不缺少步兵武器的欧美军事强国那里是很不受待见的。然而,西方不亮东方亮。对于当时武器匮乏、特别是缺少单兵自动火器的中国军队来说,这种枪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例如著名的北伐铁军——叶挺独立团,堂堂一个主力团、加强团,全部的自动武器只有4挺重机枪、11支冲锋枪,轻机枪一挺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半自动射击、乃至兼具半自动与自动射击功能的各类驳壳枪就成为了战士们手中的利器,有效填补了因缺乏冲锋枪、卡宾枪而导致的200米之内的近战火力空白。

特别是对于像游击队、武工队这类的武装来说,由于其作战样式主要系化装奇袭、伏击、暗杀、破坏等特种作战,与兵力、火力上都具有绝对优势的敌军进行近战是家常便饭。故而相比于步枪、机枪,他们更需要装备冲锋枪这种既便于携行、又可以连射的近战“神器”。

上图_ 老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双手持驳壳枪的形象的确霸气威武,但实战中却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缺少乃至没有冲锋枪的情况下,驳壳枪便勉为其难,扛上了执行特种作战的重任。这样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那些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游击英雄们,如《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王强,《烈火金钢》中的肖飞等,用的都是驳壳枪,而不是三八大盖、水连珠这样的步枪,也不是捷克式、歪把子这样的轻机枪。

俗话说,能拔出脓来就是好膏药。驳壳枪在中国如此“大行其道”,其实正是旧中国军工基础薄弱、武器装备严重不足的真实写照。

上图_ 使用驳壳枪的八路军,握把处驳接上一个木制枪托

战术决定用途

驳壳枪由于枪口动能大、后坐力强等原因,打起来很不舒服,其几近圆柱形的握把也不易持握,半自动射击时可能还好,一旦全自动射击,很快就能震得虎口发麻导致枪支脱手掉落。所以,驳壳枪在使用时,必须要在握把处驳接上一个木制枪托,用其抵肩射击方可。

大家一定不要信什么用驳壳枪横着打,在现存的历史影像资料中,找不出一例用驳壳枪横扫射击的例子,这种所谓“中国人十分聪明,将驳壳枪射击时枪口巨大的上下跳动变成了扇面横扫”的做法,多半是影视剧创造出来的。

或许正是如此,在今天的影视作品中,正确使用驳壳枪的方式几乎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很多剧中的主人公甚至像拿普通手枪那样,双手持驳壳枪突突突打个没完。实战中,这种场景是不可能出现的。真那样做的话,打不了几发,射击者就会因为虎口承受不住震动致使枪支脱手。

上图_ 驳壳枪的正确使用方式:驳接木制枪托抵肩射击

在驳接上木制枪托后,如果使用半自动单发射击,驳壳枪就类似于一支卡宾枪;如果装上20发弹匣全自动射击,则驳壳枪活脱脱就是一支缩小版冲锋枪——这正好符合驳壳枪在中国的战术定位,即完成本应由冲锋枪和卡宾承担的近战任务。

然而,到了抗战末期,随着美英等军事强国的大批援助武器进入中国,中国军队逐渐批量装备M3、斯登式、汤姆逊等冲锋枪及M1卡宾枪。二战之后,美英等国更是将包括冲锋枪、卡宾枪在内的大量战时生产的武器作为“剩余物资”倾销到中国。

上图_ M1卡宾枪

上图_ 志愿军战士在使用一支加装了瞄准镜的M2卡宾枪

随后在解放战争中,我军又大量缴获蒋军的冲锋枪、卡宾枪并将之装备部队。至此,冲锋枪、卡宾枪终于姗姗来迟地开始在中国战场上逐渐承担起其本应负责的近战任务,驳壳枪的地位变得尴尬起来。

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我军逐步以苏式或仿苏式装备替换国内战争时缴获的杂牌武器,全军实现了武器装备的系列化、制式化,以50式冲锋枪为代表的国产冲锋枪大规模装备部队,驳壳枪更是失去了用武之地,所以其“退出江湖”也在情理之中了。

上图_ 20发弹匣的驳壳枪,装上枪托并使用后就是活脱脱就是一支冲锋枪

宝刀不老:名枪依旧发挥余热

随着驳壳枪在建国之后迅速从我军中撤装,这批被冲锋枪淘汰下来的旧装备其实并没有马上进入历史的垃圾堆,而是仍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余热。

5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量的驳壳枪被配发给了公安军、边防、民兵及警察队伍,被用来执行巡逻、看护、警卫及反特、锄奸、剿匪等任务。在反映建国初期清除敌特分子的很多老电影,如《寂静的山林》、《羊城暗哨》、《铁道卫士》、《虎穴追踪》等,里面的我公安侦查员很多都使用驳壳枪与敌特分子进行战斗。

上图_ 《铁道卫士》剧照展现的驳壳枪场景

这种反特战斗,由于多是百米内的近距离枪战,双方都不可能使用步机枪,冲锋枪因携带不便、易暴露目标等原因也难以发挥作用。而驳壳枪正好满足了既能压制敌特分子普通手枪或短枪的火力、又能有效杀伤对手、还便于携带(相对冲锋枪来说)的任务需求,故而一时间供不应求。仅1951年2月间,华北军区第20兵团便向公安第1、第2、第3师移交驳壳枪3562把、子弹68余万发。

由于驳壳枪所使用的7.63毫米手枪弹库存量巨大,有些地方的驳壳枪一直被使用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完全淘汰。淘汰下来的驳壳枪大部分被回炉,少部分则“有幸”进入到各地的博物馆中,静静地诉说着它与中国的渊源。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中日军队轻武器史料》 火器堂堂主主编

〔2〕《国内枪械一览表?手枪卷》 民国兵工署总务处刊印(1934年)

〔3〕《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4〕《中国陸軍の武装指南書》 旧日本陆军省编纂(1937年11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华盛顿文件中心收藏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